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既是全球牛奶产量第一大国,也是牛奶消费第一大国,牛奶年产量超过2亿吨,超过美国、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强国。近期印度将对牛奶罐征税12%,或许有倒逼国内奶业生产增加集中度的动机,以改变其国内奶业生产过于散装、没有巨头企业的现况。这并非印度独有的现象,全球畜牧业、农业的小生产者都面临压力,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大型工厂或养殖厂,被纳入现代农牧生产体系,孰好孰坏尚存争议。
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非常重视牛奶生产,1970年,印度开始实施遍及全国所有地区的“牛奶洪流”计划,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1997年牛奶产量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08年,印度牛奶产量超过1亿吨,同时期印度平均每人每天牛奶消费量超过250克。虽然印度牛奶里掺杂的东西并不少,但很多人都说,印度的牛奶品质好,价格也不贵——这一点,中国还真的可以向印度学习。
2019年,印度奶牛存栏量为5472.1万头,牛奶产量9687.6万吨,近四年来这些数值还在稳定增长。印度并没有规模较大的奶牛饲养场,只有数量庞大的分散在各地的个体奶农,有数据说是超过7500万名奶农供应着印度80%左右的牛奶。此外,还有15万牛奶配送员为超过1500万户印度城市家庭每天配送牛奶。
换言之,印度农村的众多奶农个体户,养着一头或几头奶牛,通过奶业合作社把每天生产的牛奶收购、运送、销售到市场。但从2014年起,合作社开始经常性地压低牛奶收购价格,前几年印度有名的“浪费牛奶”行动就是奶农为了抗议过低的牛奶收购价而进行的。但是,全球奶业发展不均衡,当进口牛奶比本地牛奶更便宜,合作社需要以压低收购价格来减少损失,最终受损的只是个体奶农。
这里面,牛奶罐的使用量有多大、作用有多关键,不言而喻。
虽然身处全球第一大乳制品市场,但印度奶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印度本土有两家乳制品企业AMUL和Mother Dairy,都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国际食品巨头雀巢从上世纪60年代就在印度市场发展。但在2016年时,这三家企业的市占率不过7%、3.7%和2.9%,完全不能与中国奶业巨头超高的双位数市占率相比。
另一个国际食品巨头达能也在印度乳制品市场折戟,2011年达能进入印度市场,经营不足十年就宣布退出,而那十年,正是达能在全球食品产业领域呼风唤雨的十年,但在印度牛奶市场,达能无往不利地收购品牌和供应链的策略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