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宗教思想。本文通过分析文中的僧道关系、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体现,以及主要人物对儒释道三教的态度和实践,揭示了作者在小说中对三教融合思想的深刻颂扬。文章指出,尽管历史上僧道之间存在矛盾,但在《红楼梦》中,僧道关系被描绘为和谐共存,甚至超越了血缘的羁绊。小说通过人物的言行和遭遇,展现了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以及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重和推崇。雍正皇帝提倡的僧道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颂扬。
在《红楼梦》中,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这两位虚幻的人物,他们是一僧一道,似朋友如兄弟,关系亲密无间,他们从大荒山的开篇便贯穿了整个故事。一僧一道携手出游的场景,即便在当今看来也显得异常奇特,更不用说在清朝中期那个时代。和尚与道人,由于分属不同的宗教体系,常因争夺朝廷地位、权力,名山福地的控制权,乃至信众的信仰,加之理念上的深刻分歧,而在历史上屡陷矛盾与冲突之中,难以调和。尽管有识之士早已提出僧道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并且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在明朝朱棣登基后,开始尊崇道教而贬低佛教,尤其是后来的继任者对佛教的打压,使得佛道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仿佛水火不容,难以和谐共存。
然而,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开始大力提倡僧道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他成为历代帝王中唯一亲身力行此理念的君主。故而,《红楼梦》中僧道二人的紧密合作,犹如一条主线贯穿全书,深刻体现了作者遵循雍正旨意,借小说之笔,极力颂扬僧道合一及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精髓。这无疑是明清小说中唯一一部深入宣扬三教融合的佳作。当然,也有人认为,《西游记》同样在讲述僧道合作,儒释道融合的故事。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西游记》实际上是在尊崇佛教而贬低道教。《红楼梦》则完全不同,《红楼梦》将儒释道融合作为全书的一条主线,不遗余力地宣扬儒、释、道的融合。
儒、释、道三家本就不和谐,追寻原因,大概是掌握着国家权力的儒家学者们自认为儒家才是正统,释、道不过一些旁门左道。所以文中不仅宝玉有过毁僧谤道,作为儒家传承者父辈的贾政同样对僧道持有不喜的态度。在第二十五回中,当宝玉和凤姐因魇魔法而病重,家中乱成一团时,突然传来了木鱼声和念诵的经文:“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贾母和王夫人听到这些话后,再也无法忍受,立刻命人去请僧道进来。贾政虽然内心不情愿,但又怎能违背贾母的意愿;他心中也感到好奇,为何深宅之中能听到如此清晰的木鱼声,于是也命人请了僧道进来。见一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至,贾政虽不悦,却亦感其术之奇,心生亲眼见证其能否治愈熙凤宝玉之病之念。终因熙凤宝玉康复,令儒者贾政亦服其经箓符章之术。这个过程突出了道士经箓符章在祛病辟邪的上的作用和功效,与雍正论道教差不多。雍正在论三教中说:“道家所用经箓符章,能祈晴祷雨,治病驱邪,其济人利物之功验,人所共知。 ”
若说给王熙凤和贾宝玉使用道家符咒治病驱邪治身。那么僧道给林黛和薛宝钗开药方同样是治身。僧道予黛玉人参养荣丸方,并诫勿见哭声、外人。予宝钗‘冷香丸’方,治其幼时热毒症,服之果验。
柳湘莲与尤三姐以鸳鸯剑定情,后来柳湘莲了解到尤三姐是风尘女子而悔婚,尤三姐自刎,柳湘莲痛悔不已,跛足道人出现,化柳湘莲出家。心病还是心药医,跛足道人利用冷眼旁观,做冷言冷语,让冷郎君能从尤三姐自杀的阴影中走出,化解了可能即将发生的新悲剧的危机。这是叙述道家在行善。
柳湘莲与尤三姐两人互动风月之情,属于正常的男欢女爱,符合儒家‘无常’之规。与之相反,贾瑞就没有那么幸运,他爱上且想要勾搭同族的嫂子(或弟媳),终究终命丧黄泉。跛足道人给他一副双面的镜子,所谓的风月宝鉴,让他只可以照背面,不可照正面,但是他不信道人的话语,因此就丧命。跛足道人说风月宝鉴是警幻仙子给的宝物,“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此番跛足道人表面上是为治贾瑞心病而来,实则意在警醒世人,阅读《红楼梦》时切勿重蹈贾瑞之覆辙,妄动风月之情。妄动者,如贾瑞般,心存不轨,欲与有夫之妇,且是同族之嫂私通,身为读书人,竟置儒家伦理道德之“五常”于不顾,此之谓妄动风月之情。
