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吹来了西安的炎热和潮湿,也吹来了暮鼓晨钟里盛唐的味道。
一夜之间,从西安土著,到外地游客,从B站到小红书,好像没人不知道,西安开了一家盛唐主题的沉浸式街区——“长安十二时辰”。
褒扬声渐起,好像从走进长安十二时辰的那一刻开始,西安才是长安。
最近,小编却听到了一些有关“长安十二时辰”该不该收门票的讨论。
有人觉得“就该免费,不应该收门票。”“有人觉得,景点不错,门票太贵。”还有人本来想去打卡,一听收门票又不去了。
其实该不该售票的“门票之争”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其他西安景区都经过和游客的“门票拉锯”。似乎“门票”,成了横亘在景区们和游客中间的一座大山。只要有它在,良好的口碑就难以逾越天堑。景区们叫苦不迭,游客们又难以理解。
西安这座以旅游为生的城市里,文化商业到底该不该收门票?
如果没有门票,“长安十二时辰”们又该何去何从?
ONE./
西安门票都不便宜
“我就是个西安人,但我从来没去过兵马俑。你问我为啥?因为门票太贵了。”西安土著里,不乏这样的段子。
其实纵观全国来,西安门票本来就在较高的梯队里。
而在对景区票价的讨论里,不难发现,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西安票价居高临下,难以理解自己为什么拿着不如一线的工资,却要承受高额的票价。
西安名胜——钟楼/网络图片
从城市发展的根本属性上来讲,票价和收入水平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正反比关系。
它是多方成本决定的。政府的财力问题,地区的资源单价,顾客收入水平等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图片来源:唐时良辰
而地方文化商业面临的处境,尚且不如景区。
景区尚有国家和地方的支持,而文化商业面对门票和成本的平衡,只能独立求生。更何况,实体经济愈发难做,投资文化实体简直属于逆流而上。
图片来源:小红书
但相较之下“长安十二时辰”算是幸运的,至少它以一种精致的姿态呈现给了大众。
从“唐时良辰”自己发布的资料来看,运营一个大型的沉浸式实景街区每天都会产生庞大的成本,除了建筑时的1.5亿投资,“长安十二时辰”每天承担近150人的演出,上百个NPC的人员费用,以及几十家店铺、安保、保洁、照明等等费用。
图片来源:小红书
如果仅仅依靠收店租盈利,在消费欲望断层下降的今天也是难以为继的。而最后,那昂贵的摊位费最后还是会以高昂的售价加诸于每一个打工人。
若如此,我倒宁愿这些文化商业们,用门票的方式,开诚布公地向大众表达自己的困境。
于景区和文化商业体来说,收门票错了么?并没有。
于游客和打工人来说,质疑错了么?也没有。
他们双方彼此需要,又固守彼此的利益,才会造成“门票”的困局。
TWO./
门票
口碑和生存的博弈
“门票”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游客口碑和主体生存之间的博弈。
只有找到口碑和生存的平衡,一个文化商业才能安稳地向前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门票的更高要求,实则也是在倒逼产业发展。
当我作为游客,支付了门票,代表着我购买了对应价值的服务。也因此,游客有权利对文化商业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片来源:唐时良辰
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与其门票同步推出的,是街区的整体升级。
最受欢迎的大唐乐舞节目《霓裳羽衣舞》每日场次由原先的一天4场,增加到7场;极具异域风情的乐器演奏与舞蹈节目《丝路风情》也由原先的一天1场,增加到5场;乐器演奏节目《大唐梵音》在每日也增加了1场,除了精品节目的场次增多、时长加长,表演人员也做了相应的增加,场面更宏大热烈。
图片来源:小红书
同时,沉浸式剧本游戏《大唐永不眠》会在每晚街区闭市后,拉开序幕。
两杯奶茶钱的门票,换来的是游玩方式的改变,视觉享受的升级和其他服务及购物体验的升级。这种促进顾客反向督促的门票收取方式,才能让品牌和产业在大浪淘沙里得以存留。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即使先降价又反悔,这里的游人也还是源源不断 / 网络图片
相较之下,袁家村等一类无门槛的“0门槛消费付费”式街区,则会面临更大的创新动力疲软问题。
街区认为客流营收下降,是商家的原因,而商家则会丢锅给街区。
若无法得到有力的解决,那么这类文化街区,更多会走只针对外地人的纯旅游路线,或在“门票”问题种纠结往复,最终被时代吞没。
THREE./
停摆→重启→停摆
还撑得住吗
疫情的出现,对商业、旅游业的打击可谓突如其来,并且反反复复。
西安乃至全国的“长安十二时辰”们,都在疫情里停摆,重启,再停摆,再重启。
走走停停,建了三年才走到大众的视野之中。
疫情对文化商业而言,困难有之,但也放大了行业发展的脆弱之处,也正因如此,文化商业得以更深层次的变化得以加速推进。
疫情前人头攒动的国庆/网络图片
“无预约、不出游”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依靠大数据等手段,街区能实现精准的人流管控,管理部门也可依此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大唐不夜城的人头挤人头已经成为了坊间的经典段子。
人们再也不愿意在节假日出门,因为光是想到人头攒动的盛况,就心烦意乱。
正因此,门票预约制应运而生。
节假日人山人海的大唐不夜城/网络图片
有人可能会问:“预约就行了,不要门票岂不是更好!”
但一些人非正义的“主观能动性”,会把本来美好的设想击碎。
施行预约制的北大,清华,本是一票难求,但没有预约的游客只要在门口溜达一会儿,就会有黄牛用20块钱一个人的价格,带你进门。
既违背了预约制的美好初衷,又让原本单纯的学校鱼龙混杂。
清华大学/网络图片
不仅清北,一切限制人流的游览场所都有逃不掉的噩梦——黄牛。
他们的存在,扰乱了一切本该设定好的秩序。
自从“长安十二时辰”上线,我就从没预约成功过。但朋友圈里的黄牛手上,倒是都攥着大把的名额。票价都在40,50一张。
门票,成了一个隔离黄牛,达到人流管控的门槛。
对于我个人来说,花钱,就当买个省心。
钱与其给黄牛,不如给官方,至少这个钱还能升级一下他们的设备。
2017年10月2日,雨中的夫子庙依旧人流如织。夫子庙景区免票人头密密麻麻 / 网络图片
···
不知道什么时候,白嫖和羊毛成了褒义词。
买到比付出价值更高的东西或享受,也成了人们追捧的潮流。
但我相信,任何时候,“真金不怕火炼”这话永不过时。
我们接受门票,不是“共情资本”,而是想要挺直腰板,表达诉求。
我们不能既要求“长安十二时辰”们不盈利,又要求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享受。我们也不能既抨击游客要求高,又想要他们从兜里掏钱。
门票本无罪,有罪的是想要白嫖的人和只想赚钱从不提升服务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