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81年“异龙鲤”灭绝!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12-01 05:31:29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有座灭绝动物墓地,透过图片就能看到这个地方的庄严。这里竖立着冰冷的石碑,每一块都镌刻着一个物种的名字,台湾云豹、海南长臂猿......这些名字或许耳熟能详,它们是灭绝物种中的“明星”,被很多媒体报道,所以被人们熟知。

但还有一些物种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它们的来去无人留意,它们的存亡无人关心,就这么默默出现又默默消失在地球上。

在这些“被遗忘的大多数”中,有一种鱼,名叫异龙鲤,它曾经生活在云南高原的异龙湖中,如今却只剩下一个冰冷的学名,也被铭刻在灭绝动物的墓碑上。

«——【·被人忽视的“异龙鲤”】——»

生物灭绝并非新鲜事,它是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的一个自然过程。有新的物种诞生,也有老的物种灭绝,就像是某种规律。可令人惊心的是,现在物种消失的速度和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界原有的灭绝速度。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消失速度,比自然状态下快了上千倍。

干旱是天灾,影响人们的生活、庄稼的长势,还会对河里的鱼类造成灭顶之灾。

异龙鲤,就是在干旱这场灾祸中被“灭顶”的一份子。它曾是云南石屏县异龙湖的特有物种,隶属鲤科鲤亚科鲤属中鲤亚属,体长约10-13厘米,体型侧扁,口呈马蹄形,眼球上部橙红色,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红眼尖嘴”。

这种生物喜欢在湖泊深水区、草少的区域生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异龙鲤通常在4到5月份产卵,这些卵能粘附在水中植物上,等待孵化。湖泊的干涸,直接破坏了异龙鲤的产卵场,使其无法繁衍后代,加速了其灭绝的进程。

以“龙”命名的鱼类并不常见,它以“龙”命名并不是长相似龙,而是它唯一生存的地方是“异龙湖”,也就以湖命名。

异龙湖,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曾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泊面积约3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4米,这个湖并不小,里面存活着丰富的水生动植物。

关于异龙湖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崇祯四年,湖中出现巨龙,吐水成湖,故名异龙湖。三百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荡舟异龙湖,并在《滇游日记》中描绘了当时湖光山色的美景:“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有菱荷百亩,皆巨朵锦边,湖中植莲以此为甚”。

这片美丽的湖泊,却在20世纪中叶遭遇了巨变。1950年代,“人定胜天”的口号响彻云霄,“向湖要粮”的决策被付诸实践。一场轰轰烈烈的“围湖造田”运动在异龙湖畔展开。人们开挖河道,排放湖水,将湖泊的一部分变成了农田。

二十年来,不断进行的围湖种田导致异龙湖面积减半,“七十二湾”的迷人景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下了整齐的农田。异龙湖原本是珠江的一部分,后来被人改了道,现在成了红河的一部分。

挖了洞排水后,异龙湖的水位大跌,灌溉成了难题,粮食产量没升反降。湖泊环境快速恶化,水变得不清,生物种类越来越少。1979年至1980年,连续两年的干旱更是雪上加霜。1981年4月,异龙湖湖水彻底干涸,持续了20多天。

昔日碧波荡漾的湖泊变成了一片荒漠,湖底暴露在阳光下,腐烂的鱼虾尸横遍野,与湖同名的异龙鲤,也在这场浩劫中彻底消失,仿佛是对传说中那条吐水巨龙的献祭。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异龙鲤列为灭绝物种。

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的异龙鲤标本

对异龙鲤来说,鱼类不想陆地生物有手脚辅助,“水”就是它们的生命,干旱造成湖水枯竭,它们无一条幸存地逃不出干涸的湖,只能躺在越来越硬的泥里,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

现在,我们连一张活着的异龙鲤的照片都找不到,它那许多神秘的生物特点也跟着它的消失变成了永恒的秘密。

«——【·结语·】——»

老渔民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的标本和书籍中,才能一睹这种曾经在异龙湖中随处可见的鱼类的真容。当一个物种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称之为物种灭绝。

在泥盆纪晚期,一场大氧化事件让很多厌氧生物消失了,而白垩纪末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兴盛起来。根据野生动物联合保护局(IPBES)的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前物种的灭绝速度大约是背景灭绝速度(自然状态下的灭绝速度)的1000倍。

IUCN的红色名录上记录着那些已经消失或野外绝迹的野生动物种类,而且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延长。

白鲟的灭绝,长江鲥鱼的消失,这些物种在各自家园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在它们不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了很大冲击。

长江边搁浅的白鲟

异龙鲤的灭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消失,更是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拷问。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湖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损失。曾经“七十二湾”的秀丽景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未尝不是人类的损失。

«——【·结语·】——»

郭耕先生曾打比方说:“金字塔要是中间和底部都塌了,尖顶还在吗?”生物多样性对于大自然是那么重要。

即使物种的来去或许存在某种自然规律,但是人为的保护对他们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朱鹮和藏羚羊就是明显的例子,从灭绝的边缘被人们使劲挽救回来,很多稀缺物种同样需要我们的保护。

参考:

中科院之声:

中国绿发会:

光明网:

2 阅读:2991
评论列表
  • 2024-12-27 02:22

    灭就灭了,屁大的事。生物进化史中,灭绝才是常态。

  • 2024-12-17 17:12

    人类的劣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