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介绍了在EASL2022上,研究人员描述了RO7049389+核苷(酸)类似物(NUC)联合或不联合干扰素(Peg-IFN)在病毒学抑制和初治慢乙肝受试者中的病毒核酸抑制活性:治疗48周及治疗后随访研究。这是一种在研的 I 类乙肝病毒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
乙肝在研新药RO7049389,联用NUC±Peg-IFN ,对减少抗原情况分析
EASL2022大会另有一项与在研乙肝新药RO7049389相关进展,即 RO7049389 + NUC ± Peg-IFN 对减少慢性乙肝受试者病毒抗原的情况(临床试验编号:NCT02952924)。
研究人员介绍,在研乙肝新药RO7049389除了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外,其在小鼠模型试验中,还能够诱导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的减少,以及同时伴有短暂和可控的免疫反应出现。
经治受试者(NUC抑制),接受 RO7043989+NUC(队列A,n=32);初治受试者(未接受过治疗)接受 RO7049389 +NUC,不联用(队列B,n=10)或联用(队列C,n=30)Peg-IFNα,持续48周。在第48周,除满足NUC停止标准(HBV DNA <LLOQ 和 HBsAg <100 IU/ml)的受试者外,所有受试者都进入24周的NUC单独随访期。
来自EASL2022队列A中,有 30 名经治受试者完成了研究;未观察到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原的明显变化。在初治受试者中,队列B中有 10 名和队列C中有 27名受试者在完成研究后未发生乙肝表面抗原丢失。在队列B中,第48周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原与基线的平均变化分别为 +0.1、-1.5 log10IU/ml 和 -1.2 log 10 U/ml;
2/6 乙肝e抗原阳性受试者在没有抗 HBe 血清转换的情况下实现乙肝e抗原消失。2 名乙肝e抗原阳性受试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幅度最大,为 0.4-0.45 log 10 IU/ml,均发生在3级ALT升高后。在队列C中,第48周时,乙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 1.4 log 10 IU/ml(从平均基线 4.0 log 10 IU/ml);
15/18 的乙肝e抗原阳性受试者与 5/10 乙肝e抗原阴性受试者实现了乙肝表面抗原下降 >1 log10 IU/ml。在基线 HBsAg >4 log10 IU/ml 的受试者中,观察到更大幅度的乙肝表面抗原下降。与其他基因型相比,基因型为C的受试者(n=11)的乙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幅度最大(第48周时为 1.7 log 10 IU/ml)。
在第48周,分别有 6/28 和 19/28 名受试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 <100 IU/mL 和 <1000 IU/mL。第48周时,乙肝e抗原平均下降 2.1 log 10 IU/ml,有 7/18名下降,有 6/18名下降并出现抗 HBe 血清学转换。
乙肝核心抗原平均下降 1.8 log 10 U/mL。RO7049389+NUC ± Peg-IFN的双联或三联疗法,在最长可达72周时间,通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队列A和C中,有 2 名受试者由于非安全原因提前终止。2-4 级因治疗紧急突发ALT升高(TEAFs)发生在 55% 初治受试者中,主要同时伴有乙肝表面抗原下降。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2-4级TEAFs与乙肝表面抗原分级最大下降呈显著正相关(队列B: p=0.025, rho 0.697;队列C:p=0.017, rho 0.432)。
结论:在研乙肝新药RO7049389,在经治受试者中没有引起明显的HBV抗原减少。以 RO7049389+Peg-IFN+NUC 组合疗法可以导致乙肝表面抗原更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难以治疗的基因型为C的受试者中观察到。
e抗原为阳性和基线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较高时,似乎可以正向调节 RO7049389+Peg-IFN+NUC 在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方面的能力。TEAFs分级与乙肝表面抗原分级最大下降之间的正相关可能与 RO7049389 ± Peg-IFN 治疗期间“良好”ALT耀斑的概念相一致。
小番健康结语:RO7049389由罗氏制药(Roche)研发的乙肝在研新药,是一种在研的HBV I类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上一份与RO7049389有关的双联或三联疗法重在说明,RO7049389+NUC±Peg-IFN对病毒核酸具有有效的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即便在初治受试者中也会观察到。
这是另一份和RO7049389有关的研究进展,重在说明RO7049389未引起初治受试者表面抗原水平明显降低。当以三联疗法RO7049389+Peg-IFN+NUC,尤其是在难治的基因型C受试者中,能够导致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更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