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的诸子百家,到底指的是哪百家?

小律是良人 2024-04-13 16:36:48

所谓“诸子百家”,或者说“百家争鸣”,说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术流派相互争锋的局面。

在那样的乱世,诸强列国几乎都需要某一家学术流派的支撑,才能在春秋乱世谋取一隅之地。

那么,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诸子百家”真的足足有一百家流派吗?其中最有名的又是哪几家?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诸子百家

其实完全可以把“诸子”和“百家”拆分来看,至于两者的先后顺序,当然是先有“家”再有“子”。

所谓“家”,就是某一种学术流派的称呼,例如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各大学术派别。

其中那些能够在一家思想中拔得头筹的存在,才能被尊为“子”。

“子”在古代是一种敬称,只有那些学识渊博、受人爱戴的人才能够被称为“子”,例如孔子、老子、孙子、墨子、鬼谷子等。

在各派大佬的带领下,该派思想不断壮大,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众多,最终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几乎每一个列国都需要某一种思想来支撑,这样能为该国子民们树立起一种希望,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制度,达成更好的统治效果。

关于流传下来的“诸子百家”一说,其实这百家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意在形容当时的学术派别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

根据史料《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能够叫得上名字的就有189家,并且还延伸出了4324篇著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对式微的存在,而它们更是如满天繁星一般,坐落在春秋战国的各个地区生根发芽。

那些大国簇拥着更富盛名的学派,就连一些小型的国家或者个人组织,也都遵从着不一样的学派。

据不完全统计,“诸子百家”实际上足足有上千家,最为著名的也就那耳熟能详的几十家,至于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也只有区区12家。

从这个数量上不难看出我国在历史文化上的底蕴是多么地深厚,彼时的华夏文明思想,和远在西方的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堪称文明史的奇迹。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不少朋友感到好奇:每个列国的权力集团,怎么就能容忍这百家干涉国政,难道就不怕被篡权吗?

其中有着怎样的锱铢必较,现代人自然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每个列国的权力集团和诸子百家的搭配实际上就是相互成就。

古代有“扶龙术”一说,而某一家学术想要更好地传播,就得依附权利集团,帮助其壮大国力之后,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这一家学派把这个本来落后的列国变成一个强国,这不就是这家学派最好的宣传标语吗?

恰逢当时诸侯争霸,所以这权力集团自然是不缺的,因此就延伸出了这诸子百家。

他们周游各国,寻找着最符合自己学派思想的君主,最后为其出谋划策,达到扩宽疆土的目的,以此来渲染自己学派的强大之处。

抛开那数不清的小家而言,流传于后世最具盛名的当属十家。

它们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讲讲这十家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它们又是凭借着什么流传于后世?

诸子十家

儒家

作为百家争鸣中唯一的胜利者,儒家的思想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推崇,其思想地位称得上是一家独大。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

这句话就是儒家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它能够笑到最后的特点所在。

儒家思想注重“人道大伦”,讲究的就是一个“礼乐”和“仁义”,所以才会更受到普通百姓的爱戴。

对于君王而言,儒家思想推崇“仁政”和“德治”,对待子民要重教化、轻刑罚,只有这样子搞,子民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儒家显得很“中庸”,它不仅能够克制君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百姓,从而达到两者相互进步的情况。

待儒家从孔子发展到孟子时,儒家思想更是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推崇,因为“民贵君轻”也是在此时被推上了台面。

彼时的儒家思想告诉了所有君王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本国的民,就是那滔滔不绝的水。

有意思的是,待荀子挑起儒家大梁之后,原本提出的“性本善”却变成了“性本恶”。

关于这个看法,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有其道理,至于这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一切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谁也说不出个定论。

这种分歧恰恰就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要知道光是儒家一家,就延伸出了整整八个派别,大家不会因为资历老就打压小家,而小家也可以通过道理得到更多人的推崇。

儒家能够笑到最后,自然是有原因的,而像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著名大佬,也是发扬儒家思想的中坚力量。

