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与印缅商业宗教文化之交通,虽已发轫于秦汉,然属于民间商旅私人之行动,及东汉初,永昌设郡,中国政治军事之力量,始建于滇西边隅,深入缅甸,而与印度直接交通,其物产风俗地理之形势,渐为吾人所知,印度化之史料,亦随以俱来。
来源大清廿三省舆地全图:附朝鲜州道舆地图
依汉书所载西南夷中之犍为(领有四川东南,及云南东北诸府)、越雟(领有建昌道及滇西北诸府)、益州(领有滇中道及大理永昌诸府)、牂牁(领有贵州省及滇东滇南诸府)等四郡六十八县,星罗棋布,已赫然兼有今川滇黔康诸省,百余年来,以汉官之保护,内地人士麕集,商旅发达当可想像。而「益州西部金银宝货之地,居官者,富及屡世」一语,常为当世所艳称,故至后汉初,因其经济发展之结果,遂不能不远向滇西以开永昌一郡。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史称王莽乱政后,益州西部夷酋栋蚕,与姑复(丽江)、楪榆(大理)、梇栋(楚雄)、连然(安宁)、滇池(晋宁)诸夷反,杀长吏,益州太守繁盛与战而败,退保朱提。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命武威将军刘尚等发广汉键为蜀郡人及朱提夷一万三千人击之,尚军渡泸水入益州界,群夷闻大兵至,皆弃垒走,尚获其赢弱谷畜。二十年(公元44年),进兵与栋蚕等连战数月皆破之,二十一年(公元45年)正月,追奔诸夷至今保山之不韦,斩其渠帅,诸夷悉平,中国军事力量之达于澜沧以西,当以刘尚为始。
来源《皇朝直省舆地全图》清中期陆寅生版
永平十二年(公元67年),永昌南境之哀牢夷归附,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西部之不韦、巂唐、比苏、揲榆、邪龙、云南等六都尉地,合为永昌郡,所谓六部都尉者,不韦在今永昌,雟唐在今腾龙,比苏在今云龙,楪榆在今大理,邪龙在今蒙化,云南在今楚雄,六部尉之置,史无明文,当系刘尚所置,而永昌立郡,又在尚西征后二十四年。此时云南益州郡之政治区域,因永昌之开,顿扩大至数倍以上,于是汉之军民在国家政令驱迫之下,乃涉博南(今永平境),渡兰沧,行者苦之,相率为谣以謌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它人!」诵此謌犹可想见当时滇西南边境交通之困难,行人之怨谤,然中国通达印度之走廊,遂以永昌之开关而完成矣。
1930年代印度皇族的婚禮
永昌幅员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依现时程途计,应领有云南之腾越、普洱两道,奄有缅甸全部。其地有穿胸、儋耳、越濮、鸠獠、僄越、躶濮、身毒之民,穿胸、儋耳,见山海经之海外南经,应属今缅甸之得楞族,又名猛族;僄越,当即唐之骠族,见于中国史籍者,此为最早,其族自谓「突罗朱」,血统应接近于得楞族,而与缅族有别。躶濮风俗颇近于开庆族,越濮、鸠獠或为缅族?身毒之民,应为阿拉干族无疑,此诸族者,悉分布于今缅甸全境。
《华阳国志》曰:永昌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繡,罽、毲帛、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缕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洁白不受污垢,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或谓梧桐有白者,华有白毳,取之淹渍,织以为布。据其所述性能,则桐华似相当于今印度缅甸所产之木棉。
铜、铁、铅、锡、金、银、光珠、琥珀、水精、琉璃、轲虫、蚌珠、孔雀、翡翠、犀象之属,大半并为缅甸之名产,亦无须详细之解释。
「石雅」云·「哀牢夷传」谓其地出「琉璃」,梵文(Vaidurya)称壁流离,色青如玉,西人谓此字所含义,即绿宝石(beryl)或青金石 (loprslazuli),「玉」有两种,即软玉(nephrite)、硬玉(jadeite)。「唬珀」西人名日amber,产上缅甸丛箐中,黏土层内,传闻地中有琥珀,旁不生草,倔深八、九尺得之,其大如饼。「光珠」即宝石,出于北缅甸猛密之宝井,种类甚多。「蚌珠」产于下缅甸之丹老等处海滨。
最堪注意者:永昌置郡后,滇缅交通大启,即有僬侥夷及掸国王朝贡中国之事实。此等边夷入贡之理由,依日本学者研究之假定,认为属于古代国际上一种变态之商业贸易形式。《后汉书》详纪其史路曰:永元六年(公元94年),永昌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义,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遣重译奉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小国君长皆加印绶钱帛;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徼外僬侥夷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水牛、封牛;永宁元年(公元11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关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九,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南通大秦,明年封雍由调为汉太尉,赐金银丝帛有差。
以上所言朝贡之夷族,僬侥夷高不过三尺,史记、列子并载之,为后印度半岛原始住民,名曰小黑民,现仍残存于马来半岛内部,及安陀蛮群岛。
敦忍乙王所在,已不详其地望。依费勒氏之考证,彼于上缅甸之太公城,曾发现一极古碑铭,上镌年代,为西元46年,并有梵文,志太公为阿斯帝那补罗,即德里所建。故方国瑜氏,以为敦忍乙系太公城附近旧蒲甘王国之王名。吾为或系得楞族,此族在缅甸境建国最早,当北马族在北缅甸建太公国时,得楞族已早立地那悉林国,建都于直通,故敦忍乙一名,因与得楞子或地那悉林音叶,而并可以此二名解释之。
掸族属于歹人,英人名曰Shans,缅甸北境之木邦等属也。今犹存有北掸国,与滇西南之摆夷及逻罗人同属一族。曾于公元前五世纪灭太公王朝,建国北缅。以今日地理形势衡之,孟密、孟拱等处之玉石、宝石、琥珀等厂,均在其地。故雍由调得奉国珍宝,朝于汉廷。至称「其国西通大秦」,大秦有二义,一云古罗马也,非是,一云大秦即印度东北曼尼堡,其人素以幻术著称,《新旧唐书》均称之曰大秦婆罗门,《蛮书》大秦婆罗门国界永昌,北与弥诺江(即更底宛河)西正东之安西城楼接界,东去蛮阳苴哶城40日程。小婆罗门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74日程,俗不食牛肉,预知身后事。要之,印度东北之婆罗门,其东部边境,并皆与掸国及永昌接境,故其人得随掸国而入贡于中国之汉朝也。
见「缅甸史纲」引「琉璃宫史」(姚坍译)。又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第一章,谓掸国所献大秦幻人,疑是南天竺之幻人,盖南天竺一名Daksina-Patha,即「法显行传」之达观。传称掸国西南通大秦,疑即此处。其人自昔亦以幻术名。按「法苑珠林」卷七六云:唐贞观二十年(646年),西国有五婆罗门来京师,善能音乐、咒术、杂戏、截舌、抽腹、走绳、续断之类。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中印缅道交通史》、《缅甸史纲》、《日本交通史》、《南洋史纲》、《东亚史讲义》、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中国历史地图集》、《大清廿三省舆地全图:附朝鲜州道舆地图》、《皇朝直省舆地全图》清中期陆寅生版,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