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地区-中美竞争所追求的主要战略目标、利益和政策【8-1】

幼萱解析 2024-08-18 13:57:05

本期考察了美国和国内这两个在印太地区的主要大国竞争对手所追求的主要战略目标、利益和政策。它突显了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与中国“共同体”之间的战略利益分歧-这种分歧和各国地区利益的战略重要性使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成为21世纪20年代初竞争最激烈的地缘政治空间。对美国和中国实现战略成果的工具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对的冲突-优势。中国在整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在第一岛链内成功解决冲突所需的军事工具方面发展了一些有意义的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联盟外交、意识形态方面继续拥有明显的优势共鸣、信息吸引力和广泛的军事能力。尽管地区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但只要大国竞争对手都接受相对的权力限制,并且美国重新崛起的地区领导地位向北京发出明确信号,

大国竞争对手之间就有合作的机会与挑起冲突相比,容纳美国的持续存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本期继续分析大国竞争的新兴时代,并以当代三个大国为重点: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然而,在印太地区,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和实力与中国和俄罗斯相比相形见绌美国。因此,尽管2020年莫斯科发出信号,表示有兴趣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人们对其影响该地区的能力仍存在重大怀疑。因此,讨论俄罗斯只是为了考虑其在主导的地区大国竞争中的作用,而不是主体。主要探讨太平洋地区中美大国竞争格局。它首先总结了亚太地区十五年来的关系这是冷战结束后立即进行的,研究了这些关系如何为2008年后开始的重大战略变革创造条件。随后评估了2009年以来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和利益,以及2010年代美国战略目标的演变。

中美相对实力的竞争然后,根据确定的五类竞争对整个印太地区进行评估:政治和外交、意识形态、信息、军事和经济。华盛顿和北京在这些不同类别中持有的不同权力资源将在2020年进行评估,并预计至少在未来五年内。这个台的独特案例是从其对区域竞争的特殊共鸣来考虑的。双方都追求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战略目标:美国追求不受限制的经济和外交进入该地区,优先考虑开放的通信和人类自由,而中国则寻求国内稳定和对长期存在争议的地理空间主张主权经受住了领导层的管理。虽然主要目标保持一致,但中美之间的权力差异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变化。它在经济影响力和常规军事措施方面对国内有利-特别是在中国附近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在外交、意识形态和信息领域以及国防竞争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相对实力优势仍然很强。

为了使美国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在印太地区有效竞争,它必须更好地利用其通过加强现有的联盟和安全伙伴关系,同时积极推动有吸引力的区域发展替代愿景。与此同时,它必须抵制中国在经济外交和军事胁迫方面削弱美国政治基础的努力。联盟和美国的地区存在。

美国地区愿景、联盟和活动:1992-2008

美国与亚洲的交往始于美国存在之前。1784年2月,中国皇后号离开纽约港,于当年8月抵达澳门。20世纪,华盛顿在中国追求门户开放贸易权,与日本开战以维持海上通道和商业权利,然后发展-根据美国的一系列国家利益,对该地区实施了强有力的经济和安全框架。美国对西太平洋和亚洲采取的各种政策方法的共同原则是“准入”的概念,即从经济上进入该地区市场以追求美国。商业利益、战略和与盟友进行实际接触,以确保对美国的信心。安全承诺和政治准入,以促进民主和人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不仅支持战后自由、开放、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允许商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支持国际稳定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这些全球承诺坚定地适用于美国冷战后对印太地区的态度,为该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此,美国依靠军事政策-梅西通过非正式的“中心辐射”联盟结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华盛顿为中心,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签订了安全条约,我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动态和每个国家对对方真实意图的日益悲观的评估中国的崛起有助于解释当前的局势。”--詹姆斯·斯坦伯格,“出了什么问题”,《德克萨斯州国家安全评论》第3期,第1期(2019/2020年冬季)菲律宾和泰国相互联系,成为华盛顿用来保护和推进其亚太安全利益的安排。1992年冷战结束时,美国准备进入许多专家所说的“亚洲中心”。尽管冷战后的美国由于迫切需要巩固新解放的前苏联国家的优势,并协助数千个苏联战略武器的安全无核化,华盛顿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扩大其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充满活力的远东。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美国推行了一项接触战略(在全球保持活跃和联系)和扩大战略(扩大自由主义政治和经济规则和规范的范围和力量)。在1993年9月的一次讲话中,比尔·克林顿总统解释说,“一种学说的继承者遏制必须是一种战略。扩大世界市场民主自由共同体。”5中国是美国在那里的策略的关键部分。正如国内在1978年开始了从命令型经济向市场型经济的转变。改革的中国是一个关键的受益者-美国政策协会。尽管在那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各政治派别的领导层都认为,将中国纳入全球机构并支持中国市场改革,是中国和平崛起、成为负责任的全球经济大国和利益相关者的最佳机会现有秩序。许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大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将要求直接的发言权,并挑战。

