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柳八原
我每每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都情不自禁想起母亲拎刀冲出家门的身影。
那年我正准备为高考的到来紧张复习,没想到邻居却是在门外大声的嚼着舌根。
明里暗里都在嘲讽我考不上大学,骨子里就没有读书人的命。
听到这话后母亲当即就忍不住,直接拿着菜刀冲出房门要跟邻居理论!
011983年夏天,蝉鸣声此起彼伏,我坐在桌前复习,台灯的黄光把书本照得昏昏暗暗,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却总觉得有些浮躁。
屋里闷热,我的后背出了一层汗,脑子里全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单词,但怎么也记不住。
母亲坐在一旁,缝补一件旧衣服,不时朝我这边瞥一眼。
“崽,别急,再坚持两天。”她轻声说,这是家里唯一的台灯,是母亲用省下来的鸡蛋钱买的。
她平时省吃俭用,但对我读书的事从不吝啬。
这次高考,是我们家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母亲对我说:“你考上了,就是咱家祖坟冒青烟,不然,咱就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儿。”
但是却是有些人并不希望我能够改变命运,就好比我家隔壁的邻居。
隔壁的张二婶是我们家的老对头,她和母亲在村里谁都不服谁。
平日里,她们俩在柴米油盐、鸡鸭饲养等琐事上总是暗自较劲。
有一次,张二婶家下了五个鸡蛋,她就在村头大声嚷嚷:“小崔家的鸡都不下蛋吧?哎哟,我这鸡多争气啊!”
母亲听了,把鸡蛋藏在篮子底下,不动声色地说:“鸡蛋少,不显摆。”
到了晚上,她悄悄跟我嘀咕:“咱也下了五个,不稀罕炫耀。”
当时我看着母亲肆意的神情,心里不禁暗笑,母亲嘴上说着不攀比,但还是不想被张二婶给比下去。
还有一回,张二婶晒了一床新棉被,非要挂在我们家院墙边炫耀:“老崔家的被子肯定不如我这新软和。”
母亲没理她,只是笑了笑,第二天把她用旧布拼接的床单晾在了院子里——这是我们家的过日子智慧,补丁摞补丁,日子照样过得踏实。
她们的较劲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冲突,但这股子暗中攀比的劲儿,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直到她们开始攀比自己的孩子,张二婶的儿子早在初中没毕业时就辍学回家务农了。
从那以后,她最看不惯的就是我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
“哟,小崔家的孩子又去上学了?天天读书,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什么好地方。”
她每天都在门口等我经过,阴阳怪气地说:“考上大学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乡下人啊!”
她那副嘲弄的样子,让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只能快步从她面前走过。
有一次,我刚放学回来,她还故意冲着我喊:“哟,你可真是读书的命啊!不像我们家这个,早知道没出息,干脆早点去田里挣工分。”
她说这话时,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她嫉妒我,我知道。
母亲听见这些话,每次都忍着没发火,只是安慰我:“崽,听自己的。张二婶说话不讲理,别跟她一般见识。”
那天晚上,我一边复习,一边心绪不宁,耳朵里还回响着张二婶那些冷嘲热讽。
母亲察觉到了我的不安,一直坐在旁边陪着我。
不一会儿,张二婶在门外大声嚷嚷起来:“小崔啊,这么晚还让孩子看书,不心疼吗?咱穷人家的孩子,哪有读书的命?考不上可别怪自己!”
她的话像刀子一样,一字一字地刺进我的心里。
我低下头,手中的笔微微发抖,就在这时,母亲忽然站起来,猛地把手中的针线活扔在地上。
“崽,你别动。娘去跟她说道说道!”
我还没来得及拦住她,她已经抓起门后的菜刀,眼神像烧红的炭一样:“今天不说清楚,老娘不姓崔!”
她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出了门。
母亲站在张二婶家门口,手里拎着菜刀,声音像炸雷一样响:“张二婶,你有本事再说一遍!你儿子不上学就算了,我儿子考大学碍着你什么了?!”
张二婶显然没料到母亲会这样气势汹汹,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脸色发白:“小崔,你发什么疯?拿刀吓唬人,疯婆子!”
村里人听到动静,纷纷跑出来围观,有人小声议论:“老崔家的娘真是火爆,为了儿子连刀都拿出来了。”
但母亲根本不在乎,只冷冷盯着张二婶:“我儿子明天高考,你再敢说半句废话,今天这事没完!”
说完,她把刀“啪”地扔在地上,转身朝家里走去。
回到家后,母亲沉默了很久,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她把我拉到跟前,语气柔和下来:“崽啊,娘不是吓唬人,就是不想让人欺负咱家。这么多年,咱受的气够多了。明天是你最重要的日子,谁都不能在这时候碍事。”
我看着她,眼泪差点掉下来。我知道,母亲这一辈子为这个家受了太多委屈,而她所有的怒火,全都是为了保护我。
我走进考场时,脑海里满是母亲昨晚拎刀护我的画面。
那一刻,我觉得无论考得如何,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
考试结束时,我远远看见母亲站在考场外的树荫下,满脸关切。她笑着迎上来:“考得咋样不重要,咱尽力了就行。”
成绩出来后,我考上了一所大专,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对我们这个小村子来说,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张二婶再也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闲话,只能在背后悄悄议论。
多年后,每当我回想起那年高考前夜,总觉得心头一暖。
母亲的那把菜刀没有伤人,却斩断了别人对我的嘲笑和偏见,也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勇气。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