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学了很多,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为何总是知道却做不到?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3-29 22:42:45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经 还是教不好孩子?

前段时间,妈心理陪伴群里一位家长分享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我一直认真跟随老师听课,也明白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学着“放手”、“无条件接纳”以及“有界限”。

可是昨天晚上我看到儿子又在打游戏,当时已经12点了,我没有按捺住情绪,催促他赶紧放下手机,快去睡觉。

儿子像是没听到一般,继续手里的游戏。

我气不打一处来,冲过去抢走手机,并大声吼他:“我跟你说话,你没听到吗?现在没收你的手机!”

儿子气得来抢,甚至对我推推搡搡。

我知道学习是他的事,玩游戏影响到睡眠也应该由他负责,道理都懂,为什么我却经常做不到?

为什么总忍不住吼孩子?

为什么总是知道却做不到?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经,还是教不好孩子?

这是养育圈里一个千古话题。

所谓暴脾气的老母亲们,估计心里也是委屈的——

如果可以好好说,谁又乐意暴躁地说呢?

在日常亲子沟通中,很多家长会陷入“自己情绪不好→孩子达不到期望→控制不住自己→冲孩子发脾气→自责不已→情绪更差”的恶性循环。

面对孩子,情绪控制几乎是最让父母感到无力和挫败的事之一。

问题是,自责了,崩溃了,孩子的问题还是依旧,甚至更糟。

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真正想要从知道到做到,我们首先要觉察到,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觉察,是一切的开始

觉察:就是当我们烦恼时,当我们和孩子或者爱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想一想,这件事是谁的事?这个问题的归属权是谁?谁在被这件事困扰?

比如,对于归属权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我们要采用问诊式沟通。

我们来举一个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案例。孩子在自己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在客厅看书,孩子突然就冲出房间喊起来了,我们语文老师讨厌死了,我今天不写语文作业了。

我们看看问诊式沟通是什么样的?

妈妈:怎么了?儿子?

儿子:我烦死我们语文老师了,总是留那么多作业,那么长的课文让抄,还不能出错?有什么用啊?就她事儿多!

妈妈:是吗?你们语文老师留那么多作业啊?

儿子:是啊,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课文,这篇课文还特别长,我都快抄完了,突然发现抄错了,而老师说抄错了必须重抄,我费了这么半天劲儿还得重抄,烦死了!她就能保证不错一个字啊?凭什么这么要求我们啊?我就不改了!随便她怎么说我吧。

妈妈:是啊,郁闷死了。你吃完饭一直在做语文作业吗?

儿子:是啊,写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还得重写!数学作业还一点儿都没动呢?这得写到几点啊?孩子的眼泪急得都掉下来了。

妈妈:是啊,写了这么长时间,特辛苦,还得重写,是不是又懊恼又伤心?孩子的眼泪已经止不住了。

看孩子这么伤心,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搂着孩子,静静地听他哭,陪了他一会儿之后用纸巾帮他擦眼泪,擦好以后他的情绪平静一点了。看孩子平静下来了,妈妈开始问孩子:

“妈妈帮你看看哪里抄错了?然后帮你想想办法。你愿意吗?”。孩子点了点头。

妈妈和孩子一起走回房间,看了看作业,原来是少抄了两个字。妈妈说:“儿子,你看,你在这里写个“加字”的符号,然后把那两个字加上去,妈妈把这个地方拍照拍下来发给老师,告诉她你这篇文章都抄好之后检查了一下,发现漏掉两个字,所以就用这个办法补救了。这样老师就不会说你什么了。”

他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说好,孩子就赶紧去抄写剩下的那部分课文了。

整个事件处理得很顺利。

妈妈只是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让孩子倾诉出来自己的问题,孩子说语文老师不好,其实只是因为写作业时出现了错误,这个时候,烦躁、哭泣的时候,妈妈也没有教育、从头到尾都没有被他的情绪带着跑,而是稳稳地接住了他的情绪,然后确认他的感受,再帮他想解决办法。

如果被孩子的情绪影响,自己也变得烦躁和焦虑,一边安慰他设法让他停止哭泣,一边对着他讲“你应该一边抄一边检查自己抄得对不对”这样的大道理,结果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变成大哭小叫、鸡飞狗跳的场面。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情绪是否稳定、头脑是否冷静是决定事件走向的关键因素,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妈妈成为旁观者,清除掉头脑里那些没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才能做到。

那怎样才能清除呢?就是当事件发生时专注于事实,既不去追究抄错的原因,也不为被老师看到抄错了的结果而担忧焦虑,做到这两点就能头脑清晰地开始想解决办法了。

一旦想到办法,妈妈的心情就更加放松了,孩子也会受到感染,然后完全从烦躁悲伤中走出来,专注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了。

一般我们会以为,是孩子做了不能接受的事情,大人才会发脾气、吼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大人对自己的内在感受没有觉察。

就好像一团小小的火苗已经在你的心里燃起,但你没在意,这时候来一阵大风,一定会把火吹得更大。

觉察,就是发现那团小火苗的过程。

问诊式沟通

默薇老师在《重新定义父母》一书中,提到问诊式沟通的方法和原则有七个方面:

一是提问,提问的目的是搜集信息,确认孩子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或者问题的根源。如果不知道怎么说,甚至可以简单地重复孩子的问题,好让他继续说下去;二是多听少说。医生的样子很多情况下都是脸上带着疑问,搞不清状况时尽量不说话;三是非常专注地听,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四是在心里默默地分析,从表面的症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轻易下结论,不轻易给建议;五是允许孩子有情绪;六是共情;七是不评判、不讲道理。

试试看,当你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种种纷乱的情绪、念头,你会和一个真实的、脱下层层盔甲的自己在内心相遇。

只有如实地看到自己,才可能如实地看到孩子。

左宗棠曾说过“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书上看到的知识、道理,当时明白了,懂得了,以为自己学会了,但是,在生活中一遇到具体的事情,又会凭本能行事。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本能冲动之前,加上觉察,借鉴问诊式沟通的7个方法。

一开始,照搬照做,难免生硬,自己都觉得别扭。

慢慢地,就会变得自然一些。再后来,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由发挥了。

这就是知行合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