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记录:徐霞客再次途经云南清华洞,仍不能穷究它的庐山真面目

景致的记录 2024-12-04 10:38:38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赶到云南蒙化府,利用马帮休息时,匆匆游览了天姥寺。这两天,徐霞客离开大理半年多,再次回到当初翻越的大山脊,途经清华洞,却仍不能穷究它的庐山真面目。

己卯年(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十九,妙乐拿乳线香赠给徐霞客。徐霞客在俞禹锡的诗扇上,另外作了首诗赠给他。

马帮来到,他们立即吃饭后告别,妙乐送他出北门。

徐霞客和顾仆与马帮经演武场,向北沿东麓,在去迷渡的路上,总共走了四十八里。

阿儿村只有数户人家,徐霞客在山脊上俯瞰蒙化城,感觉像一间屯戍的土室。山脊上的沙滩哨只有三四户人家,附近新建的小庵相当整洁。峡谷两侧石骨嶙峋。峡谷中的石佛哨只得几户人家,午饭,他们就在这里吃了。

北坡上的桃园哨只有三四户人家。他们再次曲折行走在峡谷中,峡中小屋层层叠叠,各自靠近水边,磨房屋瓦全是白色,用水运转机械,把麦子磨成面,面粉十分洁白。徐霞客听村民说,迷渡的平川富产水稻,更富产小麦。

只是马帮拖累,徐霞客仅能在礼社江上游跋涉,游览迷渡风光。水堤平坦,路旁围墙在左边盘踞在平川中,方方整整而且十分长。新城的房屋不巨大,是景东卫贮粮的场所。围墙到东边尽头,路右侧有座碑亭,是大理府副职王君署理景东卫政事,卫里人立石碑在此。

溪上架有木桥,水势与溪流都不大。平川中苦于干旱,江水好似衣带一样宽。平川形状如同犁尖,北面拓展开去,南面收拢来,东西两列山也是北边高,而南边低伏。

他们进入迷渡西门,这是旧城,迷渡的城墙不如新城整齐,可居民房屋十分繁盛,设有巡检司。徐霞客在城中买米后,随马帮出北门,顺城墙向东转。有支峰从东南绕到北方,山上有座小佛塔。他们绕过山嘴,走入东面山坞,坞中形成一个小壑谷,叫作海子。有靠山向北居住的人家,他们就在那里投宿。

己卯年(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二十,黎明,徐霞客、顾仆和马帮早餐后启程。

酒药村的山坡全是自东向西下倾斜,条状的山冈一缕缕的,有小溪隔开。卖酒人在冈头建了房屋,叫做饭店,东山下有村庄,叫饭店村。

他们下到峡谷,溯流往北,越过山坳,登上平坦的山脊,屡次升降在山坡间,上走的路并不多,往北下走则平坦得如同头盔。徐霞客自二月十三从鹤庆向西越过大山脊,盘旋在西南方半年多。他再次越过此条山脊,返回北边,翻越到它东西两面,像织布一样往来穿梭!算来,他离开家乡已经三年多了。

清华洞紧靠西山面向东方。徐霞客再次入洞,洞内充盈着黄色的积水,满到洞口。去年腊月十九日,他来时,正当雨后,洞底虽然泥泞,但水未满到外边,可以深入。此时正苦于干早,而水挡住洞口,即便是外边的平台也不能去,内洞口全低低地浸在水中,只在北边穿通一条缝隙,缝隙上方也透射进阳光,不如内洞顶那样高深。他稍转向北,上洞马上黑暗下来而且到了头,下方的洞口全被水淹没了,无法进入中洞。从前他虽说没有火把不能深入此洞,然而仍踩着泥泞走了数十丈,钻入洞中通到山顶的门户,此时因涨水,他望见洞口,便停下了,不知他日归途中经过此地,能不能穷究它蕴藏着的真面目呢?

徐霞客出洞来,往北行。西坡下有一塘池水,池西南的石崖石骨嶙峋,也是个龙潭。他跟随马帮又向北,经过一个村落,村北路右侧有一圈围墙,是杨土知县的宅第。他们又往北,到洱海卫城的西南隅。他们经过西门,那是徐霞客从前投宿之处。他们顺城墙向北,转向东,抵达北门外,找客店吃饭。徐霞客曾在途中,从牧童手里买过一朵鸡萝,鸡萝非常巨大而且鲜嫩洁白,此时鸡萝已过了季节,这大概是最后独自长出来的大个子。他到此时烧汤下饭,十分适口。

洱海卫前往鸡足山的路,在九鼎山、梁王山之间,是徐霞客从前经过的路。马夫因家在荞甸,所以强迫他绕道于此地。

他们往北前行走在田野间,沿山坡上登,抵达梁王山东面支脉的南麓。般若寺在山西侧,向南面临平川。他们向东翻越山冈,品甸村的房屋紧靠西山。他们从村东向北上坡,此坡是一条水堤。水堤西北山峰回绕壑谷围抱,东南方水积成海,此时长期干旱,一半已干涸了。

他们从堤上向东走,龙王祠背靠水堤悬在北边海中。他们向东再转向北,水堤才走完。他们越过东突的山坡,平缓行走在岭脊上。

徐霞客过去听说洱海卫城以北有米甸、禾甸、荞甸。

他们顺北面山坞,下到坞底,山坞中村庄房屋重重叠叠,这是所谓的荞甸。他们越过西南峡中流出的山涧,稍向北上坡,走一里后停在马夫家。

下午太热,他们最终住下不走了。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