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学者洪振宁|古代平陽文化概说→

热爱光明人家 2024-10-27 04:36:25

古 代 平 阳 文 化 概 说

作者:洪振宁 温州文史馆

2024-10-25

本文试对古代平阳文化的整体做一个解读。温州建郡之后,有四个属县,平阳是其中之一。古代的平阳县,现在已被划分为三个县还多,即平阳县、苍南县、龙港市,以及泰顺县的一部分。文化区域是长期形成的,行政区的划分在短期内并不影响对区域文化的认识。这里想描述的,是作为温州郡(府)四个属县之一的平阳,说说这个县邑的区域文化。

一、多样与共生,在平阳相当突出

古代平阳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的最南端。平阳,最突出的存在,是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堪称温州之最,是我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已知的区内海洋生物2155种,贝藻类资源十分丰富,约占浙江省贝藻类种数的80%,南北贝类在这里集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不同温度性质的贝类同时并存,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里本来是南北文化的混杂地带,文化多样性在古代平阳的表现也很突出。域内有着多种方言,如瓯语、闽语、蛮话和蛮讲、畲客话和金乡话,这里的民间信仰各有差异又互相包容,当然不止这两方面,均可视为闽、瓯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的见证。

温州文化的复合性在平阳得到具体的体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往往见怪不怪、鼓励试错、宽容创造。每年的台风多,人的应变能力也比较强,又由于常年的手工艺锻炼,人们善于学习与模仿,往往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这里是中国典型的共生之区。朴素的互惠共生,是人们生活在这里的基本法则。他们以协作而互利,以互助求共生,“抱团取暖”的现象较为普遍。近代温州较早成为开放港口城市,古鳌头接受近代新文化,发展成为海边的鳌江城镇,外来文化在这里传播,近代商业渐染洋风。区域原有的文化与外来新的文明碰撞融合,洋的与土的,时髦的与古老的,开新的与守旧的,多元聚集,多重杂交。

二、民众的迁徙,与文脉最有关联

民众迁徙并在互动中融合,这是平阳县最具特色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主线。现代人说的“人在旅途”,可以用来描绘历史上的平阳人,他们似乎总是在流动中求生存。

总体上说,大多平阳人是从福建移居而来的。北移南,南走北,迁徙移民似乎从未间断过。

南宋乾道二年(1166),浙南沿海遭遇特大海溢,数万人死亡,温州郡守传檄要求福建移民补籍,此后几年中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奉命陆续迁移居住到温州。比如永昌堡英桥王氏,就是从福建迁徙来温的其中的一个家族,经过明、清时期的繁衍与发达,其中的第十三世又从府城东郊迁居平阳,后裔中著名的有王理孚,1876年出生在平阳江南陈营里(今属苍南),1896年移居在古鳌头(鳌江),1941年避居老家永嘉场,第二年移居温州城区龙泉巷,1951年病逝,归葬平阳万石山。

迁入居住在平阳的福建人,往往是聚集而居,讲闽南话的为数甚多。“走”出去的平阳人,较早并留有见证物的是宋代著名画家陈居中。陈居中是平阳凤林乡人,南宋时期,在杭州任职或做事的凤林乡人为数不少。嘉泰年间,陈居中在画院绘画,开禧三年(1207),奉命随同官员出使金国,这一年林拱辰担任金国通谢使,林拱辰也是平阳凤林乡人。陈居中画有不少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情态和鞍马的作品。绍定五年(1232)他才得了个武科进士出身。陈居中传世绘画作品有《文姬归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四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南宋出使金国的平阳人,还有宋之才(国子司业,绍兴十四年)、陈岘(礼部尚书,淳熙六年)、陈大昌(吉州教授,淳熙年间)、蔡必胜(福州观察使,绍熙元年)陈有功(福州观察使,嘉泰元年)、黄中(起居郎兼侍讲,嘉定三年)。南宋后期,大批平阳人移居苏南。如俞德邻,撰有《佩韦斋文集》二十卷。宋末,一个常熟儿童,本姓陆,出继给寓居在当地的温州平阳人为义子,平阳人姓黄,年已九十,“黄公望子久矣”。那儿童就是后来的著名画家黄公望。

人多地少,在人口压力下,清代中期,大批平阳人外出种植番薯,足迹遍布浙北、皖南、苏南山区。长兴县太傅乡十三个行政村中,就有十个村,是平阳移民的聚居地。在外平阳人住在草棚,垦荒,种植,生活方面仍保持着平阳甚至闽南的风俗。后来,平阳人又生产并外出推销番薯包、油纸伞。

晚清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知识人开眼看世界,平阳(今苍南)黄庆澄于1893年东渡日本,写作并在温州刊行《东游日记》。1903年,宋恕赴日本考察,后来学日本语,自造《宋平子新字》。1904年,又有平阳刘绍宽、陈振椒,前往日本考察学堂校务,刘撰《东瀛观学记》。1906年,黄光考察日本,有记游诗百首。晚清留学潮中,温州留学生约有二百八十五人,其中平阳籍留日学生有一百零三人,占百分之三十六,多于其他县。留学生中,平阳(苍南)金乡殷家有殷汝威、殷汝熊、殷汝骊、殷汝耕、殷汝劭。著名的,前有陈嵘、周锡经、黄群,后有张鋆、张镕、苏步青,留美的姜立夫,是温州最早的洋博士。

