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德州区域由于地接山东河北,境内之人自古既有齐风鲁韵,又有燕赵豪侠之气,既能忠君,又能舍身成义,所以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既有儒家忠君爱民之风又能赴汤蹈火于一身的英雄人物。翻开德州历史,你会发现这片区域为国尽忠的人物比比皆是。今录六个典型人物的故事以飨读者。
一、忠孝两难选择忠的赵苞
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意思是说“忠”与“孝”常常会发生矛盾,需要人们果敢作出选择。东汉末年,武城人赵苞在忠孝两难的境地毅然选择忠,成为后世人子的楷模。当时,北方鲜卑族有个首领名叫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以北300里的弹汗山建都称王,把东汉王朝作为侵略对象,经常率部犯幽、并、凉三州。这一带的百姓年年遭受掠夺,人口死伤、财务损失不可计数。仅赵苞任辽西太守第一年(176)的上半年,边境被掠就达30多次,激起了赵苞的无比义愤。他率领部下英勇杀敌并屡战屡胜,有力地震慑了檀石槐部落。同时,他利用战争间隙修缮城防,训练士卒,开垦土地,使百姓得以安居。从此,赵苞威震边陲,成了鲜卑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熹平六年(177)冬,赵苞派人到武城老家接老母和妻儿去辽西。当赵苞老母一行行至柳城(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时,正遇到万名鲜卑骑士进犯,赵母和妻儿不幸被掠走。鲜卑人洋洋得意,认为只要把赵苞的母亲和妻儿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骨肉之情动摇赵苞的保国之心,迫使赵苞弃城投降,进而便可以突破辽西一带防线,长驱直入,直捣东汉大片疆土。
春节前的一天,辽西一带寒风刺骨,黄沙满天。鲜卑人押着赵氏婆媳来到辽西城下,擂鼓搦战。赵苞开城迎战,看到阵前被押着的老母和妻儿时,不由得一阵辛酸,声泪俱下:“娘啊,儿子本来打算将您接到身边,以微薄的俸禄奉养你老人家,谁知反使你祸殃致身,儿子真是罪该万死!娘啊,我现在是朝廷的大臣,为天子守土是我的职责,请你老人家谅解,大义不能顾及私恩了,我只有拚死一战,否则我就是千古罪人”。
赵母听到儿子的话急忙喊道:“威豪(赵苞的字)我儿,这是敌人的奸计,千万不要上当。人总有一天要死,不要因为我而亏损忠义。你快快进兵杀敌吧”!
母亲的话像一道威严的命令,赵苞一声悲号:“娘啊,事已至此,儿子不能再顾及母子私恩,只有为国尽忠了”。说完,赵苞随即指挥军马向敌阵杀去。敌人见此招不灵,就残忍地将赵苞的老母和妻儿就地杀害。汉军将士们被赵苞母子的壮举所感动,大家同仇敌忾,英勇杀敌,把鲜卑兵打得死伤大半,狼狈逃窜。
二、以身家性命维护祖国统一的颜真卿
唐代后期,被贬黜到德州为官的平原太守颜真卿面对安史之乱,视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不惜牺牲一家老小的性命,带领河北17郡一起反抗安禄山、史思明,成为为官德州者的忠臣楷模。
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之时,唐王朝正面临着一场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大角斗。颜真卿凭多年的从政经验和种种迹象觉察到,一身窃取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反意甚明。而安的驻地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距平原郡仅600里。于是,颜真卿就以防霪雨为名,不动声色地修浚城池,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训练人马,积极备战。同时又天天和宾客名流游览名胜古迹,泛舟马颊河,饮酒赋诗,行觞咏之乐,以麻痹即将反叛的安禄山。狡猾的安禄山知道,在黄河以北24郡的太守中,颜真卿来自京师,颇有阅历,对自己一直是不放心的。于是派遣幕僚平洌、李史鱼等人,以河北采访使判官名义,巡视平原郡(治在今陵城镇),刺探防务情况。颜真卿则将计就计,陪同来使游览郡内名胜厌次故城(今陵城区神头镇)遗址和东方朔庙、东方朔墓以及汉代72疑冢等古迹。当看到东方朔庙中陈列的开元初年德州刺史韩思复主持刻写的《东方先生画赞碑》时,颜真卿借口韩的刻碑太小,字迹不清晰,当场重写了《东方先生画赞碑》及自己撰文的《碑阴记》。睿智过人的颜真卿通过这些举动,给对方一个风流儒雅的书呆子的形象,成功蒙骗了安禄山的使者,使安禄山“果以为书生不虞也”,放松了对他的监视。
