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来了,考生和家长除关心考试本身外,更关注的就是高考招录和志愿填报问题。
所谓“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在考生分数够得着的层次,选一个心仪的院校和专业,高考才算成功。
985大学全国分布
我国的高考招录,高校依据教育部分配给各省的名额,然后学校根据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因此,可以看出:高校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是每个省考生能有多少院校和专业选择权的基础资源。
每个省的招生计划数,是按照考生总数去分配好?还是按照应届生总数去分配好?我们现行的标准,是按照各省高考报名人数来确定的,也就是考生总数。
这里有个问题,每个省的情况不一样。有些省中考分流做得好,到了高考的时候,考生总数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广东2024年各市参考人数
有的省往届生比例很大,其中复读N年的钉子户也不少。虽说这些考生重在参与,但是会把考生基数拉高,把录取率拉低。
高考是社会公平的底线,高考公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虽说,我们强调上大学的机会要平等。
可是,有些往届生一年又一年在那里刷经验,被录取了也不去上学,而是为了自己的执念,一年又一年重复参考。
他们放弃的名额,当年是不会回到省里的,而是会作废。这必然会挤掉那些想上的考生。
有个河南同事,他说他弟弟就是有考985的执念。第一年,他被湖南的南华大学录取,录取通知书扔了,没去读,看不上;第二年考砸了,勉强够着一个一本线,直接没填志愿。
第三年再考,录取的是武汉科技大学,依然没有如愿985;第四年,他弟还是铁了心要考985,这次终于被东北大学录取了。
类似这种情况,各省应该都不少。特别是现在的就业行情,很多冷门专业都需要征集志愿填报。
以上,就可以看出。如果按照考生总人数分配各省招生计划,往届生越多,对该省应届生会形成机会挤压。
2024各省市高考人数
如果按照应届生总数,分配各省名额,但是依然给往届生报考机会。那么,可以既做到机会均等,又在各省之间实现了更加公平的计划分配。
举个例子:广东、河南、山东人口相当,均为一亿左右。但是考生人数却差别很大,河南总数约为130万人(普通高考90万左右),广东高考人数为76万,山东为100万。可以看出三省实际参考人数大相径庭。
如果只从考生总数出发,去分配高校招生计划,而不考虑应届生和往届生的比例差异。就会导致往届生多的省份,不仅卷省内,而且会侵蚀其他省的招生计划。
官方发布的河南2023年高考实际数据
在这方面,河南省是个典型。由于人口基数大,优质高校较少。所以,河南每年复读比例偏高,加上中考分流少,导致出现了当年高考总人数,大于18年前全省出生人数的情况。
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种怪圈。那就是河南省内卷得很,往届生不断卷应届生,一届叠加一届,竞争就很大。
2823年39所985在河南招生计划
与此同时,为了照顾河南如此庞大的考生总数,其他省的重点高校招生名额,不得不向河南倾斜一部分。
比如湖北、江苏、湖南、陕西等省,就得拿出一些本省计划,去支持河南。于是,河南省内的压力就传导给了其他省市。
每年全国39所985高校,投放给河南的计划数超过1.2万人,占全国总计划数约5%左右。这个比例,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说低也不低了。
部分省份2023年高考招录数据对比
如果按各省市应届生人数去分配计划数,会一定程度上遏制无限复读的情况。且对那些应届生比例高的省是有利的。
而且,按应届生分配名额,能切实把无效内卷控制在部分省份内部,不会外溢内卷效应。这样可以倒逼那些往届生过多的省份,严格做好中考分流。
让有限的资源,用到更合理的地方。复读一年,除了长一岁,在学业上纯属卷自己卷他人,并没有接触新知识。
总结高考确实很重要,但是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那些寄希望于一考定终身,一劳永逸的想法,助长了无限复读内卷的情况。
说个扎心的事实,很多复读生其实就是重在参与,与其为了执念去复读,不如按照自己现实水平,对号入座,该读大专就去读大专,能上个二本的就去上二本,不要非985不读。
我们现在说高考难考大学难,主要说的是上重点高校难。但是重点高校,注定只有少数人能上,那些无限复读的,不仅是在耗费自己的青春,也是在挤占别人的机会。
以上,当然只是个人思考。欢迎留言讨论,我们的希望是,让高考更轻松,上大学更容易。将更多经历放到孩子成长和健康方面,减轻学业压力。
(全文完结,高校招生政策以教育部门公开信息为准)
选人才需要看年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