地方上,对赴日留学则给予支持,如黄庆澄的儿子黄骥留日,就得到江南小文成会资金的资助。后来,平阳人结群下南洋,经商在新加坡。民国期间上大学的有在北京的宋启宏、吴景荣,在南京的李锐夫、马星野。改革开放前后,有平阳人组成的开山队,支援三线建设,后设立井巷公司,活跃在全国各地。

民众迁徙不断,这一互动的过程,也促成人们吃苦精神,开拓性格和抱团作风。

三、布衣上书、著述并延续为传统

浙江省各县中,平阳县最早兴办学宫。宋代温州人与福建人都重视教育,南宋时期,这两个区域读书人考中进士的数量,在全国为数最多。其中平阳一县,书院学塾众多,考中文科、武科进士的人数,名列前茅。

南宋时期,温州地区的进士名额特少,四百七十名考生才能考一个,大量的未仕之士即没到外地当官的读书人,被称为布衣,更多的是留在家乡。他们以国事为重,具有天下意识和责任担当。众多布衣上书朝廷,就事关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建言献策,平阳布衣,向朝廷上书,参政议政,据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突出的就有孔履常、章绘、陈尧英、林葵、林翚、陈正夫。

众多布衣著书立说,坚持进行学术研究,以此济世,在自身生活与地方社会事务的经营中,体现了一种乐道安贫、为改善民生枳极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布衣情怀。布衣著书,有朱黼撰《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一百卷存二十八卷,朱元升父子撰成《三易备遗》十卷,薛据辑《孔子集语》二卷。宋遗民裴庾,增注《唐贤三体诗法》。此书刊本,中土失传,赖朝鲜、日本翻刻本,知其原貌。此书成为古代日本国人作诗的人门书,已见日、韩写本、刻本十八种,其中三种为日本国贵重图书。

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以优异成绩获得上舍释褐,大概在德祐元年(1275)归回家乡,任职时间大约不到五年。德祐二年(1276)四月,文天祥逃到温州。祥兴二年(1279)二月,崖山战败,陆秀夫负帝蹈海自尽。林景熙、陈则翁、裴庾、林正、曹橹孙私相痛悼,平阳知识人群体共同参加哭祭活动。以林景熙为首的宋末平瑞知识人群体,有十多位,大多是布衣。相互之间友好往来的,大概还有郑朴翁、林千之、裴庾、林正、曹穞孙、曹稹孙、马静山、曹告春、宋景元,陈则翁和他的五个儿子,以及林任真、潘景玉、周以农、周埏等。林景熙、郑朴翁等人的哭祭与后来掩埋宋帝陵骨,都是宋代知识人“天下己任”情怀的表现。

宋末以后,永嘉学派渐渐式微,而温州区域文化中的布衣现象依然延续下来,平民知识人身上所显现的布衣精神依然延续下来。元代平阳布衣传世的著作,也可作为见证。如俞德邻(1232—1293),撰有《佩韦斋文集》;章矗(约1249—1320),因上《风潮赋》而得荐,他工诗善文,博学多才,是当时著名的方志学者;陈刚,隐居授徒;布衣时的郑禧,他撰单篇传奇小说《春梦录》是早期市民文学中难得的上乘之作;有史伯璇,他撰与《四书管窥》管窥外编》,对一些大文学理论问题做有趣的讨论,所做出的地体暗虚大于日三四倍的推论是很有见地的,是中国古代科学月食论的精彩论说之一。

还有郑昂(1289—1358),以及郑东、郑采(1309—1365)兄弟,弃举业,寓居昆山,授徒。布衣著书的地域性传统延续了下来。笔者《永嘉学派的学术品格及其在温州的延续》(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有论及,可参阅。

明代的平阳布衣,创办的乡村学校特别多。至清代,平阳有史学家叶嘉棆,诗文作家华文漪、鲍台,郑衡、陈乙、董沄、黄青霄等结成诗社,篆刻艺人苏璠、侯绍裘、刘庆祥,女诗人有周秀眉、钱蕙、谢香塘、郑蕙。有诗文集传世的,如吕弘诰《葛溪诗文集》并编纂康熙《平阳县志》,黄云岫《静观楼诗集》,赵沅《卖饼集》,吴乃伊《少有园文稿》,王书升《荪湖山房诗草》,苏椿《马鞍山人诗草》,杨诗《杨葩园文存》辑有《瓯海还珠集》,谢青扬《愈愚斋诗文集》,余思诚《心农遗稿》,蔡英《焦桐山馆诗抄》等。

由黄庆澄提议,平阳布衣杨镜澄、吴箴与瑞安孙诒让、金鸣昌等人集资千金,在温州城创办了瑞平化学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化学专门学校。晚清时期,吴承志定居平阳,杨镜澄、金鸣昌将晚清瑞安诒善祠塾的学风传播到了平阳鳌江以南一带,培养了刘绍宽、项廷骐、黄庆澄、王理孚等人,从而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知识转型。

新文化运动以来,以科学与民主为主题的思潮深入人心。在外平阳人与时俱进,编写新式著作或译介新知,从内容上看,有教育学、史学、法学、新闻学、土地经济学等,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涉及介绍电影电视,探讨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著作人有陈功甫、孔德、殷公武、夏诒彬、张树森、林竞、郭心崧、黄通、方悌、苏步青、梁其林、朱维之、俞爽迷、陈黄光、苏渊雷、殷作桢、章涛、马星野、殷体扬、金宸枢、吴襄、王栻、宋慕法、温太辉等,他们活跃在各地,传播新文化,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近代知识人的一种精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