事情果然不出颜真卿所料。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竟率领范阳、河东、卢龙三镇的20万精兵叛乱,一路朝唐东京洛阳杀来。由于唐玄宗从未想到安禄山会叛乱,所以在军事上毫无准备。当时的河北郡县或开城投降,或弃城逃窜,大部失陷,“独平原城守具备,兵精粮足,戒备森严”,叛军久攻不下,绕道而去。当叛军长驱南下的消息传到京城,唐玄宗举手无措,曾叹息道:“河北24郡竟没有一个忠臣,看来河北无望了”。等到颜真卿的司兵参军李平驰马至京报告了平原郡的情况后,唐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颜真卿这个人真了不起,竟有如此功业!朕怎么就想不起这个人呢”?
安禄山的叛军渡过黄河,连下数城,不久攻陷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并分兵向潼关进攻,妄图占领西安一举取代唐朝。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安禄山派部将段子光携唐将蒋清等三人首级到平原郡,欲胁迫颜真卿降服。颜真卿毫不畏惧,腰斩段子光,召集全体将士举行誓师大会,历数安禄山分裂国家的罪行,号召大家齐心报国,勇杀叛贼。此时,颜真卿的从兄颜杲卿在常山(今河北正定)也举起了抗叛的旗帜,与平原郡成犄角声援之势。不久,河北17郡联合响应,推颜真卿为盟主,“集兵20万,横绝燕赵”,切断了洛阳到叛军老巢范阳之间的通道,在背后狠狠地捅了安禄山一刀。
清河人李萼和同郡几个人来到平原郡请求颜真卿派兵援救,于是颜真卿与清河、博平之师合兵一处,屯于博平。叛军将领白嗣深、乙舒蒙等率兵2万来战,颜真卿遣其大将李择交、副将平原县令范东馥、裨将和琳、徐浩等分路进兵,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唐玄宗得报,少觉宽慰,下诏加颜真卿户部侍郎,仍为平原太守,据守河北。唐肃宗即位后,拜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访招讨使。河北形势的骤变,迫使安禄山停止进攻潼关,派史思明、尹子奇率军全力进攻河北。不久,饶阳、河间、景城、东安相继失陷,独平原、博平、清河三郡依然固守,但均被叛军重重包围。当叛军围困常山时,颜杲卿率领兵众浴血苦战六天六夜,最后城破被俘。颜杲卿一家几十口,包括他年仅八岁的孙子颜诞,均被斩于市。当叛军横陈平原郡城下时,颜真卿献出年仅十岁的独生子颜颇,让他越海(渤海)去渔阳(今北京密云),联络平卢守将刘正臣,请他在敌后起兵,夹击叛军。三军将士固请劝止,而颜真卿终不为所动,当小颜颇启程时,三军将士被颜太守凛然大义的举动感动得泣不成声。颜真卿以身家性命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也感动了平原郡的广大百姓。武弁、猎户纷纷自报奋勇,效命疆场,出现了“仁者赴仁,义者赴义,勇者不敢爱其力,智力不敢密其谋”的感人景象。就在洛阳到范阳的通路被打通后,叛军在安禄山的授意下挥师西进,很快占据西安。这时,身陷叛军重围的平原,已是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心恐慌。于是,至德元年(756)十月,颜真卿只好洒泪告别平原,渡河取道江淮荆襄以入朝。
三、将忠君报国刻进骨子里的许逵
明中期乐陵知县许逵,面对盗匪攻城与叛军造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毅然决然地与之斗争,成为封建时代的官吏楷模。
