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海军的海上主要对手骤然消失,其作战环境与对象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曾经的苏联对手,如今已被一系列敢于挑战美国的中小沿海国家以及威胁其海洋霸权和战略水道安全的海上恐怖组织所取代。美国海军所执行的任务也大多转变为中低烈度的海上军事行动,其军事战略重点亦逐步由远洋向近海水域转移,正是在此背景下,濒海战斗舰这一特殊舰种应运而生。
濒海战斗舰项目作为美国海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力推广的重要项目,总投资额高达近300亿美元。然而,由于高事故率和设计缺陷等问题,该项目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美国海军已提前退役多艘濒海战斗舰,甚至计划将现役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全部封存。这些服役时间并不长的新舰为何会提前退役?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预定装备的任务模块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两款濒海战斗舰均预留了宽敞的任务舱,旨在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搭载反舰、防空、反潜、扫雷等任务模块,以提升作战灵活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濒海战斗舰的武器配置相对薄弱,水面战模块仅配备了57毫米舰炮,而反舰导弹长期缺装,只能以射程8千米的AGM-114L“长弓海尔法”导弹作为替代。
防空方面则完全依赖一门MK-15 Mod31“密集阵”副炮,仅具备有限的末段点防空能力。此外,更换任务模块耗时较长,影响了作战效率。因此,美国海军后来决定为每艘濒海战斗舰安装固定的任务模块,分别用作扫雷艇或反潜船使用。
此外,濒海战斗舰的模块化结构对舰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名舰员必须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这导致舰员在执行每种任务时的熟练程度降低、训练周期延长,且对舰员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多任务模块化技术条件下,“全能型”舰员的训练基本功往往不如驱护舰上的“专用型”舰员扎实。同时,舰员数量的不足也降低了舰船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而影响了舰船的生存能力。这些技术短板在不同程度上抵消了自动化水平、多任务模块结构给濒海战斗舰带来的技术优势。
动力方面,濒海战斗舰的船型选择和动力配备以高航速状态为设计优化基准,导致其在巡航状态下的快速性效率不佳,且联动齿轮频繁出现故障。例如,“自由”号在首次执行时长8个月的海外部署时,就遭遇了3次事故和5次故障,其中柴油发电机的排气系统进水或本身问题占据了较大比重。
此外,濒海战斗舰的建造费用高于大型舰艇的平均吨位,效费比不佳,主要原因在于舰员、动力装置和电子设备的高昂成本。以动力系统为例,两台MT30燃气轮机虽然功率大、重量轻,但价格却直逼45型驱逐舰。由于过度依赖承包商,濒海战斗舰的维护保养成本也居高不下。
为了弥补濒海战斗舰在未来作战中可能无法发挥所需作战功能的问题,美国海军已经将发展重心放在了新研的“星座”级护卫舰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迪表示,“星座”级护卫舰装备有垂直发射系统和基线-10“宙斯盾”战斗系统,既可以独立行动,也可以加入水面舰艇打击群的联合行动。这将为美国海军提供多种选择,有利于其夺取和保持海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