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之前常听有些国人说“美国人挣美元花美元”,而且很多豪华车即使折合人民币也比中国便宜得多。既如此,为啥十几万美元的BBA旗舰没有像中国十几万的朗逸轩逸卡罗拉一样烂大街呢?来了美国之后,我才发现和国人想象的完全不同。
汽车在美国是刚需!!!美国地广人稀的大环境和功能区集中的分布特点决定了私家车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处于绝对优势,可以说是生活必需品。买个菜跑10公里都不算远,公交、出租车指望不上,自行车出了小区就没路可骑,基本上只能健身不能代步。摩托车?没顶棚特殊天气怎么出门?没后备厢怎么采买吃穿用度?总之,没车,你啥也干不成,哪儿也去不了。下到刚入社会的穷小子,上到拄棍才能走的耄耋老人,不人手一辆车,你就没有足够的出行自由。小卖部?社区蔬果店?不存在的(这也是美国人习惯性一次买菜买一堆囤一两周的原因)。
你以为美国人人出门都开车=美国收入高车价低,人人都开得起车,但真正的逻辑其实是没车=没腿。再穷,你也得花一两千刀买个基本能走的N手车才能活下去。大部分中国人是上几年班攒了钱去买车来改善生活品质,鸡和蛋的关系刚好和美国是相反的。所以用中国的思维看待后者,就容易得出美国人人挣钱买车都很轻松的错误认知。总之,美国人人有车看起来是奢侈,本质上是无奈。
购车预算被分摊正因为几乎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辆车,所以购车的预算会被车子的数量摊薄。车子贵多不贵精,自然豪华车的比例就低。对中国来说,汽车总体上还属于改善型消费品,合全家之力买一款好车的现象比美国更普遍。像我们家,现有5口成年人,虽然总车钱花了12万多刀,但这笔钱需要分摊到4辆车(再过几个月还要添第五辆)上,所以一辆豪华车都不敢有,最贵的一辆也才4万美元。同样的人口和资金在北京买车,可能就是两台BBA了,要四五辆车还不够添堵的。换言之,美国虽然车价不贵,但因为老百姓对汽车数量的要求优先于对品质的要求,豪华车的实际门槛反而是更高的。
养车成本高另外,美国只是买车(还得是大排量和档次较高的车)比较便宜,养车修车成本可不低,主要体现在配件耗材贵、工时费高、维修周期长。
比如我之前的老凯美瑞,右前翼子板被一辆没牌捷豹hit and run撞了个凹坑,钣金喷漆花掉1000刀(自付500)还要等一周多才能取车。靠保险租了辆低两个级别的现代Accent代步。
工时费高我能理解,毕竟美国人工比较贵,材料费也贵是为啥呢?现在开的雅阁混动,一个机油滤芯12刀、一个空气滤芯30刀、一条轮胎220刀还不含工费(都是原厂配件且非4S价格),有的中美价格差不多,有的甚至美国更贵。
如果遇到三大件或者主被动安全的问题,只查不修就能收你一两百刀,维修单算。不信可以自己去美国4S店官网的Service菜单看报价,防火墙不会拦你。更扯的是,如果你在一家店查出问题但是嫌维修报价贵想换一家,那你还得给下一家店再交一笔诊断费,哪头划算还不知道呢。
再说保险,我的雅阁半年就要将近600刀,选的还是比较便宜的保险公司,而且保费随着车龄折旧和不出险时长的降幅非常缓慢。我2012年的凯美瑞和2021年的雅阁混动,上同样的险种,保费只相差不到20%,这还是在后者购买价贵30%的情况下。在美国买豪华车相比中国同款省出来的钱,不出5年就能在养车成本上找补回来。哪怕只是一辆奥迪A4,工薪阶层照样消费不起。从我自身的感受来看,拿10个月以上的收入去买一辆车,国内可能觉得很正常,但在美国可是相当奢侈的消费观了。
最后分享一下当前美国的车价:首先,美国的车价便宜,仅限于大排量车或大多数豪华车,4万美元以下的车以及凯迪拉克,美国的价格基本不比国内便宜甚至还更贵。
其次,美国车市正处于罕见的至暗时刻,思域加价$3000,卡罗拉加价$5000,轩逸加价$7000,伊兰特加价$8000……市面上80%的车都在加价卖。我的雅阁混动涨价之前提的,中配,落地3.1万美元,现在这笔钱连个中配思域都拿不下来。
加价后裸车卖到38000美元的顶配伊兰特
加价后裸车30000美元的轩逸
二手车价格更是离谱,家里长辈有辆3年前提的乞丐版雅阁,当时落地2.4万美元,现在开了3年5万公里,现在二手车商的收购价也是这个数,现在卖车相当于之前三年白嫖。低里程的准新二手车普遍都比当年的新车还贵,不信自己去“truncar”“edmunds”这类网站去查。
反倒是国内汽车市场,供应链受损不及欧美严重,再加上内卷的竞争压力,很多美国加价的热门车型在国内仍然有小几万元的优惠,我都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