许逵(1484-1519),字汝登,河南固始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四年(1509)授乐陵县知县。两年后的正德六年(1511)春,河北霸州爆发的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到乐陵。半年前,许逵为了防备刘六刘七农民军南下抢掠,就组织城乡百姓修建城墙和护城河,为阻止盗匪进城做准备。乐陵县城之前没有城池,许逵为了弥补这一战略上的短板,便不分昼夜地督促百姓修筑,不到一个月城池完工。许逵又令城内居民在自己的院外筑墙,要求墙高过檐,然后在围墙上开一仅容一人进出的洞门,要求各家挑选一名身强力壮者执刃躲在墙洞后,其余人加入队伍,每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同时,许逵还招募敢死队埋伏在街巷中,并模仿诸葛亮“空城计”的战术将城门打开。敌军果然如期而至,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许逵举旗为号,埋伏在街巷中的敢死队员和各家隐藏在自己洞门口的勇士一起冲出杀敌,攻进城中的盗匪们见到这种阵势直吓得抱头鼠串,哪管他们的军纪和军命。经过近半天的街巷战,许逵带领的义军将入城之敌全部斩获。后来,盗匪们数次对乐陵县城实施进犯,均被许逵击退,于是不敢靠近城池半步。事迹上报朝廷,许逵进秩二等。
正德七年(1512)初,朝廷针对地方社会治安势力较弱的现状,决定在鲁北一带设立武德兵备道,分管鲁北一带社会治安,兼有对所属区域地方官员的监察职能,由山东按察使司领导。许逵由于抗匪功绩显著,成为武德道佥事的不二人选,官职居正五品。武德道辖州三,曰武定,曰滨,曰德;县十七:曰济阳,曰商河,曰章丘,曰邹平,曰新城,曰齐东,曰海丰,曰利津、曰沾化、曰蒲台、曰乐陵、曰陵,曰青城、曰德平、曰阳信、曰临邑、曰平原。盖兼古渤海、平原、乐安诸郡地而为一戌镇者也。东控海而扼河北,抚天津,南捍济省,东南联青州,西南若北与临清霸上相引望,承平则弭盗宁民与共,共翰京师,一或有警当必相与,为声援、为犄角,以保障一路联络,四方以共尊朝廷而歼寇孽。置马快390人,民兵共4577人。辖巡检司五:曰清河镇,曰大沽河海口,曰丰国镇,曰久山镇,曰旧县镇。所一:曰武定守御千户所。”
许逵在武德兵备道佥事任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修浚武定州的城池。武德兵备道当时驻守武定州(今惠民县城),州城城墙多处垮塌,护城河几乎夷为平地,连牛马都挡不住。许逵任上带领百姓对武定州的城墙进行了重修,疏浚了护城河,在城墙上修建敌楼和武器弹药库等,并安排军士定期巡逻,大大提高了武定州城的防御能力。
许逵在武德兵备道佥事任上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全歼流贼杨寡妇部残余。杨寡妇,即崔氏,流贼杨虎之妻,山东蒙山人。杨虎是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之一。正德六年(1511),起义军攻至山东蒙山,杨虎将崔氏掳占为妻,杨氏遂同杨虎往来南北各地。后杨虎战死,刘惠统率其部,杨氏继续由刘惠收养在营。当时,一部分农民起义军,曾打出杨寡妇的旗号进行活动。正德七年(1512)五月,流贼杨寡妇率千骑进犯潍县,被明军指挥使乔刚挫败,敌军少却。许逵率军追击,败敌于高苑,令指挥张勋截击于沧州,先后俘斩270余人。不久,流贼别部劫掠德平,被许逵全歼,于是许逵威名大著。
正德十二年(1517),许逵因政绩卓著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官居正四品。
江西是地方势力宁王的地盘。首位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齿序第十六子,卒谥献,又称宁献王。15岁时,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封朱权于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称宁王。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朱棣进军南京,发动了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前,胁迫朱权出兵相助,并许以攻下南京后,与他分天下而治。经过4年战争,朱棣打败建文帝,夺取了政权,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朱权恃“靖难”之变有功,颇骄恣。朱棣即位后,非但只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还将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并裁撤其护卫,朱权时年25岁。复杂的政治环境使其成为明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今属南昌市)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
