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毛远志去世,丈夫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残信,内容让人泪目。
毛远志生前,从不和亲生儿女们说自己与毛泽东的亲情,大多数时候只说自己的童年经历。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却把子女们叫到床前录音,将毛泽东对她的教导都记录下来。
几天后,她在病痛的折磨中永远的离开了,留下了一篇上万字的纪念文章《怀念伯伯毛泽东》。
丈夫曹全夫含泪送走了她,但在整理遗物时,却发现了一封残缺不全的信,内容让人泪目。
那么,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毛远志和毛泽东之间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1945年10月11日,毛远志得知伯伯毛泽东从重庆平安回到延安,终于放下了担忧。
此时她刚和曹全夫恋爱,最想得到父亲和伯伯的祝福。但父亲毛泽民一直在新疆工作,迟迟不见归来,时间久了,她甚至听到了父亲已经牺牲的传闻,这让她难以相信。
她被母亲送来延安已有7年,但这7年里从没见过父亲,她等不下去了。所以,得知毛泽东平安归来后,隔了两天,她带着父亲的战友余建新和男朋友曹全夫找了过去。
一是想要确认父亲的归期,二是把自己准备与曹全夫结婚的消息告诉伯伯,征求他的意见。
毛泽东见到他们后很高兴,听到毛远志介绍曹全夫,满意的点了点头,特意留他们一起吃饭。
这是曹全夫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内心虽然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当毛主席问他的个人经历时,他实话实说。
他的家在山东安丘,家族曾经是山东的名门望族,在明清两朝出过8位进士。不过他离开家时还小,对这些事不了解,只对毛泽东说自己是安丘的一个穷学生。
日寇侵华时,他还在读初三,后来有京津来的大学生在安丘宣讲,痛斥日寇的无耻行为,号召人们奋起反抗,不做亡国奴。
曹全夫深受鼓舞,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了“读报小组”,关注日寇动向,一旦发现日寇入侵安丘,就上山打游击。
那时他一腔热血,没有武器,年纪也不大,等到日寇终于来了,他才发现自己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他决定离家出走,去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参军,后来又来到了延安。
在延安经过几年的艰苦生活和学习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这里认识了毛远志。
毛泽东听完他的经历后,点头给他夹了菜。毛远志看在眼里,知道伯伯这是认可了自己的男朋友。
得到亲人的认可,毛远志很高兴,想起另一个目的,她望着满脸笑意的毛泽东,欲言又止。
正巧,身旁的余建新也想到自己的战友一直没有音讯,便拿出毛泽民的照片询问人在哪里。
没想到毛泽东一看到照片,笑容凝固,过了很久才沉痛的说:“他被反动派杀害了”。
此话一出,毛远志当即愣住。她长这么大,期盼了7年,心里有很多话想告诉父亲,没想到等来的是父亲牺牲的噩耗。
毛远志伤心不已,毛泽东也没心情再谈下去,起身回了窑洞。
对于失去父亲的毛远志,毛泽东非常关心,这份关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子女。不久后,他得知毛远志要和曹全夫结婚,还送了一份特殊礼物给他们。
那么,毛远志后来咋样了?这份特殊的结婚礼物又是什么呢?
1990年毛远志去世,丈夫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信,打开后让人泪目。
毛远志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的女儿。抗战刚结束,她就得知了父亲牺牲的消息,这让一直期盼与父亲见面的她深受打击。
但没有父亲,她还有毛泽东这个伯伯。而毛泽东对她的关爱一点也不少,还曾写信祝福她的婚姻。
那么,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1945年10月13日,毛远志得知了自己等待了7年的父亲不幸牺牲。
几天后,她重新振作起来,既然父亲回不来了,她决定和曹全夫走出延安。恰好这时正处抗战胜利,中央决定进军东北,她就和曹全夫一起报了名。
和毛泽东告别时,他很赞同他们的做法,并告诉他们:“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那里的同志讲团结,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部队快出发时,毛远志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告诉伯伯,她准备和曹全夫结尾夫妻。按照中国的传统,儿女结婚是要征求父母同意的。
父亲不在了,伯伯虽然认可了曹全夫,但也不一定同意他们结婚。毛远志思考片刻,决定还是请伯伯明确表示一下。
但这件事她不知道怎么开口,队伍出发前,她想到在延安《解放日报》印刷厂工作的堂嫂胡觉民,便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心愿,让她捎给伯伯。
毛泽东收到信后,当即提笔回信,明确同意了他们的结为夫妻,并祝福他们前途胜利。
