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部队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拉练驻训,地点位于偏远的大山深处。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磨炼的时光,训练任务繁重,环境恶劣,然而,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因为一碗鸡蛋面,我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特殊风波。
1981 年的秋天,我刚刚被任命为班里的副班长。那时的我,满怀激情与责任感,渴望在部队中证明自己。我们部队奉命拉练到距离营区 60 多华里外的山区驻训,根据训练大纲要求,完成一系列高强度的野外战术科目训练任务。当我们连队抵达目的地时,被安排在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庄里宿营。这个村子规模不大,仅有 100 多户人家,简朴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我们以班为单位,分别被安排在不同的农户家中居住。我们班则被安排在一户孙姓老乡家里。户主是一位 40 多岁的中年男子,他为人憨厚朴实,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他有一儿一女,家庭虽不富裕,但却充满了温馨。家里的院子宽敞,有三间主房和三间配房,我们班就在配房里打地铺,开始了我们的驻训生活。
刚到这里的前两天,周围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青山绿水,独特的乡村风貌,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这种新鲜感并没有持续太久。两天后,也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我突然感觉胃肠极度不适,频繁地闹起了肚子。那种难受的感觉让我几乎无法正常行动。卫生员很快察觉到了我的异样,给我取了药,并立即向连领导做了汇报。连领导对此十分重视,马上做出安排,让我停止训练,好好休息。同时,安排炊事班为我准备可口的病号饭。
那天中午开饭的时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院里。卫生员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条向我走来。那碗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上面还卧着两个金黄的鸡蛋,色泽诱人。我端起那碗鸡蛋面,正准备享受这难得的美味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他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小脸脏兮兮的,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宛如山间的清泉。此刻,他正眼巴巴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好奇,那是一种对食物的强烈渴望。我看着他,心中一动,瞬间一切都明白了。我没有丝毫犹豫,放下手中的碗,到他的屋里找出一个干净的碗,把面条里的两个鸡蛋拨到他的碗里,又挑给了他一些面条。
就在此时,连里的司务长正好赶了过来。他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他狠狠地瞅了我一眼,一脸不高兴地一把将我拉到了一边,语气中带着些许责备和无奈地说道:“你知道吗?为了给你做这碗鸡蛋面,我跑了两三个老乡家里才买到了这几个鸡蛋,你倒好,全都给了这孩子。”我看着司务长,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因为在那一刻,孩子那渴望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我没有办法只顾着自己享用这碗来之不易的鸡蛋面。在我的心中,孩子的需求似乎比我自己更重要。
后来,连里领导知道了这件事情。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连领导却在全连晚点名的时刻对我进行了表扬。连长站在队伍前面,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说道:“五班副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还能想着老乡家的孩子,把自己的病号饭让给了孩子吃,这种关爱群众、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连长的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传遍了我的全身。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自豪。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却像一颗璀璨的星星,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明白,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不仅仅有铁的纪律和艰苦的训练,更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那碗鸡蛋面,不仅仅是一份食物,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温暖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让我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次遇到困难和挑战,我都会想起那个小男孩的眼神,想起那碗鸡蛋面给予我的力量,努力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合格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