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科院这样的核心高端用户“反水”,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文文献数据库集成商,知网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舆论围剿。
我想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知网现象。
我大学的专业是图书馆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学科划分上,它隶属于信息管理,图书馆管理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法(主要是美国杜威分类法)对馆藏图书文献期刊进行分门别类,然后编著索引,方便读者检索,从这个工作性质上讲,今天的知网干的活儿跟早期图书馆干的活儿并无二致。
但要仔细分析,两者却有本质不同,就是无论越百年、千年,现代图书馆不管怎么发展,都仍没摆脱古代私人藏书楼的性质,就是各藏各的,互不往来。放眼全国,那么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的图书馆之间能实现馆藏文献无障碍共享吗?答案是否定的,是谁实现了共享呢?答案是知网。
所以光明网评论员分析的透彻,“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产品的主要生产方在获得了这种便利之后,并没有抱团联合起来维护好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活该,谁让你们不争气!
没错,知网们之所以敢坐地起价,都是你们惯的。
可是,要说知网垄断,委实有点冤。知网这是坐在风口浪尖上让众所周知了,其实,除了知网,国内还有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大鳄”,这个业内的人都应该清楚。而且它们跟知网在某些地区是可以掰手腕的,有个不公开的秘密是:各个文献数据库的营销人员会每年每月甚至每天游走在各个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利用各种手段(当然包括利益输出)卖自家的数据库。所以,因为知网最全就是垄断,颇有些你干得多干得好、枪打出头鸟的意思。
以上,绝不是为知网开脱。知网的原罪是没有下限的割韭菜,下载论文要钱、查重要钱、检索要钱,这是对个人用户增加的经济负担;像中科院这样的集团采购大户,那简直就是薅羊毛,照秃了薅的那种,这就非常芳草天。
文献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最起码的道理,希望知网们能明白,你们毕竟只是文献数据的搬运工,收个劳务费、中介费的可以理解,当成自己的产品往外高价卖,怎么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