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北航玩?哈工大北理等校组建一全国核心联盟,盟主确立

个大老学长 2024-05-14 05:52:52

日前,由哈工大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联盟名誉理事长和理事长分别为哈工大杜善义院士、赫晓东院士。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图源:哈工大官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北京市、黑龙江省有关部门领导,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企业代表,中国航天基金会、各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国家设有专门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有官方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所以能很清楚的知晓该领域的学科实力。

各校航空航天学科实力数据统计表,放置于文末。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所有

01

联盟概况

根据哈工大官媒发布的成员单位名单,可以看到除了哈工大之外,还有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

唯独没有航空航天学科评估最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名单看,清华大学可能只是出席仪式,并没有参与联盟。

图源:哈工大官媒

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致力于构建商业航天领域先进技术与产业资源协同创新平台,围绕航天体系设置6个子联盟,包括:整星、元器件、单机、运载、应用及人才培养,为企业及社会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提供全链条一体化产业服务,促进航天领域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打造新增长引擎、加快航天强国建设。

可以看出,这个联盟设置的非常全面,整条产业链全部包含。联盟成员非常广泛,涉及到设计、元器件供应商、制造、运载、发射、运营的头部企业,属于产学研一体化。

图源:哈工大官媒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打造的新增长引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商业航天可有效推动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网络布局,带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

哈工大牵头组建商业航天联盟,可谓符合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02

谁是航天领域第一校

教育部设有航空宇航学科,包含了航空和航天两个方向,见文末表格。

同时深耕这两个领域的院校较少(目前主要是北航、南航、西工大这几个学校),其余大部分是在某个航空/航天一个领域进行较深入研究,因此即使在某个子领域水平极高,可能学科评估也不会太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不少网友誉之为航天领域第一,哈工大官网也明确地定义自己为“中国航天第一校”。

图源:哈工大官网简介

那么哈工大为什么可以自豪地宣布自己为航天第一校呢?

哈工大官网宣布了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牵头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5亿元。

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发射了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在轨可控展开;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多项技术成果支持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主持参研的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联合研制的小机械臂以单臂/组合臂的方式持续助力航天员出舱作业;成功发射的“龙江三号”成为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当然北航、西工大等校在航天领域也都有出色表现。北航宇航学院描述:研制亚洲第一枚近代探空火箭“北京二号”,承担了一批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多种新型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及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和各航天院所的科研任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

西工大航天学院描述:建设或参与建设了固体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发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欧盟QB50计划“翱翔一号”等多颗立方星,作为内地唯一参与高校联合研制“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完成了高机动靶标产学研合作型号;“十三五”以来,获批各类千万级重大项目及标志性项目33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6亿元。

03

回顾与建议

究竟谁是航天第一校?非行业内人士,肯定是无法给出答案的,这只有行业领域高校或行业领域的专家才能有所体会。

想学航空航天的话,更多地应该关注学科评估、一流建设学科情况,不过要注意区分航空和航天是不同的子领域,各校优势领域不一样。未来想走科研道路的,多关注下目标细分领域各校的科研状态,各校保研率及深造质量等等。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非自制的图或表均来自公开网络资料,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