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吗?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其中就连家喻户晓的秦琼,也只能排在最后一名,那你知道前三都是怎样的存在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度了解一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不要着急跳过,真实的历史里面,绝对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排在前三的都是谁吗?
第二十四:胡国公秦琼
秦琼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上三代在北朝为官,曾祖父秦孝达为北魏广年县令;祖父秦方太为北齐广宁王府记室;父亲秦爱为北齐咸阳斛律武都录事参军。
耳濡目染之下,秦琼从小便侠肝义胆,武艺高强。
秦琼最初是隋将,先后在隋将来护儿、齐郡通守张须陀与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麾下效力。
在张须陀麾下时,曾与罗士信一起在与卢明月的战斗中,以奇袭战术大败敌军,此战后秦琼勇武之名远近闻名。
后跟随裴仁基投降瓦岗李密,任帐内骠骑。黎阳之战中拼死救助受伤的李密,并击退宇文化及。
瓦岗败亡后,秦琼归降王世充,但因厌恶王世充奸诈的为人,又与程咬金等人于两军阵前投奔唐军。
归顺唐朝后,备受秦王李世民信任,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击败宋王宋金刚、郑王王世充、夏王窦建德与汉东王刘黑闼等地方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在美良川之战中,秦琼统兵大败尉迟敬德,让唐高祖李渊对其赞赏有加,特意派遣使者赏赐金瓶给他。
在虎牢关之战中,秦琼跟随秦王李世民抵御窦建德十万夏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为最终的胜利立下大功。
直到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唐太宗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贞观十七年,登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二十三:英国公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出身富豪家庭,家中富有且乐善好施。
他年少成名,历经多了个朝代,为唐朝的稳定和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唐朝的杰出将领和政治家。
他早年便跟随翟让在瓦岗起义,为瓦岗军的发展壮大立下功劳。后来李密成为瓦岗之主,李勣继续辅佐李密,因其武力见识非凡,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
徐世勣还曾建议并带兵攻克仓城黎阳,开仓放粮,周济饥民,十多天就征募到二十余万人。
李密降唐后,李勣也归降唐朝,被唐高祖李渊赐姓 “李”,改名李世勣。此后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多次率军出征,击败东突厥、高句丽等势力,为唐朝开疆拓土。
李勣一生战功赫赫,对唐朝忠心耿耿,晚年也懂得明哲保身,所以最终得以善终。
第二十二:莒国公唐俭
唐俭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唐鉴曾在隋朝为官。
所以他自小养成了一副能说会道的口才,因此他特别擅长外交,为唐朝的外交事务和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俭曾参与李渊在太原的起兵谋划,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在唐朝建立初期,他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治理,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出谋划策。
外交方面,他曾不顾生命危险,出使突厥大营麻痹颉利可汗,随后李靖乘势袭破其众,唐俭得以脱身而回,为唐朝解决了北方的边患问题。
因唐俭还在突厥大营,李靖便派兵强攻,因此也差点害死了唐俭。
好在这位仁兄福大命大,最后得以善终,还被封为了凌烟阁功臣。
第二十一:渝国公刘政会
刘政会在太原时就跟随李渊,积极参与了唐朝的建立过程。
后来在与刘武周的战争中,他坚守太原,尽管被刘武周俘虏,但仍忠心不屈,暗中向唐军泄漏刘武周方面的情报,为唐朝最终击败刘武周提供了重要信息。
刘政会的忠诚和贡献得到了唐朝的认可和赞赏,最终得以善终并嘉奖。
第二十:文懿公虞世南
出身江南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以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著称。
在文学方面,虞世南博闻强记,才华横溢,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侍从,经常与李世民探讨文学、书法等艺术。
他的诗歌、文章等作品对唐朝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书法方面,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 “初唐四大家”,还多次在唐太宗面前直言进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得到了唐太宗的尊重和赞赏。
可以看得出来,虞世南是位有真才实学之人,怪不得唐太宗对其爱戴有加。
当虞世南寿终正寝去世后,唐太宗十分悲痛。哭道关于书籍的事务,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了。
第十九:卢国公程咬金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号人物,他是唐朝著名的将领,以勇猛无畏、性格豪爽著称。
早年率领几百个乡民护卫乡里,后参加隋末起义,先后成为瓦岗、唐军的猛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历经多次战争,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战功。
