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四个衙门任职门槛最高,高配是清一色翰林,低配也得是进士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0-09 09:15:00

有读者留言,问御史清代的吏部相比于其他各部,为何官员的任职资格要高一些?关于清代各部院衙门的任职资格问题,以前是讲过的。可能写得不够详细,借着这个机会就旧话重提,与诸位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说吏部的任职资格比其他各部高,这显然是不严谨的。确切地说,清代在京各衙门中,任职资格最高的不是吏部。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具体如下:

1、翰林院、詹事府

科举功名按照级别来排,翰林为最高。每科殿试发榜之后,新科进士们要参加朝考,来决定能否进入翰林院庶常馆,可以理解朝考是区分翰林、进士的资格考试。

不过,庶吉士只是半个翰林,能否顺利晋级,还要等三年散馆后的考试。通过者才能留在翰林院任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翰林。

如果在考试中成绩列在末等,那么就要打回进士班,进入吏部的铨选程序,三年的学习深造付诸东流。

翰林院的职官清一色都是翰林,普通的进士是无法进入翰林院的。

詹事府这个衙门也很特殊,原本是为东宫所设的机构,但清代自康熙以后不立太子,詹事府也就成了翰林官升迁的一个中转站。

基本上,翰林官的升迁路线是沿着翰林院——詹事府——内阁这条路来走的。至于内阁,明代时只是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所以明代的内阁大学士级别不高,仅为正五品。

清代将内阁从翰林院中分离出来,成为名义上的中枢机构。但是内阁职官并非是清一色的翰林,只有内阁侍读、侍讲,以及内阁学士、大学士才是翰林出身(也有大学士非翰林出身,数量不多)。

2、礼部

六部中,礼部是个清要衙门,油水不多,实权也不及其他五部。只是礼部负责的是国家礼仪以及科举、学校,工作性质十分高大上。

礼部尚书、侍郎按规定必须是进士出身,实际上大多情况下,都是翰林出身者充任。

可以说,礼部是朝廷的脸面所在,各岗位职官对行政能力没有过分的要求,只是对学历这一关把得很紧。侍郎以下的郎中、员外郎、主事,那也是清一色的两榜进士。

有清一代,礼部主事的基本是汉臣,这是因为旗人在科举上存有短板,无法与汉人竞争,他们考中进士、翰林的比例极少,因此进入礼部的机会也不多。

关键是,封建时代的礼仪十分复杂,旗人在这方面远不及汉人精通。所以清代很多著名的旗人大臣,诸如乾隆朝的傅恒、阿桂、福康安、和珅等,他们都没有在礼部任职的经历。

3、吏部

六部中吏部的任职资格排在第二,按定制,吏部左右侍郎必须是进士出身。说来也很奇怪,为何吏部尚书没有这个规定呢?

这是因为,吏部尚书实权最重,大部分时候满尚书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大臣,而他们大多都达不到进士这个标准。

左右侍郎权力相对较小,不一定是皇帝的亲信大臣,满人中也不乏有进士出身者,可选性较大。

吏部主掌官员选拔、晋升,首先他们的素质要过硬,总不能让异途出身或捐纳出身者,去负责铨选翰林、进士,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思维。

侍郎以下的郎中、员外郎任职资格同样也较高,汉臣清一色是进士出身,旗人则要求是科甲出身。尽管对旗人的要求略低,但总体上来说,吏部的门槛还是很高的。

4、科、道

“科”即六科,“道”即掌道御史,雍正以后实行科道合一,将原本单独的六科并入都察院。

不管体制如何改变,科道官的职责比较重大,负责监督百官。明代时,科道官是十分抢手的岗位,多为翰林出身者。

清代的科道官吃香程度明显不及明代,但鉴于其工作性质,对任职资格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六科给事中,基本上都是进士。都察院各道门槛相对低一点,只要求科甲出身。

京师各部院衙门以翰林院、礼部、吏部、科道官为最高,其他的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上面讲的是京师各衙门职官,除此之外,有些皇帝委派的临时“差事”,同样也有任职资格。

皇帝亲自委派的差就很多,诸如钦差、关差、考差、学差,等等。其中对考差和学差是有任职要求的。

考差主要是指乡试正副主考、会试正副主考。顺治朝的时候,各乡、会试主考要求较低,举人也可以委任。

康熙以后标准提升,规定必须是进士出身者。雍正以后,再次提升标准,不仅仅需要进士出身,而且还规定正副主考官,必须得是八股文高手。到了乾隆以后,正副主考,大多是翰林充任。

学差是指各省的提督学政,学政的要求向来是高标准,清初时就规定必须得进士。雍正以后,各省学政例在翰林院、六部司官中选任,就是说翰林、进士并用。

乾隆朝开始,六部司官出任学政的比例大大缩小,至少有80%的学政人选,都在翰林官中挑选。

全国各直省的督抚藩臬以及道府州县,看重的是行政能力,对学历没有出台硬性规定。唯一讲究的是各府州县的教官,按制这些数量众多的教官,必须是科甲出身。

1 阅读: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