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句废话吗?

依霜评商业 2024-10-03 22:22:32
曾有读者问,你有时候提倡积极努力,跟自己死磕;但有时候又说要看淡名利,好像又在鼓励躺平,这两者不是冲突吗? 《论语》中有段对话,刚好可以解释。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 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回答道:“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还得问问父兄的意见和态度啊!” 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回答道:“是的,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一旁的公西华觉得很困惑,就问孔子:“为什么两个人提出的问题一样,老师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呢?” 孔子答道:“冉有这个人,行事过于谨慎而常常退缩不前,所以我需要鼓励他勇于任事。子路这个人,性格勇猛过人而常常遇事莽撞,所以我需要抑制他鲁莽冲动。” 就像有人问,看到形态很漂亮的股票,要去买吗?如果他做事犹豫不决,曾因此错过很多机会,我会劝他要果断点,要敢于试错,不要怕错。如果他做事冲动,投资前常缺少思考,喜欢凭情绪买卖,我会劝他要谨慎,要研究透了再参与,不要看很快下决定。 这个例子讲的是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建议。 这是典型的东方思维。孔子一直讲仁,但从没给仁下定义,他每次面对不同的弟子,讲的仁都不同,因为讲话的语境和每个人的毛病不同。你缺什么,他就给你强调什么,这就叫因材施教。 后人解读《论语》时,对同一句话往往有好几种解释。因为《论语》是语录体,简单交待一句话,却不提供环境背景,也就难免有不同理解。 所以,看任何书时,都要注意还原当时的语境,落实到自己实际行动上去琢磨,多多体悟。有些话可能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你;有些理论讲得没错,但到你这就要进行特色化改造。 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说,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它们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假如只用一个模型观察世界,就会让真理成为公式的牺牲品。 我们看到一本书,或某个大师的话,首先要想,这是不是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如果是,它在什么情况下正确的,什么情况下又会变成错误的。任何具体的观点或结论,都有其适用范围。 尽信书不如无书,实事求是。 类似的道理,王阳明门人徐爱在《传习录序》中也提到过: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自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意思是,有门人私下记录王阳明先生的话,先生知道后说:圣贤教育人,都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不同,就像中医用药,讲究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和病理,酌情加减药方的剂量。其要旨在于治病,至于怎样用药,并没有固定的说法。若你拘泥于一个固定的药方,很少有不害人的。如今我跟诸君说的,不过是针对各自的缺点,互相勉励磨练,只要能改正,我的话就没用了。你们若把我的话当成教条,传扬下去,他日难免误人误己,这罪过担得起吗?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就不言自明了。如果你把名利看得太重,整天忙于工作,搞得太累太辛苦,不重视家庭和健康,我会劝你看淡名利,一切都是虚妄;如果你没有进取心,成天就知道打游戏,只想着躺平,甚至还要啃老,我会劝你要积极进取,日拱一卒,书中自有黄金屋。 最好的状态是,用平淡的心来努力,享受成长的过程,不强求结果。过程做好了,结果是自然的。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