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给子孙留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明江山无忧,崇祯最后为何没走呢

伊殇雪 2024-03-25 17:28:24

1644年的春天,我国历史上发生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标志着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走向终结。

这场战役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还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未来的历史进程,未来不久清军就会攻入山海关,汉人的江山被满人所取代,当然这是后话。

北京城被攻破的同时不由得让人思考,朱棣明明给子孙留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明江山无忧,为何崇祯最后没走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宁死不降

李自成原是明朝的一名驿卒,后成为起义军领袖,继承高迎祥的闯王之位。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勇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而闻名,还被称为“闯王军”。

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从陕西出发一路向北,最终在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城,推翻明朝长达276年的统治。

李自成成功攻入北京,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内部的腐败和弱势,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外部的压力。

这一天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绝望中选择自缢,结束自己的生命。

崇祯皇帝的死亡是一个悲剧性的高潮,因为在起义军即将攻入北京城的前夕,他曾下令杀害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以免她们被敌人俘虏和侮辱。

这一决定反映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悲观看法,同时也体现崇祯帝对家族荣誉的极端保护,更反映了他对于大明皇权和个人尊严的坚持,以及对家族和国家命运的深深无奈。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宣布自己成为皇帝,并建立大顺政权。然而,他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同年清军趁虚而入,最终取代大顺政权建立清朝。

李自成的命运也随之陷入黑暗,在逃亡途中死去,具体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此刻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清军攻打明朝多年都没有成功,为何击败崇祯的李自成那么不堪一击呢?

只能说李自成的利益建立在个人基础上,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亡国皇帝,但面对着国家的覆灭却选择一条不屈的道路,尤其是在面对外来侵略上。

崇祯皇帝统治期间,明朝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即使如此他还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危局,奈何最终未能成功,死在李自成的起义军下。

回首历史北京城虽然被李自成攻下,后被满清所占领,但南方的江山依旧巍然不动,“南明”还与多尔衮对峙多年,而在这其中南京的战略条件尤为优秀。

南京是北京的陪都

自古以来南京就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选择南京作为首都,可以说这里见证大明王朝的兴起与繁荣。

明朝初年,南京作为首都承载大明王朝的荣耀与梦想,随着朱棣即位大明的政治重心开始向北迁移。

朱棣迁都的决定是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以抵御北方的威胁,同时也是为实现其父朱元璋的遗愿,北京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军事指挥的有利地点。

尽管如此,南京并未因迁都而失去其重要性,仍旧保留了“留都”的地位,拥有一套完善的行政机构,包括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等官署。

这些机构的存在使南京在政治上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大明王朝的象征,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南京的行政机构虽然在权力上不及北京,但它的运作却是大明王朝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京的政府官员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同时也是连接地方与中央的桥梁,保证大明王朝政治体系的稳定与连续性,为大明王朝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作为新的政治中心,承担着国家的军事防御和政治决策的重任,南京则保留文化和历史的传承,继续作为学术、文化的中心,培养着国家的人才和文化精英。

单单一个长江天堑就足以抵抗满清的骑兵,毕竟骑兵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是水军的对手。此时不禁让人狐疑:北京既然那么危险,为何崇祯不迁都南京呢?

为何崇祯最后没走

关于这点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想走不能走,主要就是东林党人的阻挠。明朝后期资本主义在南方快速发展,商人是社会上的主流,官商勾结更是明末时期的特色。

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崇祯皇帝也提过要迁都南京的想法,毕竟那里所有的执政条件都具备,最后却被东林党人否决。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崇祯皇帝若是迁都到南京,对当地的商人利益肯定会造成损害。

东林党作为商人在朝廷的靠山,自然不会让朱由检这么做,最终迁都的想法胎死腹中。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硬”。

在明朝的历史中,朱祁镇的命运无疑是最为跌宕起伏的,在位期间经历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鞑靼,却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并被俘虏,这一事件是明朝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朱祁镇在被俘期间,面对敌人的威胁和诱惑,始终保持着皇帝的尊严和汉人的气节誓死不降。

鞑靼也给与他相应的优待,但朱祁镇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没有选择像其他被俘的君主那样屈服或自杀,而是保持着一种内心的自由和尊严,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土木堡之变只能说朱祁镇的军事才华不行,但不能说他没有继承老朱家的传统,面对外来民族的入侵没有丝毫的胆怯,即使被俘虏也要堂堂正正死去。

作为朱元璋的后代,崇祯皇帝生不逢时,但其身上的品质依旧延续着洪武皇帝的气质,所以即使国内再怎么混乱,镇守山海关的铁骑依然没有调到国内,这才给了李自成可乘之机。

从某个角度来说,在崇祯皇帝眼里外部危机要远远大于内部,所以他才死守北京。

只可惜,李自成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于乱世中击败两面受敌的崇祯,但却不是清朝骑兵的一合之敌。

所以崇祯虽败,但历史对他的评价并不低,李自成虽胜,但胜的却不那么光荣,若不是他满清鞑子也不会那么轻易入关,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1 阅读:1018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0:35

    臣子可以投降,哪有投降的天子啊!

  • 2024-08-28 19:43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唯一把皇帝这个职业玩明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