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丈夫嫌弃自己生了三个女儿,于是将女儿当作男孩养,并称她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的强势性格导致女儿张灯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整体都过的十分压抑,最终登上了调解节目。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显得有几分不可思议,调解节目中大多数都是邻里或者夫妻矛盾,真正出现母女矛盾的并不算多,这也让人不由得产生更多的好奇心。
实际上,造成该家庭压抑氛围的,就是两个年龄阶段不同的人对社会认知的方向不用,简单;来说,老太太认为家里以前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生活变好很多,她的经验更实用。
至于张灯的想法就被视作耍性子和幼稚,不太受到母亲的认可,而老太太一家人以往的生活也确实说不上好,家里的丈夫因为出现车祸做手术,落下了残疾的毛病。
他痛恨自己的无力,一直寄希望于后代出来一个男性给家里经济条件做出改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父亲的想法确实有些道理,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明显过激,母亲受到不少责骂。
而老太太从此就形成了固有观念,认为自己没有给老张家传宗接代,丈夫又变成了残疾,以后不知道该依靠谁撑起来这个家,但张灯的母亲同样认定行动的力量大于言语。
虽然心中感到担忧,但还是努力经营,辛苦将张灯姐妹几个拉扯大,只是培养的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全家人的经济负担大半都在她身上,所以她希望家庭发展尽可能按照自己规划。
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家家户户都是有个儿子来当作家里的门面,不然会出现闲话称其家中无后,为了自己家的名声着想,老太太在某次张灯前去逛庙会拍照的时候开始对她洗脑。
从此,张灯就没有再穿过女孩的衣服,什么内衣、卫生巾等等东西都没有购买过,她的大姐因为外出求学,很久才回来一次,小妹年纪小,所以家庭里面的问题都由她自己解决。
张灯年少时性格活泼,加上母亲多次告诉她是男孩的“事实”,对她的成长经历造成了很大影响,她逐渐朝着假小子的方向转变,而年少时期的张灯也非常孝顺,希望看到母亲高兴。
所以就赶到理发摊把头发剪成了短发,看到母亲更加高兴,年少的张灯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但男孩和女孩注定不一样,他们无法采取相同的生活方式,也要面临不同的选择。
小学初中时期,生理特征不明显还算好,可来到高中大学,看到其他人穿的衣服她心里也开始感到羡慕,但她当时听从母亲的话剪了一个板寸头,没有一点女生的样子。
在回到家后,她本想要一件女款的衣服,但看到母亲的笑容还是选择了沉默,就这样到了大学,张灯甚至直接剃了光头,但是,这样的做法自然会面临很多异样的眼光。
羞耻心让张灯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希望至少能够买一些内衣来穿,结果却被母亲一阵大骂,自己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更多的不理解,张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无力反抗。
但来到社会的张灯在摸爬滚打中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于是开始转变风格,她也慢慢留起了头发,显得更加端庄大气,具备女性的成熟风范,有了自己的家庭。
而张灯心中仍旧存在微弱的期望,她认为自己已经结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但实际情况却没有她想的这么简单,因为老太太依旧对其责骂和殴打。
长大后的张灯为了改善老人的住所环境,专门请人过来张贴瓷砖,结果刚弄齐整没多少天,老太太就表示这地面太滑容易出事,直接将这些瓷砖拆掉换成了碎瓷片,而且还大小不一。
张灯的儿子因为在院子里跑动被扎伤,张灯就抱怨了两句,认为应该把瓷砖换回去,但老太太一听就勃然大怒,不仅在院子里怒骂女儿半小时,还拿出了铁锹要铲死自己的女儿。
这样的一幕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算是日常一般,只要张灯在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遭遇怒骂,期间她的父母甚至拿出一块六斤重的案板对她进行敲打,这让张灯感到十分无力和痛苦。
如果可以,她自然也想要家庭和谐,可从小就被锁住天性的她,现在仍旧受不到一点尊重,更何况张灯还把工作赚到的钱投入到老人生活的改善中,这样也没有起到缓和关系的作用。
于情于理,她的父母都显得有几分倔强和不近人情,将自己的面子和经验看的比女儿本身还要重要,也因此引爆了家庭矛盾,某次冲突过后,张灯直接躺在了地方让父母铲死自己。
最后所幸被邻居拦住才没有发生大事,而之后张灯就将父母送至养老院生活,自己也只是定期付费而已,结果来到养老院后,其他老人不再去管他们的骄横性子,出现了很多矛盾。
在养老院的劝解下,老太太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选择上了调解节目和自己的女儿道歉,登上节目时,张灯已经39岁,但也不禁泪流满面的诉说自己的委屈。
场内观众和主持人都对其表示理解,一个绝望压抑的家庭环境真的会迫使很多人选择错误的道路,甚至留下终生的遗憾,不过,老太太也将隐藏在自己内心的话讲了出来。
当时他们并不是故意将张灯作为女儿养大,而是姐妹三个的学业造成很大经济压力,根本没钱去买额外的衣物,只能用作基本花销,张灯说自己没穿过内衣,老太太小的时候也没有。
所以,这家人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两人之间缺乏真心交流,每次双方一说话,很快就会爆发争吵,并没有留出理解的空间,因此,也希望其他家庭能够引以为戒,重视感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