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发布

红星深度 2019-08-11 12:10:44

8月9日,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峰会暨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发布会在厦门举行。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此次峰会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指导,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传统行业、社会管理的融合发展、资本对接、人才交流搭建“连接”桥梁,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和跨界应用注入新动能。

在本次峰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领域政策规划、发展趋势、前沿技术、创新应用等内容进行主题演讲,并围绕人工智能在城市大脑与产业智能、信息网络安全、智慧安防、知识产权保护、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融合发展等进行交流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点评获奖作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一般来说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创新人类是可以控制的,能够引领这些创新走向健康、正确的方向。人工智能全面达到或超过人类可能还需很长时间,但某些局部方面,比如人脸识别,已经比人做得好一些了。

“我们要更多支持年轻人,支持他们的创新,使他们的创新能够得到更快的良性循环。”

关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用“3144”概括了人工智能目前的总体状况。3是指人工智能到目前为止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则是高文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基本判断,两个4分别是4大优势和4个短板。

高文表示,人工智能从1956年开始,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1976年,基于符号逻辑的推理阶段;第二阶段是1977-2006年,基于人工规则的专家系统阶段;第三阶段是2007-至今,大数据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阶段。

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基本判断,高文分析称,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弱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已经如火如荼,正在成为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而强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颠覆性全局性影响,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技术路线还不确定。”

高文也指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政策、数据资源、青年人才储备等方面等的优势,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算法还是需要积累和沉淀,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件、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薄弱,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此外高水平的人才不足,国内只有五分之一的高端人才,比美国少80%,还需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

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的发布也是本届峰会的一大亮点。全国362支队伍995个项目角逐数月的人工智能大赛同时揭晓,阿里巴巴集团的“知产保护科技大脑”获评“人工智能创新之星”称号。

大赛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称,本次大赛囊括了互联网的技术难点和前沿方向,兼具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超过了国际同类比赛的规模。

据悉,获选“人工智能创新之星”的阿里“知产保护科技大脑”,是一套阿里20年间积累的海量线上线下假货特征库、打假经验聚合而成的算法技术系统。

阿里安全资深算法专家薛晖透露,这套系统的样本数据总量相当于186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量,仅累积的打假图片样本量就超过137亿张,用0.3毫米的标准相纸打印叠加后高达411千米,是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的4964倍,约等于464个珠穆朗玛峰。他举例道,如果人工查看1张图片需10秒钟,那么5万人同时工作的效率才能勉强赶上“知产保护科技大脑”的速度。这套系统24小时自动运转,96%的疑似侵权链接在发布的那一刹那就已被秒杀。

“打个比方,这颗大脑可以毫秒级的发现上万颗圆球中混进了一颗有细微黑点的圆球。”阿里安全专家张晓峰说,随着假货特征库的数量不断增加,算法学习能力不断进化,这颗大脑会更加强劲的挤压制售假者的生存空间。

对于本次大赛的举行,倪光南给予了高度评价。“标志着我国在综合性大型人工智能赛事,从运用方面满足0到1的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竞赛使得我们较好了解当前国内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在该领域的政策引导、市场引领等决策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编辑 陈艳妮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