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上海解放,部下严查用人背景,陈毅怒斥:你们连蒋介石都不如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9-09 09:41:50
前言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后,中央一致决定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

从来都是在战场中驰骋的陈毅将军并未接触过市政工作,因此心中也没有太大把握。不过,他很快就从这种焦虑的情绪中摆脱了出来,并完美接管了有着“冒险家大乐园”之称的上海,不仅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至今上海还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

打破民间顺口溜,送上海人民一份大礼

陈毅是上海第一任市长,却不是第一人选。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就曾决定进入上海,准备为建立人民政权做准备,而决定派出的干部是后来任上海副市长的刘长顺、刘晓,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

三年后,解放战争进入了尾声,战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是华东战场的最高负责人,因此陈毅便成了担任上海市长的首要人选。

除此之外,毛主席选陈毅出任上海市长,还是对他战略眼光和综合能力的看重。一是因为当时上海市内和国际形势并不理想,美国虎视眈眈,很可能在解放军攻打上海时出兵;二是若接管不好,上海将陷入一片混乱。

接管上海并不是一件易事,对此,毛主席曾说:“进入上海,中国革命要过一大难关。”可想而知其艰难程度。为此,陈毅绞尽脑汁,最后整合出一套接管上海的方案。

首先,他要打破流传在上海的一句顺口溜,为上海人民送上一份大礼。

当初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沦陷区进行了接管,其中就包括上海。原本上海人民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认为将要迎来光明,不想迎接他们的将是新一轮的掠夺。

上海是地位产业最集中的地区,这里留下了日本政府、军队和汪伪政府大小汉奸的公私产业,如工厂、矿产企业、房产、金银珠宝以及证券等财物。国民党接管上海后,这些就成了哄抢的对象,甚至还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军政两界的矛盾。

为了哄抢这些东西,国民党丝毫不在意上海人民的感受,以权谋私、仗势欺人、贪污受贿丑态频出。

因此,上海街头便流传出这样一首顺口溜:“盼中央,想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国民党接管上海显然是一个失败案例,损伤了人民的信任,陈毅绝不允许解放军再重复国民党的教训。

所以,陈毅在入城伊始,就严格强调两条纪律:一是市区作战不许用重武器,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得进入民宅。对于后者,陈毅更是下令死命令:“说不入民宅就不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这是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于是,随着解放军进入上海城内,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

经过一夜的战斗,上海街头的枪声终于平息。一大早,市民们推开窗户,走出家门向外望去,忐忑的心情却被眼前场景造成的震惊所代替。只见进入市区的解放军官兵,为了不打扰市民,在马路上席地而卧。他们或坐或躺,怀抱步枪,安安静静地休整,不曾发出任何声响。

这与上海人民印象中的官兵形象完全不同,不似日本侵略者的凶神恶煞,不似汉奸走狗的仗势欺人,不似国民党的贪得无厌,人民解放军没有给任何百姓增添麻烦。

有人大胆地走向街头,看到这一幕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这确实是人民解放军给予上海人民最好的礼物。对此,毛主席在看到报告后连说四个“很好”,以示对陈毅的肯定。

采取宽大接管方针,用人唯贤

“十万大军睡马路”的壮举赢得了上海人民的信任,紧接着,陈毅就对上海旧人员进行了清理。不过,这种清理并不是将他们弃之不用,而是尽量任用。对此,陈毅提出了“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的原则。

当时,上海文史馆、参事室安排了30多人,陈毅得知后表示人太少,最起码多加个零。这可为难了各区统战部负责人,人数迟迟报不上来,后来陈毅询问才得知,他们的用人条件很严格,对历史问题、出身背景分外严苛。

到最后,陈毅发了火,怒斥道:“你们这些人,连蒋介石都不如,他还知道把段祺瑞一家养起来呢!”

陈毅表示,上海有许多三教九流、遗老遗少和国民党的军政人员,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并说:“一人每月给八九十或一百多元的生活费,我们养得起。每月组织他们学习两次,有什么不划算。”

陈毅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忧这样会使很多人没有饭吃,那就会变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正是由于陈毅的这一安排,才让上海从国民党手中过渡得非常平缓,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外,陈毅对上海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的尊敬更令人钦佩。

上海刚刚解放,周恩来就曾说过:“上海不仅在工业、商业方面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人文荟萃、文教事业也是‘半壁江山’。”

于是,陈毅对手下干部讲,在与上海知识分子讲时要礼贤下士,有事要亲自登门拜访:“我们要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尊重我们。”

陈毅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刚上任,他就分别拜访了宋庆龄、张元济、张澜等著名人士,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陈毅认为,只要他们不去台湾、不去香港、美国,就表明他们都是爱国的,就应该重用。

上海刚解放后,陈毅便指示夏衍筹备一个他以上海市长身份与上海文化界座谈的出席者名单。夏衍感到很为难,他一是吃不准该请谁,不该请谁,在家上之前在上海工作时,总有亲疏者,担心名单会引来矛盾,索性就搞了个范围很广的名单,希望陈毅最后再进行筛选。

不料,陈毅非但没有对名单进行删改,还亲自添上了几个名字。

经过这次座谈会,使上海知识分子对陈毅有了深刻地了解,对他十分敬佩。

陈毅对上海的建设是有重大贡献的,若干年后,他的长子陈昊苏到上海时,当地人用感激的心态招待他,并提到了陈毅的两大贡献。

一是为上海博物馆广泛收集文物。

近代以来,上海就成了国内最现代化的城市,但相对地,其历史遗产就不如北京、西安等城市。再加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家文物大量流失。

陈毅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保存中国文化精品,他专门拨了一批款,让上海市博物馆人员到附近一带收购文物。到现在,上海市博物馆中珍藏着大量青铜器。

二是保留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解放前,城内有一个旧交响乐团,接管上海后军管会便提出解散它,但陈毅却指示保留。陈毅虽然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却对艺术非常珍惜,他说:“交响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艺术财富。”

于是,陈毅不仅保留了交响乐团,还为乐团成员提供了很好的住宿条件。之前乐团楼下是一个嘈杂的菜场,后来在陈毅的安排下,他们搬进了一所幽静的花园楼房。

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这门艺术,有一次会议结束后,陈毅还请出乐团为大家演奏。有人听不懂交响乐中途要离场,陈毅还下令锁上剧院场门,不许退席。在这次演出,自建团以来从未演奏过中国乐曲的交响乐团,第一次演奏了《新四军军歌》和《秧歌舞曲》。

陈毅的功劳是巨大的,若没有陈毅的领导,就没有今日的上海。这是所有上海人民的心声。

3 阅读: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