第四代宁王朱宸濠,是宁康王的庶子。初封上高(江西宜春)王。因宁康王没有嫡子,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二年(1507),朱宸濠贿赂太监刘瑾,恢复已被明成祖裁撤的护卫,刘瑾死后护卫又被裁撤。后朱宸濠又贿赂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正德九年(1514),已裁撤的护卫再次被恢复。朱宸濠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朱宸濠之罪行。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兴兵,集众号称10万,攻打安庆,欲取南京。43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十二月初五日赐死于于通州。史称“宁王之乱”或“宸濠之乱”。自此,宁藩被废除。
许逵上任江西按察副使后,发现宁王朱宸濠的同党暴横,遂将他们绳之以法。许逵曾对自己的上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西巡抚孙燧说:“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孙燧非常赞同许逵的看法,每件事都与许逵密议。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三日,朱宸濠起事前诱捕并捆绑住孙燧,许逵见状便与朱宸濠发生舌战。朱宸濠素来忌恨许逵,特别问许逵:“许副使如何?”,许逵说:“天无二日,国无二王,副使惟赤心耳。”朱宸濠大怒说:“我不能杀汝邪?”许逵大骂说:“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朱宸濠大怒,将许逵一并捆绑,拖出砍他的颈子,许逵屹立不动。叛军一同推许逵让他下跪,许逵始终不屈,被杀,时年36岁。
嘉靖皇帝即位,赠许逵为左副都御史,谥“忠节”,荫一子。又录山东平贼功,复荫一子。不久,又改赠许逵礼部尚书,其长子进荫指挥佥事。
四、横刀立马驱逐倭寇的尹秉衡
尹秉衡(1524-1592),字慎亭,人称“平倭骠骑将军”,齐河县祝阿镇葛谢村人。自幼酷爱武术,研读兵法。成年后力大无比,能举千斤之鼎,折弓箭如折蓬蒿;精骑射,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嘉靖三十三年(1554),朝廷面对北元势力不断南侵和东南倭寇的频频侵扰,决定破格选拔武略奇才以扩充军力。年已30岁的尹秉衡参加了考试,名列第四,自此正式从戎并效力于大明王朝。
尹秉衡为朝廷效力的第一战役,即史上有名的铁裹门和鹁鸽峪大战。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蒙古十万骑兵南犯阳和府。阳和处于边关最前线,这里是明代一处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通往宣府、大同的交通要道,这里的铁裹门、水峪口、鹁鸽峪都是一些险关要隘,因蒙古骑兵曾多次攻打,通常需要委派勇将把守。当时的前线指挥为兵部侍郎、宣府总督翁万达。翁选派尹秉衡和张达统领左军500人驰援铁裹门。援军刚到,敌骑兵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尹秉衡、张达率部严阵以待,据关御敌。等敌骑进入有效射程之后,尹秉衡一声令下,明军箭如雨下。敌骑兵纷纷中箭,翻身落马。尹秉衡手挽强弓,连连射杀。凡被他射中箭者的敌骑兵,无不落马毙命。敌军一波刚退,一波又来,其势犹如万马奔腾,攻杀如潮。尹秉衡又是一声令下,明军火炮齐发,吼声震天,蒙古骑兵被打的人仰马翻,狼狈不堪。经过一天的激战,战场上尸横遍野,血肉狼藉。蒙古骑兵死亡惨重,无计可施,天黑之后,趁着夜色掩护仓惶撤离。
