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志怪奇闻小故事

大狼文化 2024-11-10 11:26:34

欢迎收看古典奇闻志怪故事,请多多点赞[赞]评论[害羞]您的支持[给力]对我很重要哦!

传说青田山中有奇异,刘伯温曾在此隐居,日日对山而坐。有一天,山上忽然打开一道石门,刘伯温走进去,看见一面石壁,上刻四个大字:“山为基开。”(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安定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亮。)

伯温捡起一块石头敲击石壁,又一道石门打开,得以进入内室。内室中有一个道士正枕着一本兵书睡觉。道士看到刘伯温进来,对他说:“如果明天你能熟读兵书,我就教你用兵之道。”

第二天,刘伯温果然熟读了整本兵书,道士就悉心传授了他兵法。

刘伯温年轻时还曾在一座寺院中借住读书,寺中有一个僧人很奇异,神识可以出窍远游,肉身则留在僧房。每次这间僧房都会上锁,有时半个月,有时一个月。

有一次,一个北方使者来到寺中,当时寺院正好没有空房住宿,使者看到了这间僧房,用蛮力一把推开门,说道:“这和尚已经死了!赶紧把他抬走火化了,让我住这间房。”众僧不敢违背他的命令,就把那和尚肉身火化了。

不久,那和尚的神识回来,见自己肉身已被焚毁,无法复生,悲愤不已,每夜啼哭呼喊:“我在何处?”刘伯温得知后,打开窗子应了一声:“我在此。”和尚神识马上附了过去。据说此后,刘伯温的聪明智慧比以前增加好几倍,那些天文兵法,他看一遍就能完全领悟。(《龙 兴慈记》)

镇江有一个靳老翁,品性纯良,年逾五十还没有儿子,平常在金坛地方设馆教学。他夫人为了让靳家有后,就卖了金钗首饰凑钱,买下邻家女儿给靳翁做妾。

这年冬至,靳翁回到家,夫人在房中置办了一桌酒菜,特意让邻家女儿在旁侍奉,以便二人培养感情,并对靳翁说:“我老了,恐怕不能再生育,这姑娘不错,买她为妾,或许可以为靳家延续香火。”靳翁听后满面羞赧,低头不语。夫人以为是因为自己在旁边,靳翁不好意思,于是便走出门去并反锁了房门,谁知靳翁马上跟过去拉门,发现门已被锁,竟直接翻窗而出,并对夫人说:“我感谢夫人的良苦用心,我靳家祖先也会感谢你!但此事万万不可为,因为这孩子小时候我就抱过她,我是她的长辈啊!我只希望她能嫁一个般配的如意郎君,更何况我年纪已老又多病,绝不能委屈她嫁给我阿!”随后便把邻家女儿送还归家。

过了一年,靳夫人忽然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聪明智慧,十七岁就考中省试,被选拔进京,后来进士及第,后来做了一任贤宰相。(《座 右编》)

古时候,有一艄公停船于富春江边。当夜月色清幽,朦胧中看到一人在沙滩边对月吟诗道:“堕江三十年,浪打形骸朽,家人都不知,何处奠杯酒?”艄公觉得奇怪,便打招呼道:“先生贵姓?”那人回答道:“莫问我姓名,向君言亦空,潮生沙骨冷,魂魄悲秋风。”不久,艄公上了岸,发现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踪影。(《志 怪 录》)

明朝侍郎车敬未显达时在国中读书。一天晚上,散学回家途中忽然狂风暴雨,黑暗中迷了路,四下张望,远远看到林中一小院中有火光,便走过去叩门。

一个童子打开门对他说:“师父让我在此等候郎君很久了。”车敬看到门额上写着“体玄山居”,进门看见一老翁坐于长明灯下。

老翁站起身,两人互相问候,互道了辛苦。车敬请求借一支烛火照明,以便寻旧路回家。老翁笑者说:“山中哪里去寻蜡烛?这里有一些枯树枝叶,郎君不如先把湿衣服烤干再赶路。”车敬看老翁气质言语不俗,便一边烘烤衣服一边暗中询问童子,得知老翁自称逍遥翁,童子名叫杨孤。

车敬怀疑老翁是隐世的高人,更加恭敬谨慎,向老翁请教攀谈。老翁说:“昔日体玄先生(道教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曾隐居在逍遥谷中,潜心研习道学佛经儒义,我便自号逍遥翁。我家本来世代从医,往来于中条山(地处山西,位于太行山及华山之间)中。后来听闻陶隐君(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永明十年上表辞官,隐居修道,后又出山。)曾在此修道,我便来此采药,盖了草庐,如今也有一年多了,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不久,车敬烤干了湿衣,请求回家。老翁命一个叫少孤的童子牵出一头牛,让车敬骑。又喊来另一个叫少逸的童子,对他说:“把我的旧箱笼取来。”随后在笼中取出一个僧帽赠给车敬。车敬推辞道:“我志在匡济天下,报效国家,老先生何必戏弄我呢?”老翁说:“我昔日也是心有大志,后来却根本遇不到明主,不仅才华难以施展,还给自己招来不可预测的灾祸。自从得此一笼,才算解脱出来,不然,哪能活着出京城呢?郎君先收下僧帽,日后自有用到的时候。”

车敬还是拒绝了,再三致谢后骑牛而别,老翁只有叹息而已。当时车敬曾远远窥视到那箱笼中有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是箍桶用具以及僧家衣钵等物。

出了林子后,牛一路疾驰,很快就把车敬送到了家门口。他招呼家人举火把出来牵牛,但是牛忽然咆哮一声化成一只大虎,疾驰而去。

天明后,他再去寻“体玄山居”却怎么也找不到。过了几天,他路过县西四十里,看到陶弘景隐居的旧址旁边有一古庙,很像那晚雨夜见到的草庐,只见墙壁上写有潘阆的《夏日宿西禅院诗》,就是苏东坡曾见过的那句“夜凉疑有雨,院静若无僧”,笔墨看起来还很新。(潘阆(làng),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因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一生颇富传奇色彩。早年在汴京讲堂巷开药铺。太平兴国七年(982),卢多逊为相时图谋立秦王赵廷美为帝,潘阆参与其谋。后卢多逊和秦王事败,潘阆受株连而遭追捕。潘阆假扮僧人逃进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一路辗转到杭州、会稽卖药为生。)(《正 气 记》)

2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