在他们出发前,毛泽东想办法给毛远志找来一件皮大衣,还把自己那匹听话的棕色老马作为特殊的结婚礼物,送给了他们。
收到信和礼物,毛远志很感动,当即和曹全夫办了结婚手续。
大部队要从延安去东北,途中要经过国民党的统治区域,为了安全,这封信被毛远志对折了两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小心珍藏。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们没能去成东北,曹全夫带着她去了张家口,在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工作。
在此期间,毛泽东还托胡觉民给他们捎来一张照片,上面是满脸笑容的毛泽东,还有李讷和毛岸英。
看着信中的毛泽东,毛远志为他感到高兴。他们父子分别太久,如今终于团聚。
毛岸英比她小几个月,两人都在1922年出生于同一家医院。因为两人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从小都随着母亲奔波,躲避国民党的追捕,所以姐弟俩有着特殊的感情。
后来因为他母亲杨开慧牺牲,毛岸英和弟弟被送往苏联,如今总算学成归来,能陪在毛泽东身边。
不过,他们姐弟俩成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却很有戏剧性。
那是1948年的一天,毛远志去看望自己寄养在老乡家的儿子,因为得知儿子生病,她心急如焚的骑在马上赶路。
甚至路过西柏坡中央驻地时,也没有停下来和熟人打招呼,但有人认出了她,便高喊着她的名字。
毛远志一回头,才看到喊她的人身边跟着一个青年,也朝着他笑着跑过来。
两厢问询后,姐弟俩才认出彼此。得知她的儿子生病后,毛岸英顾不上寒暄,催她赶紧去,并且告诉她,需要帮忙时就给他捎个信。
后来,毛岸英给她写的一封信,被她珍藏了很久,直到去世才被丈夫翻出来。
那么,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1990年毛远志逝世,丈夫在遗物中翻出一封旧信,心中内容令人泪目。
毛远志离开延安时,毛主席曾给她写了一封信,同意她和曹全夫的婚姻,并祝福他们前途胜利。这封信被他们夫妇俩小心珍藏了几十年,晚年时不时的会拿出来看。
但毛远志去世后,曹全夫给她整理遗物时,才发现妻子不仅珍藏了毛主席的信,还藏了一封毛岸英写给她的信。
即使信已经残缺不全,却能从字里行间看到毛岸英对这个姐姐的关怀。
那么,毛岸英为什么给毛远志写信呢?这封信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1948年4月,毛远志在河北见到了毛泽东。
那时中央机关在平县南庄暂住,毛泽东特意把他们夫妻叫过去看望。一见到他,曹全夫就注意到毛泽东脚上的鞋破了洞,两脚的拇指都露在外面,身上是一件旧军衣。
毛远志见了心疼,毛泽东却摆摆手,说旧鞋子穿着舒服。看到毛远志的衣服上满是补丁,毛泽东笑道:“看来你会打补丁了”。
得知毛远志已经当了妈妈,毛泽东很高兴,这意味着他当上外公了。
后来,中央机关搬到了西柏坡,毛远志曾在看望孩子的时候路过。也是这一次路过,让她和毛岸英姐弟相遇。
这年秋天,她匆匆赶到老乡家里看望病重的孩子,但村里武医无药,想起毛岸英先前说的可以找他帮忙,便托人给他捎了信。
毛岸英收到信后急忙赶来,将孩子接到了西柏坡中央医院,最终救回了孩子。
1949年,中央机关又搬去了北平,考虑到毛主席工作繁忙,毛远志夫妇并没有多去打扰,只去香山看过一次。
这次看望,毛主席看她穿得单薄,还把自己的旧棉衣和旧毡帽送给了她,嘱咐她注意身体。
这年5月,曹全夫随四野部队南下,几个月后,毛远志挂念丈夫,离开了北平,去南昌与丈夫回合。
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毛岸英委托四野首长带来的一封信。信中跟她说了新年快乐,还问候了曹全夫,俨然是一封家书。
但这封信是曹全夫在妻子去世后,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的,因为年代久远,加上信件残缺不全,前面的内容已经看不清,只看到了后面的祝福语。
尽管只留下只言片语,但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到毛岸英对这个姐姐的关爱。而这封信,也成了毛岸英牺牲前,留给她的重要信件。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得知消息的毛远志悲痛万分。在她看来,毛岸英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孩子,他的牺牲,对伯伯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此后,为了避免影响毛主席工作,他们夫妻很少主动去中南海,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了毛家的一些家事。对外则很少谈及自己是领袖家属,一直默默无闻。
不仅如此,他们对子女也很少说自己的身份,就连参加毛主席70大寿的珍贵合影,也被毛远志锁在柜子里,怕孩子看到后因为家庭背景产生优越感。
直到1990年离世前,毛远志才对女儿说出了自己对毛主席的怀念。
曹全夫也在2017年11月24日逝世,直到他离世,老家安丘县的老干部们都不知道他的情况,也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侄女婿。
可见,领袖家人的身上,也有着毛主席身上的低调质朴,希望他们的后人能够过上幸福生活。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