第二天,蒙古骑兵避开铁裹门,攻打鹁鸽峪。几个回合的激战下来,双方伤亡惨重。后由于明军指挥不力,众将不能协调作战,使得鹁鸽屿落入敌人手中。尹秉衡的同年和好友王邦直不愿被俘,拔刀自刎。这时的尹秉衡,奉命率敢死队前去争夺鹁鸽峪。在与敌骑发生肉摶后,尹秉衡身中数创,宛若血人。他一面撕杀,一面寻找王邦直的遗体。找到王的尸体后,他裂衣裹尸,背伏还阵,时人对他刮目相看。由于尹秉衡等的奋力拼杀和明军大队援军已到,敌军不得不连夜遁去。铁裹门、鹁鸽峪血战,被史家誉为“勇奋中坚,威震北虏”。《明史》称它是自永乐北伐以来,明军与蒙古骑兵打的最为惨烈的一仗。
不久,明王朝三年一度的武举考试的日子到了。尹秉衡在父亲的催促下到顺天府参加武举乡试,成绩名列第二;参加会试,名列第六,成为众人羡慕的武进士。按照惯例,尹秉衡中武进士后应授济南卫镇抚。朝廷念他鉄裹门和鹁鸽屿战功未赏,直接授任苏州游击。闽浙沿海一带的倭寇频繁掳掠,都督府新任都督胡宗宪上疏借调尹秉衡率部击倭。尹秉衡奉旨加入了胡宗宪、戚继光指挥的抗倭行列。
尹秉衡带领他的1500名苏州兵,沿毗陵、檇李、四明、天台南下,所到之处,见倭就杀,杀的倭寇东躲西藏。这时,已投靠倭寇的大商人陈东和麻叶设计挑战两头门,让倭寇佯败走进石砀山。当尹秉衡的队伍追进后,倭寇伏兵倏起,紧紧地围住了尹秉衡和他的部队。“盖攌而拘者三日,而食马饮溺,得以不死”。第四天的傍晚,尹秉衡带领剩下的几百号人马,提刀冲入号称万人的敌军阵营。倭军看到身材高大、满脸是血、浑身是污的尹秉衡,以为是关帝圣君现世,军自溃散,逃兵践伤无算。尹秉衡趁势而前,攻入徐海的倭军阵地,徐军兵士同样被关帝圣君的形象吓得四下逃散,尹秉衡的队伍得以成功突围。当时身为参将的戚继光,立即为尹秉衡摆酒压惊。当尹秉衡循发裸衣,露出身上所中的3矢、5枪和过去的累累伤痕时,感动和心痛的戚继光抚其背而哭。伤愈之后,尹秉衡又连续参加东南沿海的大小战役50多次,他一人在抗倭中斩杀敌首124颗,夺回被掠妇幼1835名。战后,尹秉衡升任五军三营参将,人称“平倭骠骑将军”。
五、近代抗英名将韦逢甲
韦逢甲(1796-1842),字毓春,近代著名的抗英爱国将领,齐河县(今德州市齐河县桑梓店镇)三官庙村人。道光十六年(1836),40岁的韦逢甲考中进士,接着被派往浙江,先后担任宣平(今浙江丽水)、余杭、浦江等县知县。他为官清正,勤政恤民,颇有政绩。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舰队在广东不能取胜,便沿海北上。七月,北犯浙江,攻陷定海。此后,英国侵略军在浙江宁波沿海屡屡侵扰,并以弋船30艘进犯乍浦,清军处处防守。英军船坚炮利,与清军水师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清廷决定改水师为陆师,增筑炮台,铸造大炮,加强陆上要塞的防卫力量。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韦逢甲被调往镇海(今宁波东北)督造大炮。九月,再被调往乍浦(今平湖市东南)团练乡勇,遂即被任命为乍浦同知。乍浦地处杭州湾北岸,依山面海,南邻杭州湾,自古就有“江浙门户”之称,是我国历代军事要冲,长江下游重要的海防重镇。上任后的韦逢甲,除“办理支应局务,雇募商船”,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外,还仿照定海“土堡”之法,在乍浦近海村落修筑土堡,招募乡勇日夜训练。使得各土堡之间互为联络,一处遇警,各处支援。十月,定海、镇海、宁波相继失守。十二月,英军兵舰30艘侵扰乍浦洋面,看到乍浦军民严守以待,无机可乘,只好离去。
道光二十二年(1842)初,英国侵略者决定撤出宁波、镇海,以集中兵力进犯海防重镇乍浦。四月九日,英军战舰先以康华丽号、布朗底号、摩底士底号、阿吉林号和西索斯梯斯号等7艘军舰及数千士兵,向乍浦前沿发射猛烈炮火,攻打设置在各山寨阵地的炮台。接着,又以复仇神号、司塔林号、皇后号、哥伦拜恩号、伯劳弗号和菲莱吉森号等战舰作掩护,兵分三路先后向乍浦发动进攻。其右路敌军,由英军中校马利斯率领,由爱尔兰联队第十八团、四十九团以及工兵等1000余人组成,妄图在乍浦的天后宫登陆,却遭到了由韦逢甲率领的我军民的坚决还击。
