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五言诗的开山鼻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谜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06-26 09:56:43

谁是五言诗的开山鼻祖?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谜

我国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其中大部分是整齐的四言诗。所谓四言诗,说的是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形式。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出现的诗体。例如《诗经·国风》中的《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端死!

这首诗把封建统治阶级比喻成连老鼠都不如的东西,说:"看那老鼠都有皮,而统治者没有脸皮。这人要是没有了脸皮,不死还能干什么!看那老鼠还知耻呢,而统治者的欲望无止境。这人要是贪得无厌,不死还等什么!看那老鼠还有个体统,而统治者却蛮横无理。这人要是没有了礼貌,还不赶快死了算了。"全诗语言简练,铿锵有力,情感表露直白、不做作。四言诗是《诗经》中大部分诗所用的格律形式。随着语言的发展,对诗歌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语言整齐外,人们对于诗的节奏也特别关注。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文人所写的五言诗。五言诗就是由五字句构成的诗,由于它在节奏上抑扬顿挫,能更充分地抒情达意。以宋子侯所做的《董娇饶》中的一段为例: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正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飕。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这首诗写一个女孩子在路边去采摘桑叶,她看见路边盛开的桃花、李花,用手一折,花瓣就纷纷飘落,由此她想到了花开花落,春天到了花还能再开,而人呢,青春竟一去不复返,到老了,人还能彼此相爱吗?这是一首借景写情的诗,是东汉文人五言诗中较有成就的一首。

五言诗成就最高的应该说是"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专指梁朝人萧统所著《文选》中收入的十九首古诗。这十九首古诗,反映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有写热衷于做官的,如《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及《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辗轲常苦辛。

这首诗是想以乐会友,为寻找知音而发表一番高论:人生短促,要自寻富贵欢乐,不必在守贫贱,枉受苦辛。实事求是地说,这首诗的立意并不高,生活态度也不可取,把"谋取高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狭隘消极的。但是这首诗在艺术上却有它的特色,构思严谨,丝丝入扣。从宴会说起,宴会上弹筝,引出以乐会友的议论,再由此想到知音难求,进而认为人生没意思,那么怎么转变这种毫无生气的生活呢?那就要找到摆脱穷贱的捷径﹣﹣那就是当官、身居险要职位。

"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部分作品的内容,是写出外远行的人思念家中亲人的,如《去者日已疏》、《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

至》、《客从无言来》及《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首诗通过写女子的孤独,来表现她盼望自己出门在外、长时不归的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全诗写得细腻委婉,先写因满腹心事而忧愁,进而失眠,又因睡不着而徘徊,从屋内徘徊出门,再从屋外进得门来,万般无奈无聊而独自在房中流泪,自己对自己说,丈夫一人客居他乡,虽也有快乐的时候,但终不如早点回家的好。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全诗的构思精巧、周密,气氛烘托得也好。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部分是感叹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如《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及《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五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这是一首忧虑时代、感伤自己的诗,诗中说人生短促,劝人适意行乐,情绪较为消极,但这首诗同时反映出当时京城权贵的炙手可热,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诗中所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过是匆匆过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极漂亮的比喻。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有写人情淡如水的《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翻。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首诗写一个不得志的人悲秋的心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怨愤,由自然景物迅速变化所引起的"时节复易"的感觉,并由此联想人间的冷暖亲疏,通过高升后的朋友不念旧情,得出一个结论:"虚名复何益"-﹣人图虚名,追求不实在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上述这些内容以外,"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两首主题不太明确的,一首是《涉江采芙蓉》,另一首是《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很突出,在我国早期的五言抒情诗中,这样优秀的作品是很少见的。但是,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姓名都已失传,诗歌产生的准确年代也不能确定,甚至连题目都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诗的题目,都是后人定的,是取每首诗的第一句而来的。

然而,研究文学史的人们始终在探索着"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及写作年代。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人刘勰写的古代文学理论专著,其中《明诗》这篇着重论述了各种体裁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里面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作者刘勰认为,古诗中写女性的几首是枚乘(即枚叔)所做的,而"冉冉孤生竹"一诗是傅毅的作品。枚乘是汉初重要的辞赋家,他有九篇赋收录在《汉书·艺文志》中。《七发》是他的代表作。傅毅是东汉文学家,今陕西兴平人,章帝时为兰台令史,和班固等一同校订内府藏书,有《舞赋》、《七激》等作品。

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是一部诗文评论著作,对自汉至梁的部分诗人分上、下、下三品进行评论。其中说:"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矣。"钟嵘在这里认为:陆机(西晋太康时期的著名作家,他的文风对当时有深刻影响,诗《赴洛道中作》、文《叹逝赋》为其名篇)是"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一,他的诗,温雅清丽,意境悲远,惊心动魄,能到一字值千金的地步。钟嵘还认为:《去者日以疏》等作品可能是曹植、王粲写的,其中的《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也是写得绝好的诗作。

另外,自唐代以来就有"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的说法(见韩愈《荐士》)。苏是指苏轼,李是指李陵。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还有许多说法。按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所说:"……可见这一票古诗之作者和时代在六朝时就已成问题了。其所拟议之作者,最古者枚乘,西汉初人;次则傅毅,东汉初人,距枚乘百余年;最近者曹(植)、王(粲),汉、魏间人,距傅毅又百余年,距枚乘且三百年……"同文中,梁启超还说:"我据此中消息以估定十九首之年,大概在西纪120至170约五十年间。"

而当代古典文学研究者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年代,历来有许多推测,有的说是枚乘、傅毅,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可靠根据;还有的说是曹植、王粲,这也是揣度而已,因为从诗歌的发展上看,不但枚乘,即使是与班固同时代、名气又与班固不相上下的傅毅也不可能对五言诗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根据"古诗十九首"中所描绘的景象推论,洛阳还在繁华未被破坏之时,而洛阳未被破坏之前,王粲还年幼,曹植甚至还没出生,所以,"古诗十九首"根本不可能是他们作的。据学者专家们分析,这批古诗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由此推断,它们产生的时代先后距离不会相隔太远。专家学者们还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有关历史事实综合考察,估计"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约公元140~190年)。

综上所述,看来要想弄清"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创作时间是难上又难的一件事,因为可以做为研究根据的古代文献记载上就对这些问题产生过矛盾,后人如何参考这些矛盾的史料来做结论呢?除非哪一天能从地下直接出土这些诗的原作品来,否则,它将成为永世之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