程咬金性格直爽,为人仗义,在军中有着较高的威望,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在战场上常常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其勇猛的表现给敌军带来了巨大的威慑。
程咬金最终也是得以善终。
第十八:郯国公张公谨
张公瑾早年曾在王世充麾下任职,后投奔唐朝,跟随李世民,忠心耿耿。
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把李世民占卜的龟甲扔在地上,敦促李世民下定决心,坚定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决心。
在玄武门之变中,张公谨独自镇守城门,把太子李建成的援军拒之门外,为李世民成功夺取政权提供了重要保障。
张公谨因常年征战,年轻时也负过伤,导致最终因病去世。
第十七:陈国公侯君集
侯君集出生于陕西旬邑,是北周骠骑大将军、肥城郡公侯植之孙。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年少时就以勇武自称,但武艺并不精湛。
后来李世民为秦王时,他被引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因功累迁左虞侯和车骑将军,爵封全椒县子,逐渐获得李世民的信任。
后来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多次战争,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战功。
其中攻灭高昌是他的重要功绩之一,他的军事行动扩大了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但后期的他却自恃战功,做出私自发配无罪之人的事,还纵容手下偷盗宝物,私分财宝。
他的结局就不是很好了,因晚年被卷入谋反案而被处死。
李世民考虑到他曾经的功绩,特赦了他的妻、子。
第十六:郧国公张亮
张亮,郑州荥阳人,他出身贫寒,早年都是以务农为生。
隋末,走投无路的他,前去投奔李密,但却并未得到重用。
618年,张亮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
后来经房玄龄推荐,张亮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和信任。
在玄武门之变前,张亮曾秘密前往山东联结豪杰,为李世民暗中筹备力量,这一行动虽未完全公开,但对李世民而言意义重大。
为李世民增加了一份重要的政治资本和军事支持,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亮晚年因私养数百名义子,被人告发谋反,最终被处死。
第十五:邳国公长孙顺德
他是长孙无忌兄妹的叔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与唐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早年间便跟随李渊起兵,参与了唐朝的建立过程。在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的战役中,他都表现出色。
在潼关之战中,他作战勇猛,多次挫败屈突通的不对,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还追至桃树林生擒了隋朝主将屈突通,因此名声大噪。
但他性格比较放纵,受贿的事情败露后,唐太宗不忍处罚他,在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想让他知道羞愧。
最终病死于府中。
第十四:谯国公柴绍
柴绍,晋州临汾人,出生于世代公卿之家,祖父柴烈,为北周骠骑大将军
年少时任职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因李渊素有异志且常年在外征战,便招柴绍做了女婿,柴绍也就迎娶了唐国公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为妻。
做了李渊的女婿后,他协同诸将领一起攻取临汾、绛郡等,随后抵达潼关,在与隋朝大将桑显和的战斗中,他率军自后方掩袭,和唐军将领史大奈协同作战,击溃桑显和。
之后,他率领数百骑兵,前往华阴山与大部队会合,并协同诸将领一起攻取隋都长安。
唐朝建立后,他又跟从李世民平薛举、宋金刚,击败王世充于洛阳,破窦建德于武牢。
在吐谷浑的战斗中,柴绍临危不惧,用奇计迷惑敌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以少胜多,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应变能力。
贞观十二年,柴绍病逝。
第十三:勋国公殷开山
殷开山年轻时以学问和品行知名,尤其擅长写作和书法,在隋朝时担任过太谷县长,政绩卓著。
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殷开山被任命为大将军府掾,成为辅佐李氏父子的干将,参与谋略,被当作心腹。
李世民担任渭北道元帅时,殷开山成为其长史。当时关中群盗聚结,流民各自为阵,李世民命殷开山前往招抚,他成功将这些流民改造成起义军的力量,成效显著。
武德五年,殷开山随军征讨刘黑闼,途中因病去世。李世民临丧痛哭,追赠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
第十二:蒋国公屈突通
他是北周名将屈突长卿的儿子,隋唐时期著名将领,降唐之后,奇功不断,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通降唐后,被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随后跟随李世民平薛举父子。
随后在征讨刘武周,王世充的过程中,他都居功至伟,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会发生叛乱,派屈突通去洛阳镇守。
屈突通积极安抚百姓,宣扬新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久后被任命为左光禄大夫。
他也因此得以安享晚年。
第十一:夔国公刘弘基
刘弘基是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年轻时放浪不羁,喜欢结交侠客,但不经营产业,导致家贫如洗。
