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对华北的日伪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后,华北日军趁着我军消化胜利果实之际,几次发动对根据地的大扫荡,对华北的根据地造成很深重的破坏。
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了7万余兵力,发动了对晋察冀根据地大规模的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当时,我军为了应对日伪军的扫荡,其实已经有了办法,就是主动的跳转外线作战,吸引敌人注意,在外线打几仗,日军在内线撑不住,加上兵力上的短缺,自然就会选择撤军,可在这次扫荡中,日军似乎已经掌握了我军这种作战模式,因此扫荡的格外残酷。
加上原属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支队司令赵玉昆叛变,主动透露八路军的动向,进一步造成了我军转战困难。
可也就是在这种危难的时刻,越是能体现一个人的勇气。
一因为有叛徒赵玉昆的出卖,当时晋察冀军区基本上在敌人面前无所遁形。
当时防守狼牙山地区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老一团,团长邱蔚。
应该这么说,老一团是当时晋察冀军区最具有光荣传统的一支老部队,哪怕是后来晋察冀军区逐渐的发展壮大,但无论那支部队,都不能同老一团比。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结束后,国民党军全部撤退至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就只剩下了八路军,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八路军决定独立自主的在敌后开展山区游击战,115师也于同期分兵,其中主力在师长林彪、罗荣桓的率领下开赴吕梁山区,聂荣臻则率领着独立团1700余人加上随营军校总计3000余人留在了五台山。
几个月不到的功夫,聂荣臻就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
当时,晋察冀根据地妥妥的主力,就是杨成武率领的独立团。
独立团发展很快,短时间内就扩编到了7000人,于是后来改称独立第一师,只是国民党当局并不满意我军这个番号,所以后来又被迫改回了独立团。
尽管号称是一个团,但杨成武这支部队人数已经不亚于一个师。
当时这个独立第一师成立的时候,形成了下辖三个团的规模,本来按照习惯,应该是每个团配备一些老红军部队,可实际上后来分配的时候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老一团当时分走了老红军连队一半的兵力(6个连)加上地方武装形成的部队,其他几个团的老红军连都不如老一团的多。
在后来的打击日寇、扩大根据地的过程中,老一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土岭作战中,老一团团长陈正湘指挥部队击毙了阿部规秀,他是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军将领。
老一团在狼牙山地区的抗战一直维持到了1945年8月抗战胜利。
这个团战斗力相当强,后来一直维持到了建国后,也就是后来的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
这支英雄的部队也涌现出了不少英雄的人物。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
二当时,晋察冀军区机关被日伪合围在狼牙山地区后,聂荣臻随即调来了防守该地区的老一团,以掩护军区机关转移。
之前我们聊过,老一团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属于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下辖3个营总兵力2000余人,在接到军区机关的求援信号后,老一团立即出动,不过,时任团长的邱蔚并没有盲目的将全部的兵力都投入救援,而是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方式。
邱蔚亲自率领老一团一部分主力,开赴狼牙山地区,以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军区机关转移,副团长宋玉琳、团政委陈海涵、团参谋长晨光、团政治处主任史进前各带一支队伍去阜平解围。
当时,邱蔚率领老一团在狼牙山地区与敌人周旋,一直听到了军区机关撤离的消息后,才率领大部队撤离,临走时留下了七连掩护,后来七连顺利完成掩护任务以后,就留下了6班的五名战士继续掩护全连撤退。
这在当时几乎是十死无生的任务。
可6班的战士们还是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战斗中。
一直坚持到大部队撤离以后,五名战士杂碎了枪支后,跳下了狼牙山棋盘坨峰顶。
