大理喜洲镇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名镇。 别看它现在只是一个镇,它在历史上却具有一个城市的规模。早在南诏迁移到洱海来之前,这里就是白族先民“河蛮”的聚居地,当时称大厘城。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传说,隋文帝的将领有个叫史万岁的在这里扎兵马,所又称它为史城,附近的平坝子就称作“史赕”。 到了南诏时,这里建造了皇宫。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民间也多以喜洲为白国本部。 喜洲镇不仅是南诏的政治军事重镇,而且文化发达,这里出了不少社会名人。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 现在的喜洲镇,依然光彩照人,头上顶着这些灿烂的光环,它们是:云南省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省级文明小城镇、中国特色小镇。 大家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个中国特色小镇风采。 这是什么地方?建盖得这么有气势!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所学校。这里的人非常重视教育,这里,学校的房子通常是村里最好的房子,老师是这里最崇尚的职业,让孩子受好教育读好书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我想这里一定盛产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因为这里的建筑到处都是画和诗句,经过仔细观看,这些诗画都是原创的,幅幅都不一样,并且都是人工写画到墙上去的。 我非常喜欢看这里的房子,白色的墙,上面饰有素雅的字画,显得很有文化内涵。
在喜洲古镇的街道上,我看到了这辆花马车,坐着这样的马车,行走在喜洲古镇的石板上,望着路边那一幢幢有故事的古宅,那岁月的沧桑跃然眼前。
看看喜洲镇的环境,楼台亭阁,一池碧湖,岸边垂柳,湖中盛开的莲花,那雕着精美图案的石桥,让我总在想,我是在一个边疆小镇吗?喜洲镇,你太美了!
在喜洲古镇外,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喜洲粑粑,这是喜洲美食的名片。喜洲粑粑在云南很有名气,我在昆明也可以经常吃到这一美食,但是,我没有看过它的制作烘焙过程。在喜洲粑粑发源地,我终于可以好好看看这一美食的制作过程了。这就是烤制喜洲粑粑的炉子。很特别吧!它的炉火是双面的,下面一层,顶上一层,烧木炭的。双面炉火,把裹有红糖或鲜肉末的面团烤得滋滋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不一会儿,两面焦黄香酥可口的喜洲粑粑就出炉了,咬一口,真好吃!
特别提醒,买喜洲粑粑要在喜洲古镇外买,五元一个。如果在喜洲古镇里买,就是十五元一个。我们走进了喜洲古镇。
走进喜洲古镇,我看到了喜洲古镇的又一宝,丝绣。地上晒的蚕茧,古色古香的,有点破旧的房子,喜绣坊是喜洲古镇历史悠久的绣坊。
进去欣赏了绣坊的作品,幅幅都很精美,这里的作品畅销海内外。
我一边看,一边连连赞叹,看喜绣坊丝绣,是一种艺术享受。
这里的丝绣,风景精美大气,人物漂亮传神,动物栩栩如生。
出了绣坊,又来到了木雕坊,木雕,也是喜洲古镇的一宝。
看着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品,我们爱不释手。
出了木雕坊,我们来到了喜洲古镇的四方街,这里的街道,古色古香,大理扎染、美食、美衣应有尽有。
作家老舍先生初次到喜洲时,对四方街的赞美溢表于言辞。“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的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衣服,难得的是街道很整洁,商店也很多,还有图书馆……最意外的是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饱经岁月洗礼的门楼,刚柔并济的书法石刻,夕阳余晖暖洋洋的照在身上,青石板路蜿蜒伸向远方,天边彩霞云卷云舒,微风拂来,五颜六色的扎染随风舞动,宛如钢琴家指尖跳跃的音符。”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对喜洲古镇做深度旅游了,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吧。喜洲古镇,很美!很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