《风月宝鉴》或者说《红楼梦》本身存在着两面性,一面具有诱导公子佳人学习风月之情爱,让人类得以及时繁衍后代。这就是如作者所言具有“济世保生之功”,也是道家娘娘庙独有的神圣职能。另外一面可能会出现如贾瑞一般的读者,看后妄动风月之情,不顾社会道德规范,做出违反儒家的“五常”事情。但即使有读者走入歪路,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真的一把火烧掉《风月宝鉴》。这就如宝玉读《南华经》后写得禅语:“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首先,进士出身的贾敬堪称儒道融合的楷模,他巧妙地将儒家的养气之道与道家的凝气(气功)之法相结合,用以修身养性,正如雍正帝所言:“世间三教并存,儒家、释家、道家各领风骚。儒家以圣人为本,为生民立命,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而释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炼气凝神,亦与儒家存心养气的宗旨相辅相成,并无二致。”虽然他后来因为吃了自己炼制的药而死,这与儒道合一无关。
随后,文中首次出现了三教融合的景象,癞头和尚与跛脚道人走进了甄士隐的世界,他们断言贾英莲命运多舛,若留在甄士隐身边,必将为其带来重重磨难。然而,身为儒家学者的甄士隐,对僧道的预言自然持怀疑态度。当他经历了丢女火灾等多重打击,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后,甄士隐在僧道唱的《好了歌》的感召下,最终接受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观念,为自己找到了对生命无常的解脱和救赎的思想理念。作为一代儒家学者,最终他的儒家思想却和释、道融合成一体。
后来,又出现第二次三教合一,作者通过贾宝玉中举出家的情节来演绎,以宝玉为核心的儒、释、道大融合,从开篇到结尾,贯穿全书。贾宝玉并非反儒家,反科举的人物,说他是反封建卫士纯属误解。宝玉在谈及女儿时,曾言女儿尊贵高于佛道,却并未言及女儿之尊贵超越儒家,此举虽有毁僧谤道之嫌,却也透露出他当时独尊儒家的思想倾向。他作为儒学代表人物,初期根本看不上释、道那些思想。他曾经说过:“除《四书》外,杜撰得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他还通过袭人之口说过,除“明明德”外,都是古人不理解圣人之意,杜撰的结果。
五十八回,听下宝玉怎么嘱咐藕官的:“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论语》里有专门谈到哀悼死者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礼仪方面,与其奢侈浪费,不如简朴节俭;在丧事方面,与其形式上做得周全,不如表现出真实的哀伤情感。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礼仪和情感的真诚性,认为在执行礼仪时,应当注重内在的真诚和适度,而不是外在的奢华和形式。宝玉深信,唯有‘心诚意洁’者,方能流露真情。即便仅以一盅清茶,一盏净水相祭,亦足显其敬意,重在心之虔诚,而非虚名之累。至于烧纸钱那些形式,宝玉说,完全是后人瞎编出来的,背离孔子精神,不必理会。由此可见,他对《四书》的推崇程度,更对后人歪曲孔子思想深表不满。《四书》不仅是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而且在明清时期,其地位甚至超过了五经,成为考核的核心内容。根据这些足可以断定贾宝玉属于孔子最忠实的粉丝和文化思想继承者。
有人把宝玉叫读书人‘禄蠹’为根据,认为他是反科举制度的人物,上面说过宝玉属于孔子最忠实的继承者,怎么可能反科举呢,总不能自己反自己吧。他给部分读书人加上‘禄蠹’外号,是对那些沉溺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才以‘禄蠹’称之。还有一点关键原因与他身世背景相关,他家世显赫,身为高级贵族,自不必以读书求官为业。自其父辈,乃至他这玉字辈,皆无需通过科举考试来谋取爵位。故在他眼中,那些非为求知而读书,专为功名利禄者,自然难称纯洁。戏称之“禄蠹”,亦属常理。贾宝玉遇甄宝玉,于‘女儿’之事上见解相同,二人或可视为同族,乃至甄宝玉或为贾宝玉之化身,潜意识中亦相合。至于甄宝玉大谈文章经济之道,宝玉则对此类为功名利禄而作文者虽心生反感。并不代表其他。不然他也不会口口声声唯《四书》论,唯孔子正确论。后来更不会在年纪轻轻且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一举成名。宝玉考上举人,取得读书功名,才真正代表儒家,此时与癞头和尚、跛脚道人会合,真正体现出三教融合一体的景象。这是雍正最想要的结局。书中如此描述:
“在毗陵驿地方,贾政看到一僧一道扶着穿上猩红袈裟的贾宝玉,一同飘飘荡荡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这一僧一道便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挟持宝玉离开尘世飘然而去。”
她不僧不道,不男不女,此是邢岫烟口中的妙玉。说她是尼姑,却没有梯度;说她修佛,却自称为‘畸人’,最爱道家庄子文章,且能用道家扶乩法术寻找通灵宝玉,所以说妙玉也是位僧道合一人物。妙玉与宝玉互相配合在上演僧道合一的具体过程,妙玉称‘畸人’,宝玉则要自称世人;妙玉自称‘槛外人’,宝玉就要自称槛内人。妙玉钟爱庄子之文,宝玉则多次深入研读,不仅续写其意,更悉心参详《南华经》之奥义,二人心境相通,宛如一体,故有理由推测,妙玉或为宝玉之又一精神化身。妙玉既修佛又修道,而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他们文化很高,同时也在学习佛教禅宗理念和《南华经》等。
王熙凤以机智的言辞引出了五台山的话题,以此为契机,深入探讨了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在五台山这一大背景下相互交融与碰撞的现象。随着王熙凤提出五台山后,宝钗随即提到了戏曲《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林黛玉也提到了《山门》,这些看似随意的提及实则有意与王熙凤相呼应,提出了这座世人皆知的名山——山西的五台山。这座山不仅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道教昔日的圣山——紫府山,更是清朝皇家极为尊崇的名山寺庙。五台山曾经是道教的圣地,《仙经》中记载:“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清凉山志》亦载:“昔有五百仙人,饵菊成道。”
在五台山的高僧中,有倡导佛道融合的先驱。北魏时期的高僧昙鸾,早年在五台山佛兴寺出家,后来前往茅山,向南朝道士陶弘景学习神仙方术,并带回了《仙经》十卷。昙鸾的著述丰富,除了佛教方面的《往生论注解》《安乐净土义》《无量寿经奉赞七言偈》之外,还有涉及道教气功方术的《调气方》《服气要诀》《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等。
尽管五台山属于佛教的领域,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留下了众多道教的痕迹,甚至在一些寺庙中出现了道教和儒家的人物。从王熙凤的戏谑之言,到宝钗点出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再到黛玉补充的鲁智深醉闹《山门》,宝钗向宝玉推荐《寄生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后,对佛教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又引发了与林黛玉的言语交锋。在阅读《南华经》中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以及“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句后,宝玉突然有所感悟,提笔写下了这样的偈语: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看到这偈语后,与宝钗一同参与了参禅。至于这偈语的含义,是否有证可查,我们留待以后讨论。这里仅指出整个过程是儒教学生参与学习释、道的过程。特别是她们后来还讨论了五祖和六祖惠能的参禅。由此可见,也可以断定贾宝玉等人是儒、释、道兼修,实现了三教融会贯通。因此,《红楼梦》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是在宣扬儒释道的融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深刻地展现了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以及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重和推崇。雍正皇帝提倡的僧道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