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陈独秀去世前,无米下炊不肯动巨款,嘱咐妻子:可从速改嫁
1942年5月的一个午后,重庆江津县石墙院内,一位瘦骨嶙峋的老者躺在床榻之上。他的妻子潘兰珍端着一碗热粥,小心翼翼地喂他。这位老者便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此时的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家中几乎断炊的情况下,他却坚持不动用那笔数额巨大的稿费。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临终前,他对年轻29岁的妻子说出了两句令人深思的话:一是允许她改嫁,二是警告她不要靠他的名声谋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革命家,为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做出如此安排?他们夫妻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一、陈独秀与潘兰珍的相遇
1931年上海的熙华德路,是一条典型的里弄式街道。道路两旁的石库门房子鳞次栉比,街道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年春天,一位自称"李先生"的中年男子搬进了这条街上的一间简陋房屋。
这位"李先生"就是陈独秀。当时他正在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为了安全起见,他选择了这个普通市民聚集的街区。房东是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对租客的身份并不过问,这正合了陈独秀的心意。
在熙华德路49号的后屋,住着一位年轻的女工潘兰珍。她在附近的纱厂做工,每天清晨出门,傍晚归来。这个住所是她精心挑选的,因为这里远离了原来工作的纱厂,也远离了那些不堪的回忆。
一个雨天的傍晚,潘兰珍从工厂回来,发现自己的房顶漏水。她正在院子里收拾被淋湿的被褥时,"李先生"主动帮她将被褥搬到了自己房间的屋檐下。这是两人第一次交谈。
院子里的其他租客都知道"李先生"是个读书人。闲暇时,他常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看书写字。有时邻居们问他写信或读信,他都会热心帮忙。渐渐地,这个看似清高的读书人成了院子里的"活字典"。
潘兰珍经常能看到"李先生"独自一人在屋前的小天井里踱步。有时,她会在下工回来时,看到他正在为邻居们讲解报纸上的新闻。这个画面与她平日里见惯的粗鲁工人形成鲜明对比。
一次,潘兰珍在纱厂受了工伤,"李先生"得知后,主动帮她找来了药材,还教她识字,让她能看懂药方。在此之后,两人的来往渐渐多了起来。
那时的上海,租界里鱼龙混杂。为了安全,"李先生"经常更换住所。但每次搬家,他都会选择在熙华德路附近。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联系同志,另一方面,也让他能继续与潘兰珍保持联系。
1931年深秋,上海的天气渐冷。一天,潘兰珍发现"李先生"病了,正发着高烧。她二话不说,买来药材,煮了姜汤照顾他。就这样,两个孤独的灵魂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找到了彼此的温暖。
二、从邻里到夫妻的转变
1931年末的上海,虽已入冬,但"李先生"和潘兰珍的生活却渐渐有了暖意。每天清晨,潘兰珍出门上工前,总会给"李先生"带来一碗热粥。傍晚归来时,又会帮他收拾屋子,整理那些散落一地的书籍和报纸。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李先生"开始教潘兰珍认字。他从最基础的"天地人"开始,用粉笔在门板上写下一个个汉字。这样的"课堂"往往持续到深夜,油灯下两人的身影映在墙上,渐渐地融为一体。
1932年初,熙华德路来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童。这个名叫潘凤仙的女孩才八岁,父母双亡,靠着捡破烂为生。一次,她在"李先生"门前晕倒,被潘兰珍发现。两人将她抱进屋内,喂了热粥,又给她找来干净衣服。
"李先生"提议收养潘凤仙。这个决定让他们的关系有了质的改变。白天,潘兰珍在纱厂工作,"李先生"就教潘凤仙读书写字。晚上,三人会围坐在油灯下,"李先生"讲述各种故事,从《山海经》到《西游记》,从历史典故到天文地理。
这段时间里,"李先生"常常收到一些神秘的信件。有时,他会深夜出门,直到天明才归来。潘兰珍从不过问,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热水和干净衣物。她隐约觉得这位邻居不是普通的读书人,但始终保持沉默。
一天,一群便衣突然闯入院子,到处搜查"李先生"的住处。这时,潘兰珍眼疾手快,将"李先生"藏在自己房间的衣柜里。那天晚上,"李先生"终于告诉了潘兰珍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就是陈独秀。
知道真相的潘兰珍并没有惊慌。她说:"不管您是谁,这些日子里您教我认字,帮我照顾凤仙,就是我最信任的人。"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正式的同居生活。