法家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不管是对待君王还是对待子民,都极其严格,所谓法不容情大概就是这一派别的最好描述。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管仲作为法家的先驱,将这一思想带到了春秋时期,而后又经过商鞅、慎到等人的加固,从而诞生出了法家这一学派。

直到韩非出现后,更是将几位前辈的中心思想结为一体,最终营造出了极负盛名的法家大成时期。

如果说儒家是轻刑罚,那么法家就是重刑罚,在历代法家大佬看来,想要拥有一个强盛的国家,首先就要从“法”上着手,认为儒家的“礼”就是在误人子弟。

当其他国家都在发展农业的时候,法家扶持的国家却在重农抑商,而且一旦有人出现违法行为,刑罚也比其他国家要严厉地多。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法家有些过于严格,但实际上却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权力集团,使得他们不敢凭借地位就肆意妄为,不然就违背了依法治国的初衷。

法家的源远流长,发展到现在就是法治社会的一种体现,虽然它没能在春秋战国时期笑到最后,但依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学派。

道家

当其他流派都在想着法参与权力的时候,道家的出现就显得有些另类,他们讲究“道法自然”,认为一切事物都要根据“道法”来看待。

因循天性、顺势而为、宽刑简政,这是道家中的黄老派所遵循的思想。

而老庄派则更喜欢用“坐忘”、“化蝶”等词汇来应对现实世界,以此达到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图的就是一个“天人合一”。

总而言之,道家主要思想就是一个“无为而治”,用现在的网络热词来说就是佛性,管别的东西干嘛?修好自己就行,世间万物都有其道理,顺应其规律发展下去就好。

墨家

想必有不少朋友都看过刘德华主演的《墨攻》,而他所饰演的角色,就是秉承着墨家“兼爱、非攻”的主要思想。

所谓“兼爱”,就是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还是贫民窟里的百姓,地位都是一样的,大家只要相亲相爱,这个世道就能越来越好。

再说到“非攻”,就是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如果有矛盾的话,那就大家坐一起好好谈,千万不能打仗。

除此之外,墨家人物中存在着不少底层出身的侠客,他们不信命,只信自己,梦想就是通过墨家思想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虽然墨家的初衷很好,但多少还是有些不现实,人的本性显然不是一句“兼爱非攻”就能掩盖的。

名家

比起前几家,名家就算是小家了,他们更注重“辩”,想要以逻辑原则来讲述这世间的一切事物。

有意思的是,名家的人在当时经常会被称为“辩者”,说白了就是辩论行,但搞别的就很难行。

由于名家后出无人,所以这个学派也就渐渐没落了,直到现在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家。

杂家

这可不是某个大太监的口头禅,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一家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

杂家思想如同其名字一样,讲究取诸家之长,而后融会贯通成一家思想,有用倒是有用,但杂也是真的杂。

农家

农家之流,处于农稷之官。这么一批喜欢务农的人就组成了农家,而农家的人就是要在农耕方面下功夫。

与其说农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群专注于农圃之技的爱好者的聚集地。

纵横家

纵横家的创始人是鬼谷子,有记载称,孙膑和庞涓就是鬼谷子的弟子,其学派著名人物多为谋士,玩的就是一个纵横捭阖,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或许就是对纵横家最真实的一种写照。

纵横家的人常年往返于诸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下足了功夫,而这一学派的存在,也对当时军事政治的变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阴阳家

这又是一个只谈科学、不玩政治的学派,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甚至还提出了宇宙演化论。

对于政治方面,阴阳家也有独到的看法,那就是“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意思就是凡事要讲天文地理,要讲科学。

小说家

说出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当其他家在搞政治、搞军事、搞科学、搞天文地理的时候,小说家们正致力于民间奇谈、风土人情等事物,最喜欢的就是统计各种故事。

看到这,想必大家对小说家也有了一定的看法,所以小说家才会在后代被评为“不入流”的存在,是除了前九流之外的另类。

结语

诸子百家的时代堪称华夏思想文明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哪个学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