当英军舰艇驶近天后宫海面时,清军在乍浦最高指挥官海防同知韦逢甲指挥下,顿时火箭弓弩齐发,镣得英军措手不及,一艘英舰即被击中,一名上尉军官顷刻毙命,舰上英军纷纷落水。英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稍作休整后,英军又接连发起两次进攻,均因遭到韦逢甲率领的乡勇的强烈抵抗而受挫。丧心病狂的英军在另一路军队的配合下,马上对韦逢甲坚守的阵地发动了更加疯狂的第四次进攻。在英军的重重包围和猛烈炮火攻击下,韦逢甲跃出城垣,手持大刀,冒着密集的的枪弹,率领募集的乡勇,在海塘边与后退的英军白刃相见。激战中,韦逢甲的左肋中弹倒在地上。部下正欲上去救护,韦逢甲赫然站了起来。他抡起一根长刀,狠狠地向一英兵掷去,竟一刀砍下了那个英兵的头颅。乡勇们迅速将韦逢甲抬到城内六度庵进行抢救。韦逢甲曾几次挣扎起身,询问战况,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光荣殉国。死时,他仅有46岁。
六、北方辛亥革命领袖王金铭
王金铭(1880-1912),字子箴,清末出生在武城县运河沿岸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9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天资聪颖,成绩优异。17岁弃学从商,在其族叔王瑚开设的洪瑞大钱庄学徒。学徒期间,仍偷闲苦读。由于晚上读书影响白天工作,一年后被族叔辞退。1898年,中日甲午开战,清王朝惨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19岁的王金铭,只身来到天津小站,参加了袁世凯的“新军”。由于王金铭在私塾读了八年书,此后又不间断地刻苦自学,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新军中并不多见。加上他品行端正、足智多谋,不久即升为副目(副班长)、正目(正班长)。1904年随军至山东,被提升为左哨哨长(连长)。1905年,调任北洋军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驻扎在济南千佛山下。1906年,毕业于袁世凯在天津韩家墅创立的北洋陆军讲武堂;1907年,升任第一混成协第七十九标第一营帮带(副营长),移驻奉天(今沈阳)新民府。由于目睹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使他对腐朽的清王朝失去了信心。1908年,在同盟会员刘瀛的引导下,王金铭读到了《扬州十日》、《嘉定屠城记》等反清书籍,有机会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同年,他与冯玉祥、施从云等人组织了革命团体“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学科为名,秘密开展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
1911年夏,王金铭与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取得联系,并与孙谏声等山东籍的官兵,发起组织了“山东同乡会”,自任副会长,负责实际工作。同乡会成员分赴奉天、北京、天津、唐山等地联络革命同志,还在唐山设立“山东同乡会”。同乡会作为秘密机关,主要任务是筹集资金,购置枪械,为反清武装起义做准备。
同年9月,清政府决定军队进行秋季演习,王金铭所在的部队开往滦州。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急忙下令停止军事演习,命部队开赴前线镇压革命军。王金铭、冯玉祥、施从云等人认为形势突变,南北议和行将破裂,是武装起义的大好时机,应当立即起义。但北方的革命力量相对薄弱和分散,冯玉祥又驻防海阳镇,集结部队需要一定时间,为此他们于11月11日,先以王金铭、冯玉祥、施从云三人的名义发出了主和通电,与第一营管带施从云联合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请清政府快速召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同时,又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密谋武装起义。他们要求张绍曾起义并进攻北京。张绍曾左右为难,只是在原地按兵不动,拒绝受命。不久,张绍曾被削职。王金铭与冯玉祥、施从云等则继续领导革命官兵坚持斗争,并派人去天津联系革命团体“共和会”,共同商定滦州起义的计划。后因消息走露,起义被迫提前。
