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赶三朝,女不赶道场”,是一句农村俗语,现在很多人理读这句俗语时,因对俗语中包括的两种习俗不甚了解,无法准确解释,像是在猜谜语,凭自己的想象,说什么的都有,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俗语呢?得了解俗语里面所包含的习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这句俗语是一句地方性俗语,里面包含的习俗也是地方性习俗。此俗语主要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农村地区,重庆、四川等部分农村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只要走出这些地方,因地方习俗有差异,这句俗语就不适用了。
男不赶三朝
这里先说说这句话中的“赶”字。赶,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参加、参与的意思。比如,赶集、赶场、赶圩、赶酒(红白喜事随礼吃酒席)、赶歌场(参加山歌、民歌等歌会)、赶戏(看戏)、赶山(参加打猎)等。
“赶三朝”,在农村俗称吃三朝洒。那么什么是“三朝”呢?
在农村,不仅红白喜事有“三朝”之说,有的灾难也有“三朝”的禁忌。
比如,红事三朝,指路拜堂(婚礼)之后,第三天回门,由新娘兄弟到新郎家接新婚夫女性回娘家;
白事三朝,即从办完丧事的次日起,三日内孝子不出门,也不能进别人家的门,家里任何东西不能外借。有的地方还有“接三”的习俗;
家里受了火灾,烧光了,也有三朝之说,即三日内不准进别人家的门,就地搭棚子住,需要的东西由别人送过来。
以上这些所谓“三朝”,都不办酒宴,对于红事来说,只是婚礼程序中的一种延续,而对于白事和火灾来说,是民间的一种禁忌,不存在“赶”。
真正的“赶三朝”指的是孩子生下来的三天。古楚之地风俗,人生有两件生死大事,一件是生下来第三天的“洗三”,另一件是老去后的“接三”。
古代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百姓,不分贵贱,都有“洗三”的习俗。比如,《新唐书》记载:“生代宗,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肃宗的吴皇后生了代宗后,是嫡皇孙,出生的第三日,唐肃宗亲自参加新生儿的“洗三”仪式。《金鸾种记》和《资治通鉴》也有类似记载。
到后来,由于民间习俗演变,在古楚之地,“洗三”不仅有仪式,还要摆酒宴庆贺,叫办“三朝酒”。
之后,习俗进一步演变,变要原因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如果卡着三天时间办酒,时间太仓促。于是,办“三朝酒”,通常要延后至半个月左右。
这半个月内时间,凡是有人前往看望产妇和婴儿,也叫“打三朝”,意思是赶在办三朝酒宴之前,把慰问产妇的礼品和给婴儿的礼品提前送到产妇家里。
三朝酒宴的时间,主要娘家人集体相邀一起上门“打三朝”为准,她们早过来就早办酒席,晚过来就晚办酒席,参加酒席就叫“赶三朝”。
过去,这些地方的农村,一般是没有“满月酒”之说,只办“三朝酒”,后来受城市的影响,才逐渐兴起了办“满月酒”,但也是近几十年的事。这也是一种习俗的演变。
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管是前往看望产妇和婴儿,还是参加吃“三朝酒”,都由女人来完成,男人不能参加。产妇的爷爷、父亲、亲兄弟除外,未满十二岁(也有的地方是未成年)的男孩除外。但这些人到了产妇家里,不能进产妇的房门,想要看婴儿,只能由人从房里抱出来看。
其中的表面理由是,这是女人的生子,男人做这种事不方便。深屋次的民俗理由是“不洁”的禁忌,这种活动对男人来说“不洁”,会影响男人的运气。
因此,这些地方的“三朝酒”是专门给女人设立的,男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也不好意思参加。如果有男人去参加,会成村里人当成笑料,认为这样的人不懂规矩。
这就是“男不赶三朝”的真正原因。
当然,现在这些地方的农村,由于人们思想开放了,不再遵守传统规矩,也有一些男人参加三朝酒宴,但多数男人还是不愿意去参加,都是妻子去参加。
女不赶道场
这句话中的“道场”,并不是指佛、道及白事中设立的道场,而是另有所指,旧时代,是当地流行的一种独特民俗活动,现在称之为“傩戏”。
古楚之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屈原的《九歌》。《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上,经过了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九歌》就有这种风俗的影子。
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在民俗的演变过程中,经过不断与道、释、儒及当地原始信仰融合,并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酬神、娱神、娱人表演形式,民俗学术界称之为“傩戏”,为我国戏剧界公认的戏剧源头,而民间俗称为“道场”。
旧时,每年的秋收之后,春节之前,是“傩戏”演出最活跃的时间段。有个人家庭主办演出的,也有家族主办演出的,还有数村联合主办演出的。
演出场地,可以是个人家里,也可以是家庙,还可是寺庵、道观等。演出的时间一般是三天三夜,连续演出不间断。节目的数量达八十多个。
在这些节目中,由于融合了当地的原始信仰,比如生殖崇拜等,这些节目是不适宜女人观看。在实际操作中,在演出这些不适宜女人观看节目之前,一般要进行清场,也就是把场内未婚的女人、中青年妇女清出场内,让她们回避。
再说,旧时社会,这种演出观看的人比较多,鱼龙混杂,少不了有人暗地里占女人的便宜,或者出现其他难以启齿的一些事情。在传统农村社会,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清,女人到这种场所,尤其是未婚女子和中青年妇女,被认为是一种大忌。
旧时农村,一些封建传统观念很强、家教很严的家庭,是不允许女人参加这种活动。
这就是农村所谓的“女不赶道场”的真实原因。
新社会以后,当地的这种“傩戏”演出习俗,在农村逐渐消失。现在,很多文旅部门,为了突出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通过挖掘要甄别,选取了一些健康的有表代性的节目,演示给游客,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所谓“道场”的影子。
总而言之,“男不赶三朝,女不赶道场”这句俗语,是一句地方性俗语,反映的是旧时地域性的一些风俗。由于这些习俗,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的人对这句俗语的真实含义,已经无法理解了。在现在的生活中,这种旧时的俗语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