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临死颁下两道圣旨,所有人不理解,直到清朝才明白他的明智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9-14 04:28:01

前言

汉武帝也是后人公认的千古一帝,尤其是汉武帝早期的对外战争让他的评价直线上升,当然和所有的皇帝都一样,在汉武帝的晚期也发生了一些影响他统治的事情。

和其他皇帝晚年昏庸相比汉武帝就很不同,他是手段残忍了一些,汉武帝的一手去母留子在历史上也是出名的,当然也正是因为他晚年的那两道圣旨让他的评价发生了变化,直到清朝人们才终于明白当年汉武帝的苦心。

一、去母留子

钩弋夫人也是一位身上带有奇幻色彩的女子,相传她在出生的时候双拳就是紧握的,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没有办法将她的手掌打开,直到遇到了汉武帝。当然对于这件事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也不得而知,也或许只是她引起汉武帝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无论怎么说,汉武帝还是被她所吸引了,在汉武帝见到她第一眼开始就为她所迷,并且钩弋夫人看到汉武帝的时候手掌就开了。

随后汉武帝就将钩弋夫人带回了皇宫,之后就是专房之宠,并且她的美貌也在宫中流传,尤其是有关于她的故事更给她增加了一层奇幻的色彩。但值得一说的是汉武帝和唐玄宗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他再喜欢一个女子,但在他的心中还是自己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

所以说汉武帝也是少有的在晚年没有荒废朝政的皇帝,让汉武帝兴奋的是钩弋夫人很快就给他生下了儿子,汉武帝取名为刘弗陵。并且这刘弗陵的出生也是很神奇的,众所周知十月怀胎,但一般八月就能够生产了,刘弗陵整整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产。

这一点就注定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的这个经历和当年尧的经历出奇的相似,在封建王朝中人们都是很相信这个的。所以汉武帝也对这个幼子给予了不一样的期望,在这必须要说的是此时汉武帝在皇帝接班人的选择上也出现了问题。

众所周知汉武帝早年就定下了太子,正是他和皇后卫子夫的长子刘据,但是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刘据兵败么自杀而亡。刘据也是他倾注了最多付出所培养的太子,即使是在刘据的身上也发生了子不肖父现象,但汉武帝早期始终都没有废太子。

除了刘据外,汉武帝剩下的这些孩子要不就是早逝要不就是德才不行,最后只能选择最年幼的刘弗陵。

并且刘弗陵自小就聪慧,虽说是在帝王家,但食五谷的汉武帝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于这个最像他的儿子,他也不可避免会给予更大的宠爱,并且还是最小的一个。

所以渐渐的汉武帝开始透露想将刘弗陵立为太子的想法,按道理来说此时的钩弋夫人应该很高兴了,轻而易举的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在儿子成为皇帝后她就是整个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了,不过汉武帝也并没有让她高兴很久。

虽说汉武帝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对钩弋夫人他却是另有安排。他下令处死钩弋夫人,可以说这个命令一出瞬间就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当然也是有不少大臣表示不赞成,毕竟小皇帝还年少。

但汉武帝就是因为刘弗陵还年少才决定将钩弋夫人处死的,毕竟皇帝年少,母亲的存在极有可能会影响朝堂。

虽说在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汉武帝的决定,但在后世还是有很多人都赞同汉武帝的举动的,若是让晚清的大臣们来评价他们一定会说汉武帝是一位明主的。

二、明智选择

将时间来到清末,在咸丰皇帝后大清基本上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整个国家都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在1861年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就开始掌权了,可以说权力对人的吸引力是无限大的。这不在当上太后后并没有满足慈禧的欲望,她也想要参与到朝政中,于是就和恭亲王联手将咸丰留下的几位辅政大臣都给解决了。

真正做到了垂帘听政,众所周知慈安太后向来是不在意权势的,这整个天下还不是在慈禧的手中。

为什么年号叫“同治”其寓意就是皇帝和太后共同治理天下。按照大清皇室的标准同治应该早就成婚亲政了,但是慈禧一直不松口,一直拖着不让同治亲政,毕竟只要同治不成婚,他就是尚未成年就不能亲政。

遥想当年康熙帝也是少年天子,但是他也是早早的就成婚了,就是为了能够早日实现亲政。同治帝也是大清历史上最早逝的一位皇帝,在他驾崩的时候还不足二十岁。就像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慈禧很快就从悲伤中走出,开始寻找下一任继承人。

当然还是那个原因为了能尽可能的将权力都放在自己的手中,慈禧选择了只有四岁的光绪,皇帝年少,根本就不可能治理国家大事。可以说慈禧虽说是太后,但是她手中的权力是很大的,甚至能够左右下一任继承人的人选。

若是按照清朝的处境来看去母留子也是一种保障江山社稷最好的选择,就像是大清后期江山根本就不在爱新觉罗的手中,而是在叶赫那拉的手中。

三、出现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在这必须要说的就是无论是太后干政还是宦官、权臣当权都是个人独裁。

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后妃的身份所带来的影响,她们是皇帝最亲近的人,是皇帝的母亲,按照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的儒家思想来看,孝也是不能逃脱开的话题,并且在大臣和自己的母亲两人之间皇帝会选择那一个也是不用说的。

有些人说会出现后宫干政现象就是大臣们的纵容,站在大臣们的角度,他们不纵容不退让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无论是年幼的皇帝还是成年的皇帝都是会向着自己的母亲。

别的不说就单单说清除了吕家的功臣集团们,在吕后在世的时候也没有一人敢说话的,也是在吕后逝世后才敢出手。

当然会出现这种原因大多都是主少国疑,所以在皇帝年少的时候大臣们就急需要一个主心骨能够稳定朝中的事宜。即使是历史上后妃干政最少的一个朝代大明王朝,在明宣宗逝世后大臣们也是很惶恐的。

因为皇帝尚且年少,并且先帝也是有兄弟的这皇位究竟应该让谁来继承也是一个问题,在这危机时刻正是明宣宗的母亲太后张氏站了出来,将只有九岁的英宗推上了皇位。之后英宗被俘虏也是太后孙氏站出来主持大局,因为她们所代表的就是正统、是合法性。

结语

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流传着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就是害怕出现像清末这样的局面,制衡太后的权利这也是每一任皇帝都会做的事情,遗憾的是咸丰远没有汉武帝有魄力,留下了慈禧太后导致了之后的局面。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