他们的生活依然简朴。陈独秀继续在院子里为邻居们讲解时事,但话题更加深入,涉及民主、自由等理念。潘兰珍则负责打理家务,同时抽空学习进步思想。小凤仙在两人的教导下,不仅认字速度很快,还学会了简单的算术。
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1932年夏末,国民党当局发现了陈独秀的行踪。一个雨夜,他不得不离开熙华德路,但这次他带上了潘兰珍和小凤仙。从此,他们开始了一家三口的流亡生活,在上海的各个角落辗转躲藏。
这段时期,陈独秀白天依然笔耕不辍,写作革命文章。晚上则继续教导潘兰珍和小凤仙,不仅教她们读书识字,还讲解社会变革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普通的纱厂女工和一个流浪儿童,逐渐成长为具有进步思想的新女性。
三、狱中岁月的考验
1932年10月,南京监狱的铁门在陈独秀面前重重关上。这座由灰色砖墙围成的建筑,将成为他未来五年的栖身之所。在他被捕的第二天,潘兰珍就带着小凤仙来到了南京,在监狱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
每月两次的探监日,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时刻。潘兰珍会提前准备好换洗衣物和一些简单的饭菜。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监狱门口排队,生怕错过了与丈夫见面的机会。而小凤仙则会把自己最近学会的新字写在纸上,要在探监时展示给陈独秀看。
1935年夏天,日军开始对南京进行零星轰炸。每当警报响起,街上的人们都会慌忙躲进防空洞。但潘兰珍却坚持守在监狱附近的出租屋里,她说这里离监狱最近,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她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为了维持生计,潘兰珍在附近的一家布庄找到了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工,晚上回来后还要教导小凤仙读书。她将每月微薄的工资分成三份:一份用于日常开销,一份存着用于探监时带给陈独秀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份则用来购买纸墨笔砚。
在狱中,陈独秀并未停止写作。他将每一张纸都利用到极致,正反两面都写满了文字。这些文稿大多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对时局的分析。每次探监,潘兰珍都会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手稿藏在衣物中带出来,然后一字一句地抄写,将原稿寄给Outside的同志们传阅。
1936年初,南京城内的空袭愈发频繁。有一次,炸弹就落在离监狱不到百米的地方。爆炸声惊醒了正在午睡的小凤仙,她害怕地问潘兰珍为什么不搬到更安全的地方。潘兰珍只是摇摇头,继续低头誊抄陈独秀的手稿。
狱中的生活虽然单调,但陈独秀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除了政论文章,他还写了大量的古体诗词。这些诗作不仅记录了狱中生活,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每当收到这些诗作,潘兰珍就会找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直到能完整地读出每一首诗。
1937年春,南京监狱的典狱长看在陈独秀表现良好的份上,破例允许他在狱中收到一些书籍。潘兰珍立即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件值钱首饰,买来了几本陈独秀最想读的书。这些书很快就被翻得起了毛边,书页之间还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个特殊的家庭维系着彼此的联系。狱中的陈独秀通过写作和读书坚持思考,狱外的潘兰珍则在轰炸声中默默守候,而小凤仙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已经长成了一个少女。
四、流亡岁月中的相互扶持
1937年秋,陈独秀获释后,一家三口立即启程前往四川。这段漫长的逃难之路,从南京开始,经过武汉,最后到达重庆江津。路途中,他们经常要躲避日军的空袭,有时甚至整夜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武汉暂居期间,潘兰珍发现陈独秀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她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位老中医,开了一副药方。为了买药材,潘兰珍不得不变卖了自己最后一件冬衣。每天清晨,她都要起早熬药,确保陈独秀能按时服用。