后来投奔太原留守李渊,见李世民气度不凡,主动与其交好,深受李世民重用,“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617年,李渊密谋起兵,刘弘基奉命招募二千余人。
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擒拿斩首,为李渊起兵扫除了障碍。
跟随李世民征战期间,他屡立奇功,长安平定后,刘弘基功为第一。
而后在击败宋金刚、平定刘黑闼等战役中,他都出人出力。
但在晚年时,因受到李孝常的牵连,被免官除名。
629年,被重新任用。直到公元650年,刘弘基病逝于家中。
第十:褒国公段志玄
段志玄早期跟随李渊起兵,帮助招募士兵,在战斗中也是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后参与了平定刘武周、寇建德等割据势力。
626年,李建成以重金贿赂段志玄,其如让其叛变谋害李世民,但他拒不接受,还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
随后李世民便发起了玄武门之变。
可惜他在45岁时便病逝了。
第九:宋国公萧瑀
萧瑀出生于帝王之家,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
个性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尤其精通佛法道理。
他本来是隋朝的内史侍郎,但因为其个性过于耿直,经常毫不避讳地向隋炀帝直言进谏,因此被贬。
李渊见识到了他的能力后,对其发出邀请,萧瑀立即率领全部兵马投奔李渊。
因其出色的能力和对李渊的信任,他被封为了宋国公。
在这过程中,他参与了许多唐朝的重要决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世民即位后,萧瑀五次担任宰相。
但他性情刚烈,说话直接,经常怼得李世民怒火中烧,因而五次被罢免,严重时甚至被削爵贬出京城。
尽管如此,李世民对他仍十分敬重,在他被贬后又多次重新启用。
贞观二是二年,萧瑀因姐姐去世受到打击,在加上自身本就染有重病,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享年74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第八:卫国公李靖
说起李靖,这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就连神话故事都以他为原型,创造了一个托塔天王。
他出生于陇西官宦士族,年少时便心怀大志,成年后曾在隋朝为官。后投奔唐朝。
李靖的一生用传奇二字可以概括。
先后参与了平定萧铣,安抚岭南,灭辅公祏,征讨突厥,平吐谷浑等战役。
只要是他带兵打的仗,就没有输过的。
借用一句古话来形容,那就是他天生富贵,怎么打都赢。
唐朝时期曾有个著名的景象令人们津津乐道,那就是李靖的昆仑奴、堂下虎、红拂女。
这些足可以看出他的成就和能力。
如果单论打仗的话,众观整个唐朝,他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结局固然是能安享晚年的,在他78岁时,于长安家中去世。
第七: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山西朔州人,也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其实电视剧中的尉迟恭是被弱化了的,真实的他强悍地离谱,不然也不会当上门神了对吧。
年轻时候就成有过俘虏五万人的战绩。还曾捉拿过孤独怀恩,唐俭等人。
620年,李世民出征刘武周,尉迟恭深深的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其实也有打不过的原因。
于是他在权衡之下,选择了献城归顺,被封为右一府统军。
在后面的战争中,尉迟恭大显神功,多次助唐军取得胜利,先后两次在单雄信、刘黑闼的围攻下,救下李世民。
因此李世民也一直记着这份恩情。
在宣武门之变中,他依然拒绝了李建成等人的拉拢,极力帮助李世民完成玄武门之变。
在他晚年,朝廷特例准许他五天一上朝。
东征高丽后,尉迟恭选择归隐山林,最后寿终正寝,享年74岁。
第六:申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年轻时相貌俊朗,聪慧且有度量,广涉文史。
622年,丘和派高士廉奉表请求入朝,高士廉被任命为雍州治中。
当时李世民担任雍州牧,因高士廉是他妻子的舅父,且素有才智名望,对他非常亲近敬重。
626 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诛杀太子与齐王,并在玄武门之变中,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兵变。
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二年,高士廉同长孙无忌等人因辅佐登基的功劳,世袭刺史,封申国公。
不久任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太子少师,后又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他的结局也是71在家中去世。
第五:梁国公房玄龄
房玄龄十八岁就中了举进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
隋末乱世,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房玄龄投靠秦王李世民。
他善于谋略,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李世民的各项军事行动和政治谋划,成为秦王府的得力谋士之一。
其中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夺取皇位的关键事件,房玄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杜如晦等五人积极策划,为他拉拢各方资源,帮助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拜中书令,封邢国公。后来一路升迁,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他长期担任宰相之职,负责综理朝政,为唐朝初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房玄龄还主持编纂了《晋书》等史书,为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
