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性味归经及临床运用经验

皇铭安康 2023-11-06 15:07:01

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相关配伍:

1、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2、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

3、吐血衄血,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水三升,煮一升,热服取利。(张仲景《金匮玉函》)

相关古籍记载:

1、《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2、《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3、《本经》: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4、《本经逢原》:苦寒,无毒。中空者为枯芩入肺,细实者为子芩入大肠,并煮熟酒炒用。

临床运用经验:

黄芩是一种味苦性寒的清热药物,李时珍汇集了前人的经验,揭出了黄芩的特长,说它是擅治“诸失血”。

只用一味黄芩,或煮汤,或为散,或作丸服。主治:吐衄、下血、尿血以及崩中漏下等等,广泛地应用于诸失血,散见于《千金》、《外台》、《圣惠》、《本事》、《瑞竹堂》等方书里。

在《本草经》里说是“下血闭”,这是指黄芩又有消除瘀血的功用。

在前人医案里,还未找到单用黄芩治血症的验例,自己也缺乏这一经验。所遇血症用芩者,都是复味处方。始知得效者应归功于全方,不专属之一药。

但是,通过反复使用,体会到止血的主要作用,不能不记在黄芩的帐上。因为我对血症处方,用了黄芩就避用茅根、藕节、地榆、三七、十灰等这类药物,因而较易看出黄芩的效果。

例如三黄泻心汤,是《金匮》论治吐衄所提二方之一、唐容川《血证论》大事赞扬它的妙处,也看到不少前人验案。

实际上本方之所以能够控制出血,主要作用在于黄芩。因此,我用本方时,总是芩量大于大黄、黄连。对于肺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以及耳目溢血等具有实热证者,常常用有良效。

碰到病情复杂的肺出血,有时取黄芩而配伍桂枝、炮姜,多有验。

“脑溢血”性的中风实证,黄芩尤为需要,因为它兼具减低血压之能。

辨证地配伍处方,大可救危起废。

前治一男,46岁,初春猝中,合目鼾息、昏睡呼之不应。左瘫、遗尿,身热、苔腻。脉象弦动,血压160/120毫米汞柱,形质壮实,平时多痰。

给黄芩、大黄合祛痰药鼻饲。连服五帖,稍能张眼。十帖后神志遂渐清醒而出语。此后黄芩服至匝月,肢瘫全复而起。

关于猝中而由于“脑血栓”形成者,也有使用黄芩之处,意味着“下血闭”《本草经》语。可以设想有沟通“血栓”的效力。

有过二例男病,均用泻心汤方增芩量,服到十多日而挽救了危机。

这二个皆猝中右瘫,半昏迷,年近五十岁的全愈,七十多岁者带些后遗症,肢瘫,须扶掖而行。这可能与年龄有关。

以上是说黄芩用于人体上部出血者。再说中下部出血证。

例如黄土汤,也是《金匮》主治远血(胃肠道出血)的方子。运用黄土、术、附、胶、地、草等温壮阳气和滋填阴血之品,以弥补缺失,加上一味黄芩,目的就在于制止血液内溢。

看到鞠通运用此方多例,黄芩用三四钱(9至12克)无一不验。

我用此方,因为黄土难得道地故除去,亦很灵。有时加参、姜以治崩中漏下,大收强身止血效果。

联想起一妇,久患少腹阵发痛胀,疝状突起,日数发,甚至眩吐晕厥。诊为结肠冗长,处以桂枝加芍加附子汤,多服而痛发渐减,终于休止。可是旧有月经大量出血,乃于原方中加黄芩,在经期前二日预服,果然经水如常。

关于小便出血证,书说涩痛者如血淋,不痛者是尿血,使用黄芩止血,皆甚灵验。

血淋起因,是湿热下注,肉眼不一,尿检可证实。并有白血球出现,而常被诊为“尿路感染”。

不少患者具有柴胡证,因而运用小柴胡汤去参,比之八正、四苓、二妙之功效为优,不仅出血速止,全身症状也同时解除。

女儿阿洁患此,疗月余,中三度反复发作,病假回籍,还是尿急涩痛,小腹弦急,服了呋喃西林,见饭就恶。嘱停服,改服柴胡桂枝汤全方,诸症改善。

怕冷腰痛未愈,改为补中益气加附子,黄芩,多服而全愈。

再说一个尿血症,男性,四十余岁,每小便见殷红色多量血液。

泌尿专科检査不出原因。用过导赤、八正、六味地黄汤等无效。旧患胃痛,头痛、腰痛,失眠、遗精等加剧起来,形休瘠瘦,不欲饮食。

据其胁满脉弦,予小柴胡去参,不一周而尿血不见,他症亦见好转。

再作多次检查,排除了肾结石、肾结核,最后确诊是“乳糜血尿”,继续运用柴胡桂枝汤与补中益气汤加黄芩,交替服用。

随访年余,小便正常,休重、体力、精力都大见增强。病人赞扬治效,见必称谢。其实,这一治法,日本和田启中郎有过一例报道,记载于《医界之铁椎》,我不过重复他的经验而已。

文摘自《夏仲方专辑》

4 阅读:13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