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传统的葡萄栽培技术曾广泛依赖化学农药和肥料,但这一模式逐渐导致了果实品质的下降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随着有机农业的兴起和普及,日本葡萄产业也迎来了变革,转向了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的有机栽培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葡萄的品质,还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值得借鉴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
一、日本葡萄有机栽培的主要做法果园生草技术的广泛应用日本的果园普遍采用生草技术,主要品种包括三叶苜蓿、草木犀、白三叶和禾本科绿草等。这些草种不仅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表径流,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昆虫天敌。当草长到一定高度时,果农会将其割除并覆盖在果园地面上,形成一层天然的有机覆盖物。
生物菌肥的广泛应用日本有机栽培的土壤管理技术建立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增施生物菌肥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葡萄根系的生长活力和抗病虫害能力。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开发出系列EM产品,这些产品能有效改善叶片色泽、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并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3.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日本葡萄产业很少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而是注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运用。通过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使用生物有机肥、控制果树负载和科学修剪等措施来提高果树的抗逆性;通过刮树皮、清理枯枝落叶和树体水枪清洗等物理方法压低初次侵染源;同时,还搭建防雨棚降低果园湿度,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利用性诱剂、防虫网、粘虫板、树干涂白和天敌保护等生物措施来抑制病虫危害。
严格控制果树负载量为了提高果实品质,日本葡萄产业严格控制每亩产量,一般保持在1000公斤左右。通过修剪等手段控制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以及每个果穗的果粒数,确保果实充分成熟且整齐一致。这样的控制措施不仅提升了葡萄的品质,还便于采后实行规范化包装和销售。
二、我国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化肥使用过量,有机肥重视不足我国葡萄生产地区长期依赖化肥,导致土壤营养失调、板结严重、有益菌大量死亡等问题。同时,化肥选择不当也造成了微量元素匮乏、病虫害发生严重和苗木抗寒性降低等问题。
盲目追求产量,忽视品质提升虽然我国葡萄单产持续增长,但品质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导致果实个小、大小不均匀、果面不光洁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葡萄的市场竞争力,还导致了季节性、区域性过剩和价格下滑。
化学防治依赖严重,综合防治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葡萄园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几种高效化学药剂,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化学药剂的淘汰速度也显著加快。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导致了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
采后管理放松,影响翌年产量及品质我国果农往往比较重视果树生长期的综合管理,而在采果后放松了对葡萄的管理。这导致当年生枝条成熟不良、秋季发根受到抑制等问题,进而影响翌年葡萄的产量及品质。
三、果业发展启示选择适宜栽培区和抗病虫品种推行葡萄有机栽培的前提是确定适宜的栽培区,并选择无环境污染的最优生态区种植。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广抗病虫害葡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养健壮树势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为葡萄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果树的综合管理,培养健壮的树势。
控制果树负载量,提高果实品质严格控制果树负载量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果树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每亩葡萄园枝蔓、新梢、叶片和果实的保留数量。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果树休眠期管理、物理器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加强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行及时控制。
综上所述,日本葡萄有机栽培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借鉴其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我国葡萄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