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川广安协兴乡邓家,曾经是当地的一门望族。据说,大清初年还出过一位翰林。后来不知何故,一代一代地衰落了。
不过,到了二十世纪,又出了一位举世瞩目的伟人。他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政治家、军事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主持会议的邓少平同志(图像)
在邓小平同志的成长、发展历程中,深深地烙着父母的印记,尤其是青少年时代。
邓小平的父亲出生于1886年,名叫邓绍昌,字文明。父老乡亲们大都以“邓文明”称呼他。
邓文明算不上知识分子,但也读过些书。起初,他只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顺民,他的思想及生活方式都沿袭着封建社会的轨迹。
当他看到穷苦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清贫,就渐渐地对这个社会产生了不满,开始痛恨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堕落。
他觉得,这个糟糕的社会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但是,由于他读书不够多,见识不够广,对于社会该如何变革感到茫然。
直到二十世纪初,邓文明的内心相继受到了维新改良思潮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强力冲击时,他的“茫然”被全新的社会发展前景替代了。
1911年,志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这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邓文明受到了激励,他内心深处那积聚已久的革命热情开始迸发。
辛亥革命爆发(宣传画)
当他得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在四川广安成立了大汉蜀北军政府时,立即毅然决然地加入到当地的广安革命军中。
相较而言,邓文明也算当地的见过场面的人,加之他为人豁达、义气,因此,他被革命军重用,担任过团练局局长等职务。
当时的邓小平尽管只有七、八岁,但父亲的这种高涨的革命热情,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一生坚韧性格的形成及大无畏的革命意志的养成,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邓文明的革命道路并不平坦。在当团练局局长期间,他曾奉命带人清剿过当地的土匪郑某。后来,这个昔日的土匪头子,居然被革命政府任命为某师师长。这可真是造化弄人!
师长,自然要比邓文明这个团练局局长大得多。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后,郑某人当然不会客气,便频频施展见不得人的手段,迫害邓文明。
邓少平的父亲邓文明(画像)
无奈之下,邓文明只得离乡背井,出外避难。可是,往哪儿躲呢?在他人的建议下,邓文明去了重庆,开始了他八年的重庆“流亡”生活。
邓文明避难于重庆期间,家中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全靠邓小平的母亲淡氏一人打理。
淡氏虽然不识字,但聪明能干、勤劳朴实。而且,她深明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处处谦让有礼,事事想着别人。
故而,街坊四邻都非常信任她,一旦有了什么矛盾和困难,都会主动找她帮忙解决。热心肠的淡氏也是来而不拒,想方设法地帮他们把事情处理好。
在家中,淡氏从来没有打骂过自己的孩子们。她总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成长。
每天白天,她天不亮就起床操持家务。到了晚上,她往往要忙到夜深了才休息。她尊老爱幼,任劳任怨。对老人百般孝顺,关心备至;对子女悉心照顾,严格要求。
辛勤操劳的淡氏(画作)
在慈母的影响下,邓小平从小就很懂事,学到了做人与博爱的道理。他体谅母亲的劳苦,主动照顾弟弟、妹妹,还经常帮着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同时,背负着父母“承祖志,耀门庭”之期望的邓小平,更没有忘记他的第一要务——读书。
这一“要务”,邓少平从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刻苦努力,加上自身的天资聪颖,使得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突出。
1910年,六岁时,邓小平进入协兴乡的北山初级小学念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15年,十一岁时,邓小平考入了广安县的一所县立高等小学堂;1918年,十四岁的邓小平高等小学毕业。
之后,邓小平又考进了广安县唯一的一所县立中学。期间,在父亲的影响下,早已拥有了革命的热情与意志的邓小平,积极参与了“广安学生爱国分会”组织举行的反帝反封建活动。
神情坚毅的邓小平(图像)
在县立中学待了不到一年,邓小平就离开了,这是为什么?
原来,1919年,避难重庆的邓文明,通过结识的一些朋友了解到,重庆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重庆分会,并准备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得知这一信息后,邓文明当即决定终止邓小平在县立中学的学习,把他接到重庆,让他上预备学校。
之后,再让邓小平去法国半工半读,学习一些西方的先进的知识,以便将来回国做些大事。
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邓小平非常乐意接受。因为,这与他萌生的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
但是,这件事情遭到了淡氏的极力反对。她不舍得让小小年纪的邓小平远渡重洋,去往人生地不熟的异乡他国。
后经邓文明、邓小平父子二人翻来覆去地解释,尤其是在邓小平的“软磨硬泡”下,淡氏最终勉强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接着,淡氏变卖了家里的一些谷子和田地,为邓小平打点行装。之后,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地把爱子送上了前往重庆的客船。
即将远渡重洋的邓小平(图像)
这样,邓小平离开了家乡,不久又走出了国门,踏上了职业革命家、政治家的征程,开始铸就他那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主要参考文献:《邓小平的历程》、《邓小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