1938年初,他们终于抵达了江津县。在这个远离战火的小城,陈独秀租下了一间位于石墙巷的老屋。屋子虽然简陋,但好在清净。潘兰珍很快就将这个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后院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些青菜萝卜,以补贴家用。
这时的陈独秀虽已年过花甲,但写作热情不减。他常常通宵达旦地伏案写作,探讨民主与革命的问题。潘兰珍则一边在附近的布庄做工,一边照顾着家庭的日常起居。每当看到丈夫写作到深夜,她总会悄悄地为他添一盏油灯,再放上一杯热茶。
1939年的一个雨夜,陈独秀突发高烧。当地的医生说需要一味贵重的药材,价格相当于潘兰珍半年的工钱。没有丝毫犹豫,她将自己积攒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那段时间,一家人的餐桌上只有白粥和咸菜,但潘兰珍从未向陈独秀提起过家中的窘境。
1940年,陈独秀收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稿费。这些钱足够一家人过上几年的好日子,但他坚持将大部分钱用于印刷进步书籍和资助其他同志。家里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每顿饭都得精打细算。潘兰珍不但没有抱怨,反而主动承担起了为其他同志送饭的任务。
小凤仙在这期间也渐渐长大,开始帮着家里承担一些责任。她不仅帮潘兰珍料理家务,还经常为陈独秀抄写文稿。每当有同志来访,她就主动担任起接待的工作,为大家端茶倒水。
1941年冬天特别寒冷,江津的物价飞涨。为了节省开支,潘兰珍常常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衣物。她将陈独秀的旧棉袄拆洗重做,又用布头给小凤仙做了一件棉衣。晚上,她借着微弱的灯光,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全家的衣物。
这段时期,虽然生活艰难,但一家人却彼此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陈独秀专注于他的写作和思考,潘兰珍则默默地撑起了整个家。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生命最后时光里的陪伴
1942年春,陈独秀的身体状况开始急剧恶化。潘兰珍发现他经常整夜咳嗽,饭量也越来越小。江津的医生看过后,建议他们去重庆找更好的大夫。但当时的重庆正面临着日军的狂轰滥炸,去重庆就诊无异于冒险。
尽管如此,潘兰珍还是决定带着陈独秀去重庆。她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凑够了路费。在重庆,他们辗转多家医院,最后在一位老医生那里得到了诊断:陈独秀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回到江津后,潘兰珍立即将家里收拾得更加整洁。她每天都要打扫三遍房间,确保不会有灰尘影响陈独秀的病情。为了让丈夫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她将后院的菜地扩大了一倍,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
1942年夏天,陈独秀的病情时好时坏。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日子里,他仍然坚持写作。潘兰珍就坐在他的身边,为他磨墨、递纸。有时候陈独秀写累了,她就会轻声朗读一些古诗词,这成了他们晚年生活中最温馨的时刻。
小凤仙这时已经长大成人,在附近的一所小学教书。每天放学后,她都会立即赶回家,帮潘兰珍照顾陈独秀。她经常为养父朗读报纸上的时事新闻,让卧病在床的陈独秀依然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
1942年深秋,陈独秀的病情突然加重。潘兰珍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守在床前照料。她用湿毛巾为丈夫擦拭发烫的额头,细心地喂他喝药。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从未表现出一丝疲惫。
这期间,不少老同志前来探望。每次有客人来访,潘兰珍都会事先将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煮好热茶等候。她总是站在一旁,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生怕错过陈独秀的任何一个需求。
1942年冬天特别寒冷,潘兰珍将家中仅有的一床棉被都给了陈独秀,自己只盖一条薄被。每天夜里,她都要起来好几次,为丈夫添加热水袋,调整被角。有时候,她整夜坐在床边,数着丈夫的呼吸声。
直到1942年12月,陈独秀在江津的这间小屋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临终前,他将一沓手稿交给了潘兰珍,这是他最后的著作。在送别丈夫后,潘兰珍仍然坚持整理这些手稿,将它们按时间顺序仔细归档。
之后的日子里,潘兰珍和小凤仙继续住在江津的老屋里。她们将陈独秀的书房保持着原样,定期打扫、通风。每到初一十五,潘兰珍都会换上一杯新茶,放在书桌上。那些陈年的手稿,成为了她最珍贵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