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八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6-15 12:59:24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八讲

第五章 唐朝中期各家书法思想

在唐朝中期,除了之前提及的张怀瑾等理论大家之外,书法的艺术氛围日益浓厚,尤其在唐玄宗时期,书法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年至779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一时期,众多富有创造力的书法家纷纷崭露头角,他们在各种书体上都有所突破,共同塑造了唐朝书法独特的风格特点——既有骨力丰盈之美,又不失流畅豪放的韵味,从而成为继魏晋之后书法艺术的又一高峰。

这样的艺术成就,得益于整个文化领域对书法艺术的广泛关注,也离不开众多研究者和理论家们的辛勤耕耘。他们或以文字论述,或以实践创作,或以诗歌抒发,或以系统研究,为那个时代的书法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例如,张旭、颜真卿、怀素、李阳冰等书法家,他们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探索书法的真谛;李白、杜甫等诗人则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书法的独特见解;窦息、窦蒙兄弟则致力于对古代书法艺术的系统研究;而徐浩、蔡希综等则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分享他们在书法领域的宝贵经验。

这一时期的书法文献也极为丰富,如李阳冰的《上采访李大夫书》、窦氏的《述书赋》及其弟窦蒙的《<述书赋>语例字格》、蔡希综的《法书论》、徐浩的《论书》等,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朝中期的书法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一节 书法美的探索:张旭、颜真卿、怀素

在唐朝的书法领域中,张旭、颜真卿与怀素三人堪称艺术探索的典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师徒传承,更有一种深厚的艺术精神将他们紧密相连。从颜真卿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中,颜真卿深受张旭的启迪,文中写道:“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这证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徒情谊与艺术交流。

怀素则在《藏真帖》中明确提及自己曾向颜真卿请教笔法,文中记载:“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得长史笔法,闻斯八法,若有所得也。”这说明了怀素对颜真卿的敬仰与学习,同时也展现了唐朝书法家们之间的艺术传承与交流。

尽管这三位书法大师没有留下完整的书法理论著作,但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仍能看到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关于张旭的书法理念,蔡希综的《法书论》中有详细记载。张旭强调书法的精妙在于执笔圆畅、识法口传、布置合宜、变通适怀以及纸笔精良。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和人物动态来领悟笔法之意,如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神。

李肇的《唐国史补》和《新唐书·李白传附张旭传》也都有关于张旭得笔法的故事记载。这些故事表露出了张旭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和独特见解,也反映了唐朝书法家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和深刻领悟。

怀素,据《佩文斋书画谱》引《唐僧怀素传》所述,他与邹彤为兄弟,并常从彤受笔法。邹彤曾转述张旭的话:“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怀素,使他在草书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张旭、颜真卿和怀素这三位唐朝书法大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思想启示。

张旭对书法的领悟深刻,体现在他观察到的多种自然与人文现象之中,诸如“锥画沙”“印印泥”,又或者是从公主担夫争路的情景、公孙氏的剑舞,以及鼓吹的乐声中获取灵感。他还从鲍照的《芜城赋》中“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描述中汲取智慧。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张旭在注重书法技法的掌握的同时更重视从自然景象和人的活动中寻求艺术的共通之处。这种艺术思维,后来被韩愈概括为从“天地事物之变”中体悟书法,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笔端。

在张旭、颜真卿、怀素的书法传承中,除了笔法口诀的传授,更为核心的是这种书法艺术思维的传承。颜真卿作为这一传承的关键人物,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须自得之”。据陆羽的《怀素别传》记载,颜真卿曾询问怀素,除了师承之外,草书还需要怎样去领悟。他提到张旭从孤蓬、惊沙以及公孙大娘的剑舞中领悟了草书的韵律。怀素则回答他通过观察夏云的奇峰和壁拆之路等自然现象来领悟书法的奥秘。颜真卿听后默然数月,后又以“屋漏痕”来启发怀素。这种从自然中探寻书法真谛的思维方式,正是颜真卿所说的“须自得之”的精髓。

在颜真卿的引导下,怀素体悟出了“夏云奇峰”“壁拆之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自然现象对书法的启示,同时也融合了郭彤的“古钗脚”等元素。这些都是他们从自然中体悟书法形象及创造奥秘的实例,也是“须自得之”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张旭、颜真卿、怀素深入探索的核心,是如何让书法艺术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表现力。艺术创造中,表现自然及其内在的人性,始终是一个核心且广泛的议题,而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正是以自然作为其创作的源泉。在绘画领域,我们常提及形似与神似之别,但书法领域的复杂性远甚于此。汉字本身即是对自然的抽象模仿,难以追求形似,而神似则可能掩盖了其间的微妙差异。好的表现可能捕捉到自然的神韵,而表面的模仿则可能显得矫揉造作。

那么,如何评判不同书法家作品中物象的呈现与缺失?文献中的理论探讨往往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具体的量化分析。事实上,书法家若过于刻意地模仿自然物象,反而会破坏书法的本质。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书法的笔触唤醒观者的自然经验,使之在审美体验中得到升华。这正是张旭等人思考的关键所在——如何将书法的意象创造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实践。

他们致力于展现自然的神奇魅力,探索如何将这种神奇融入书法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之中。诸如锥画沙、屋漏痕、古钗脚等体悟方式,不仅涉及笔法技巧,更代表了书法创作的思维方式,旨在开创全新的艺术境界。怀素在《论书帖》中自豪地表达了自己在书法道路上的突破与成长,这正是长期探索与自我超越的见证。

尽管这三位书法家的深刻领悟和独特成就并不能解决书法创造中的所有问题,但它们无疑为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提供了启示。通过将这些领悟与个人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书法家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激发创造力,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共计:243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