12月30日,王金铭等在滦州城北关师范学堂营部召开会议,商讨起义部署,会上推举标统岳兆麟为北方革命军大都督。但岳兆麟“反对革命甚力”,31日逃往开平,向新上任的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告发。王怀庆立即电请直隶总督陈夔龙转报袁世凯。滦州地近京畿,武装起义对清廷威胁极大。袁世凯一面派王怀庆赴滦州“劝解抚慰、察其真相”,一面“收束兵队、密筹抵御”。1912年元旦,王怀庆到达滦州,对起义军领导者采取软硬兼施、威胁恐吓的手段,以求“顺机消弭”。王金铭则派人将王怀庆软禁起来,对他晓以革命大义,劝其共举义旗,并以直隶省革命军大总督相推许。王怀庆口头佯为允诺,却暗中与第三营管带张建功勾结,策划镇压起义军的策略方法。2日,起义军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王金铭被推举为北方革命军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张建功为副都督,冯玉祥为参谋总长,同时将滦州州衙改作北方革命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王金铭在北方革命军政府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北方革命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布滦州独立。阅兵典礼结束后,王怀庆为了实现逃跑目的,提议与革命军军官们在操场上比试马术。王精于骑术,比赛中忽然加鞭向西北疾驰而去。义军将士见王怀庆飞骑不返,开始怀疑有变,乃群起追之。王怀庆竟纵马跳过数丈宽的沙河,飞奔25公里回到开平,随即命令其部将谭庆林率部向滦州革命军进攻,并电邀驻在附近的第三镇曹锟部出兵夹击。
5日,王金铭率起义军官兵登车直指天津。然而,部队刚刚开出滦州城,副都督张建功便据城叛变了。王金铭怕贻误战机,放弃与其纠缠,只留少量部队殿后阻击,命令其余部队悉数登上火车,挥师西进。当火车行至雷庄附近时,铁路因被王怀庆提前破坏,火车出轨倾覆,官兵受伤严重。王怀庆趁机以密集火力向起义军猛烈射击,王金铭、施从云身先士卒,率部英勇还击。战至黎明,王怀庆部渐渐不支,请求停战,并邀王金铭、施从云到雷庄车站议和。王、施二人还是希望说服王怀庆共同革命,遂不顾众将士劝阻,毅然来到了雷庄。王怀庆早已设下伏兵,王金铭、施从云等人一到,即被捕获。清廷统带汪学谦责备王金铭说:“清朝待汝恩厚,何故反耶”?王金铭怒斥道:“汝非黄帝之苗裔耶?胡为出此言也!满人以异族入主华夏垂300年,宰割我土地,鱼肉我人民,凡有血性之人,皆欲得而诛之,何反之有”!王怀庆先以死相威胁,继以高官厚禄相收买,皆遭王金铭严辞痛斥。这时,王怀庆接到袁世凯将王金铭等就地处决的电令。临刑时,王金铭骂不绝口,视死如归,英勇就义,年仅33岁。施从云、白雅雨等同时遇害。
篇后语:类似以上古代德州人为国尽忠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持共同的做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遵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意识,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置国家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要能够义无反顾地放弃个人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统一和兴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危难之际敢于做中华民族的大丈夫。(原载《德州》2019年第三期,总356期,今加进“将忠君报国刻进骨子里的许逵”一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