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投票终于有了结果——执行,分国别来看,德国与包括匈牙利在内的其他四个成员国一道投票反对征税。包括意大利、法国和波兰在内的10个国家都挺身而出,投票赞成征收关税。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另外12个国家投了弃权票。
投票以后,欧盟说仍将与中国继续谈判,寻找关税的替代方案。双方正在探讨能否就一项复杂的机制达成协议,以控制价格和出口量,取代关税。
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关税将于11月到期,并将在未来五年内生效。新的税率将高达35.3%,而现有的税率为10%。
问题来了,通过此次欧盟各国倾向以及表态,有三个结论:
欧盟内部分歧严重,不想和中国“硬碰硬”;
个别国家以及美国游说依然是欧盟战略的主要思路;
德国领导力的衰退。
重点说说德国,在该国制造商的压力下,政府也投了反对票,要知道上一次投的是弃权票,回顾十年前,欧盟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要对中国商品做文章,但双方就最低价格达成协议,这里面德国起了主要作用,当然彼时德国老大是默克尔,她可不仅仅是德国风向标,也是欧盟指南针。
于是问题来了,尽管欧盟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但走了第一步,就可能有第二步,双方的贸易争端不排除扩大,尽管我们持乐观心理,但也有防范准备,而且也得有必要措施,例如刚刚公布的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
例如,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池,这两个都不在关税范围内,但不排除欧盟未来有所动作,数据显示尽管布鲁塞尔鼓励本地制造业,但中国企业去年对欧盟的出口增至234亿美元,是五年前的10倍。
若欧盟提高中国电池的关税(目前为1.3%)将会非常棘手,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贸易冲突,刺激我国进行反击,将进一步影响欧洲其他对华出口大额行业。
客观理性分析,欧盟的目的无外乎就是希望中国在欧盟投资建厂,即便部分达成目的也是成全了中企。
因为这将加大我国的海外投资,最终把很多钱转向技术。那么投资激增之际,中国国内的转型技术成本将在大幅下降。
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事,而欧盟则更加需要中国技术有点像当年燃油车的节奏,只不过角色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