房玄龄一生为唐朝的建立和发展鞠躬尽瘁,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第四:郑国公魏征
魏征,字玄成,河北晋州人。
他以性格刚直、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件事情。
魏征在进谏时,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和皇帝的权威,只以国家利益为重。
他经常指出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不足和错误,让唐太宗能够及时反思和改正。
对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当时河北州县局面混乱,人心惶惶。
魏征主动请缨前往安抚河北的李建成、李元吉旧部,使唐朝的统治得以迅速稳定。
贞观十七年,魏征因病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难过,为此罢朝五天,并亲自为魏征的墓碑撰写碑文。
第三: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陕西西安人235。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三,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之一。
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都是周朝高官。他自幼聪慧,喜欢谈论历史、文学。
617 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长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曹参军,后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
太子李建成忌惮秦王府人才众多,建议将秦王府官员调到外地,杜如晦也在其中。房玄龄提醒李世民,杜如晦有王佐之才,李世民这才上奏将其留在秦王府。
此后李世民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时,杜如晦随从参赞军事,为李世民运筹帷幄,帮助秦王将各地反王一一消灭。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犹豫不决,他想起房玄龄和杜如晦,派长孙无忌秘密将二人召回。
经过与房、杜谋划,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成功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事成后,杜如晦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后迁兵部尚书。
贞观三年,杜如晦为尚书仆射,管理官员选拔,与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
台阁规模以及表彰人物等事务,都是由房玄龄与杜如晦所定,二人被称为良相。
630 年,46岁的杜如晦染病,不久后便病死了,实在是唐朝的一大损失 。
第二:河间郡王李孝恭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唐宗室子弟,算是李世民堂兄。
李孝恭生性豪奢,喜欢宴乐,歌姬舞女众多,但他待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深得唐太宗的亲厚。
当李渊起兵攻克长安后,李孝恭被拜为左光禄大夫,前往收抚巴蜀地区。
他行营至处,三十余州府前来归附,还率军大败巴蜀地区首领朱粲,并俘虏人马无数,巴蜀得以初定。
之后在平灭萧粱和辅公祏的战斗中,他屡战屡胜,拥有突出的贡献。
武德末年,李孝恭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贞观初年改封河间王。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抱病而亡,时年五十岁。
第一: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同时他也是唐朝外戚、宰相,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建立唐朝。长孙无忌前往长春宫觐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
之后他便跟随李世民征战,官职不断提升,被封为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心腹。
626年,长孙无忌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成功伏杀李建成、李元吉。
事后,唐高祖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长孙无忌任太子左庶子。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升任左武侯大将军。
贞观元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因功劳第一晋封为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
贞观五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四人因是开国元勋,一人有一个儿子被封为郡公。
贞观十一年,长孙无忌被任命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他的结局,因与唐高宗在立后问题上产生矛盾,使得他与李治之间产生了嫌隙。
659年,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被迫自缢,全家被流放岭南。
直到674年,唐高宗才为其平反,追复官爵。
看了这么精彩的唐朝人物历史,你确定不给小编点个赞吗?
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
参考资料: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