除了葛振林、宋学义因被山间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外,班长马宝财、战士胡福才、战士胡德林均壮烈殉国,而即便是活下来的葛振林、宋学义,也终身为跳崖所带来的疾病困扰。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团2000多人,也不能指望谁都是视死如归的英雄,他们之中总也有一些普通人。
老一团下辖的2000余名战士中,本身也有一部分是团部直属机关的通信兵、勤务兵、运输兵、卫生兵等等大约300余人,尽管他们这部分人也算是部队的人,但平素进行的军事训练较少,虽然也配备了武器,但很多人都没进行过射击训练,一般来讲,这部分人是不需要上前线参加战斗的,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除外。
当时,老一团兵分两路,一路在副团长宋玉琳的带领下到阜平去驰援, 考虑到事态比较紧急,团部直属机关不少人都是在此时被分配到作战单位。
一些没有参加过战斗的人,此刻心里自然是感到惴惴不安。
一个卫生兵班长在前往阜平的路上,心里就一直在打鼓,特别是在即将走上战场时,他心里想得也不是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而是觉得自己有可能会死在着战场上。
思来想去,他拉着两名卫生兵说:
“咱们还是别去了,去了也是送死。”
两名卫生兵一听班长也这么说,立马犹豫起来。
三人唧唧哝哝商量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离开部队。
就是这么一念之差,最终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不凑巧的是,三人刚离开部队,就被人发现。
一名连长晚上起夜,看到前面有三个人影鬼鬼祟祟,立马喊了一声:
“站住,干什么的?”
那知这三人一听有人喊,跑的更快了。
连长直接掏出枪,朝天开了一枪,响声一下子惊动了部队所有人,等到大家把那三人围住,才发现是自己部队的战士。
连长气得直哆嗦:
“真是孬种,关键时刻掉链子,丢老一团的人!”
有着悠久历史,功勋赫赫的老一团出了这样的事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三三个逃兵被现场逮住,对于他们该如何处理也成为了一个难题。
“逃兵”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就是未经长官允许,私自逃离部队的士兵,在部队这样一个最讲究纪律性的团体中,逃兵无疑是属于重罪了。
按照如今的法律法规,逃兵也要分轻罪与重罪。一般来讲,情节不严重的逃离部队的行为,只按照违反军纪处理,而情节严重的,就要判刑了,而上等兵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然,这是我国在和平年代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而老一团出现逃兵的情况,是处在战时,那时尚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供参考,各个部队执行的标准也不一样。
当时,老一团将逃兵一事上报到军区后,军区也展开了讨论,有的人认为,就应该从严从重的处理,把三人直接拉出去枪毙,以声明军纪,也有人认为,应当予以严肃处理,并在全军通报,但不同意一杆子打死,以免影响日后部队的发展。
关键时候,聂荣臻站出来说了一句话:
“依我看,不应当判处他们死刑。”
聂荣臻的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一下。
尽管逃兵一事在那支部队都可能出现,但毕竟是属于违反军纪军法最严重的情况,应该要严肃处理。
可聂荣臻却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这三人虽然从性质上来讲是属于逃兵,但是他们并不属于叛逃,当然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是属于叛逃,毕竟他们还没有走出营门口就被抓住,即便就是从犯罪上来论,也只能算是犯罪未遂,而且他们也没有给部队造成很严重的破坏,因此在量刑上讲就应当要轻一些。
另外,聂荣臻还考虑到一点,就是这三人是属于团部机关的,他们的本职工作是卫生兵,之前又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出现心理上的恐慌也是理所当然,在聂荣臻看来,临阵脱逃固然该死,但他们的行为是属于情有可原的情形,因此不该杀。
在聂荣臻的主张下,三名战士被免于死刑。
聂荣臻主持晋察冀根据地的工作,一贯能够以心平气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并对部队的同志予以春天般的温暖,哪怕是对敌人,聂荣臻也并非是一味的仇深似海,而是采取两面性的看待,特别是从他对日本人的两个小姑娘美惠子和榴美子的态度上,更能看出聂荣臻博大的胸怀。
对自己的同志犹如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则如同寒冬般冷酷。
这也是聂帅崇高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