美向中国商品开放美国市场,鼓励中国引入地区供应链,允许转让先进的民用技术,为进入2001年,美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鼓励在地区和全球外交中更加参与和具有影响力。华盛顿认为,它的支持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约200亿美元爆炸性增长到2000年的4750亿美元。1992年至2008年间,美国公司转向中国,以进入其快速增长的市场,并利用廉价的中国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1993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预测,称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华盛顿与日本的联盟演变成了一种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困扰东京和华盛顿的贸易不平衡紧张局势随着日本进入长期经济停滞、双边自愿贸易限制以及日本生产转移到亚洲大陆而消退。尽管东京有一段时间的担忧,

但许多共同利益和类似的民主价值观增强了联盟的政治和军事凝聚力。日本提供了军队这些基地和其他后勤支持巩固了美国的地区军事主导地位,并有助于维护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稳定。战略利益。常见的dem ocratic值增强日本关系,使双边承诺不仅仅是一种战略权宜之计。整个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民意调查恶魔-美日达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即联盟和共同价值观对两国关系至关重要,是两国与中国关系中缺失的要素,停滞不前的朝鲜(同时追求威慑和外交,试图消除朝鲜的核计划);保持台湾紧张关系的稳定;加强亚太地区多边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将中国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和安全体系。这些雄心壮志时断时续。 克林顿政府努力应对1995-1996年台湾海峡安全危机

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包括有限的军事合作。即将上任的布什政府对中国的军事潜力持更加怀疑的态度,并对中国海军战斗机和美国海军战斗机的意外碰撞持怀疑态度。2001年4月1日,一架侦察机造成了紧张的外交对峙和中美军事接触的冻结。2001年9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绕过了美国。在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从“亚洲世纪”转移到了中东。9/11之后,美国。政府与亚洲国家接触,以支持中东和南亚的反恐和不稳定战争。它还利用了与日本的战略关系韩国将装备和物资转移到美国领导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反恐活动中。双方都为反恐任务提供了资金和人员。当美国在9/11事件后确实与中国接触时,它呼吁中国帮助应对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并为作为美国“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国的反应仍然不温不火。

虽然中国在使用武力方面受到限制,但在国防预算大幅增加的支持下,其军事现代化进程加快,这引起了整个地区的担忧。2007年宣布军事开支增加18%,导致副总统美国总统迪克·切尼表示:“中国的军事建设与该国宣称的‘和平崛起’目标不符。”13个月前,美国的主要地区盟友日本公开宣布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战略挑战感到担忧。在一次重要的演讲中,“自由与进步之弧”-2007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议会发表讲话,呼吁从日本到印度的“两海交汇处”,在那里,自由、民主和尊重基本人权等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得到了尊重。日本的这些声明以及与印度接触的努力被视为提醒让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分心的是,中国的崛起有可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削弱自由主义价值观。【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