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人生最忌,半场开香槟》

光辉遗爱 2024-11-05 16:54:36

大唐,一个开放包容的辉煌朝代。

大唐女性,就像历史长空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星河。

有至尊红颜、睿智非凡的武则天,有才情绝世、风华绝代的上官婉儿,有才色双绝、名动天下的鱼玄机……

而太平公主,无疑是这繁星中极其耀眼的一颗。

她本可以继武则天之后成为中国历史的第二位女帝,但历史的车轮却无情地“碾碎”了这一遐想,留给后人的,是悲壮而令人唏嘘的终章。

究竟是何等力量,让这位武皇之女最终折戟沉沙,含恨离世?

女皇的掌上绕指柔

公元665年,太平公主出生于盛世。

彼时,唐高宗与武后正值壮年,朝政稳固,四海升平,小太平不仅拥有父母无尽的宠溺,更得四位兄长的深情厚爱。

同时,权力之巅的氤氲熏陶,使得太平公主不仅继承了父母的智慧与胆识,更拥有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

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为了争取自己的婚姻自主权,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扮男装。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太平公主身着男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并表演了一段舞蹈。

唐高宗和武后看到女儿如此装扮,既惊讶又好笑,问她:

“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

她回答说:

“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

夫妇两人瞬间“秒懂”,于是为她挑选驸马。

唐高宗和武后为太平公主安排了她的第一段婚姻,丈夫是河东薛氏薛绍。

婚后,太平公主生活幸福美满,和薛绍育有多个子女。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同人开玩笑,大唐的政治天空突然间就风起云涌:

公主父亲去世,母亲武后则用尽手段排除了哥哥们对皇位的威胁。

一时间,生离死别,至亲之人渐成陌路。

命运的波折并未就此平息,一双来自母亲的政治黑手,悄然伸向了正值懵懂无知的太平公主。

公元688年,薛绍的哥哥卷入谋反案,尽管薛绍本人并未参与谋反活动,但武后仍然下令将其打入监狱。

次年,薛绍在狱中悲惨地死去,此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

尚未从丧夫之痛走出来的太平公主,再次被母亲的政治手腕所牵引,她被迫步入了一段新的婚姻:

嫁给母亲的侄子武攸暨。

此时的武攸暨已有妻室,为了成全这场荒唐的政治联姻,武后无情地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在这一连串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中,太平公主完成了从“白雪公主”到“黑化女主”的蜕变。

她从被动卷入政治漩涡,到主动进攻,不断为自身攫取利益,向着权力中心极速前进。

两次拯救大唐的镇国公主

公元690年,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仅两个月后,武则天正式登上帝位。

武则天执政期间,太平公主的政治表现可以用左右逢源来形容。

一方面,她是武则天的女儿,也是武家的媳妇,故而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

另一方面,她承载着李唐皇族的血脉与荣耀,是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心中的一道希望之光。

太平公主也利用这一独特优势,一面向母亲示好,一面秘密参与李唐宗室的复辟活动。

武则天晚年倦怠政事,朝政混乱,这让忠于李唐的人看到了机会。

公元705年,太子李显联合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发动兵变。

政变成功后,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成为唐朝皇帝。

风波却并没有就此结束,李显纵容妻子韦皇后专权,朝局依旧动荡不安。

公元710年,李显离奇暴毙,韦后试图独揽大权。

她精心炮制了一份遗诏,表面上册封李旦为太子太师,实则巧妙地架空了李旦,确保自己对朝政的绝对控制。

韦后临朝称制,有意重演武则天的故事。

李唐皇室历经艰辛方得稳固的江山,将再次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在这危急关头,太平公主再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联合李旦三子李隆基,精心布局,广泛拉拢对韦氏专权不满的大臣和禁军将士,发动政变,清除了韦氏党羽,拥立李旦复位。

此后,太平公主晋封万户,登上了唐朝公主权势顶峰,朝中重臣几乎都被她收入麾下,形成了“宰相七人,五出其门”的盛况。

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太平公主也逐渐变得野心勃勃、心狠手辣。

她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权力怪物。

突然落败的姑侄斗法

李旦复位后,鉴于李隆基的卓越功勋,将其册立为太子。

唐朝政局形成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两方对峙的局面。

为了争夺最高权力,姑侄二人进行了一场场智勇与心机的较量。

太平公主率先发难,她散布流言,宣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力劝皇帝改立嫡长子李成器。

太平公主甚至公然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

此举遭遇了忠直之臣的坚决抵制,加之李成器本人淡泊名利,无心太子之位,太平公主的首次攻势终告“破产”。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故技重施,借天象异变之名,企图挑拨皇帝对太子的猜忌。

未曾想,皇帝非但未受蛊惑,反因同年八月毅然传位于李隆基,自己退居太上皇之位。

太平公主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愈战愈勇。

她倚仗太上皇的余威专擅朝政,网罗武将,密谋颠覆。

在太平公主的怂恿下,太上皇遣皇帝李隆基出京巡边。

等李隆基出京后,太平公主会利用自己的势力,伪造太上皇的命令废掉李隆基。

这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只要不出意外,太平公主即将取得胜利。

于是,她便放下心来,开始提前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胜利幻想。

她大肆扩张领地,府邸的田园广袤无垠,皆为京畿之地的膏腴之地;

公主府内,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雕梁画栋,绮窗绣户,气派与皇宫相比亦不遑多让。

太平公主的生活作风也很糜烂,她不仅拥有众多情夫,更与一个名为惠范的胡僧关系匪浅。

因公主的宠幸,胡僧竟一跃成为朝廷三品大员,其财富之丰厚,甚至可与一方诸侯相提并论。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皇权社会,这些僭越之举都是犯忌讳的。

但是太平公主都不在乎,她静候时机,只待李隆基被逐出长安的那一刻。

在她的构想中,一旦时机成熟,她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手段,逼迫软弱的李旦册立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傀儡皇帝。

到时候,她独掌大权,谁又敢对她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呢?

公元713年,就在太平公主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即将胜利之时,李隆基却在悄悄的暗中联络大臣、排兵布局。

而太平公主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七月初三,李隆基把握住太平公主麻痹大意的时机,先发制人,对太平公主集团展开了雷霆一击。

他调集精锐兵力,一举斩杀公主部下关键人物,随后在朝堂之上将公主其余的势力等一网打尽。

太平公主仓皇逃入山寺避难,三日后才被迫现身,最终被玄宗赐死,一代传奇公主就此落幕。

回顾太平公主的一生,生动展示了不要半场开香槟的教训。

论政治智慧,她在凶险异常的武后手底下如鱼得水;

论胆识魄力,她抓准时机,在两次政变中精彩出击,成功攀登到权力的顶峰;

论韧性耐力,与李隆基初期争斗时,她尽管失利,却愈战越勇,基本就要毕其功于一役;

智、勇、才三者,太平公主都是最高层次的选手,比起一代明君李隆基,或许还要更强些。

但是太平公主最终还是失败了。

败就败在她的大意,败就败在她的自以为是。

因为大意,所以她有恃无恐,以为胜利在握就疏忽大意,结果被李隆基一个突然袭击打得立刻崩盘。

太平公主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更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

无论身处何种高度,拥有多少才华与成就,都应保持谦逊与谨慎。

因为,“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老智慧,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来源:有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