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父亲家长会发言上热搜后我才知道:为人父母都要经历3次觉醒

樊稠说育儿 2024-01-02 15:03:04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是对生命的一场独特演绎。

那个看似普通的孩子,其实只是在等待一对觉醒的父母,能带他看见人生的旷野。

作者 | 番茄妈

前几天,山东一位“学渣父亲”在家长会上的一番发言,火上了热搜。

这位爸爸先是坦言,自己儿子是“学渣”,严重给班里拖了后腿,并当众给大家道了歉。

接着,他话锋一转,非常自信地说:

“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相信他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

接着,他还细细数起原因:

“我的儿子心理特别强大,他学习成绩这么差,依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

我是一个高级心理咨询师,他的心态比我还强大,将来走上社会之路,一个人心理强大和情商高,这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最后,他还不忘感谢一下学校和老师的付出:

“儿子的带班班主任更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我相信在名校名师的带领下,儿子的未来不会差!”

爸爸在家长会上的这段精彩发言,赢得满堂喝彩,台下的家长纷纷拍手称赞!

众多网友评论:“这个爸爸不仅情商高,而且开明格局大。”

其实,初为父母时,我们都曾对孩子怀有极高的期待。可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不可避免的从期望的高山一点点跌落。

作家郑渊洁说过一句话:“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为人父母,想要自我成长、走向成熟,一定要经历这3次觉醒。

第一次觉醒:

我的孩子,大概率会归为平凡

前段时间,在热搜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一位当老师的母亲,得知儿子数学才得了18分后,无奈地晒出了自己的教师资格证。

十几秒的视频寂寞无声,可她的崩溃和绝望却震耳欲聋。

身为老师,哪怕你教学经验丰富,桃李满天下。

自己的家里,该结苦瓜还是苦瓜。

评论区里32万评论,几乎都是各位父母深深的共鸣。

哪怕你是985、211的学霸,也不耽误你生出一个学渣娃。

不禁想起网上曾经流传过的一张图:

多少中国父母,都曾经历过“我家孩子未来一定大有出息”到“我家孩子原来是个普通人”的无情幻灭。

看过一组数据显示:

在全国,只有前6%的孩子有机会考取一本,能读985的只有0.79%,能读211的只有2.41%,想读清华北大,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03%。

所以,每位父母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

未来能够走上金字塔顶尖,闪闪发光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

你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辽宁一个读初三的14岁男孩,一提起他的成绩父母就发愁。

每当要他写作业,他总是不情不愿,学一会儿就能直接趴桌上睡着。

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于是,父亲带着他来到闷热的工厂干活,想以此激励他努力读书。

可没想到孩子在厂里干活得心应手,复杂的仪器一教就会,厂里的活样样精通。

看着儿子每天在厂里娴熟地工作、积极乐观的样子,一旁的妈妈百感交集。

她终于选择与自己和解:

“虽说读书是通往成功最近的路,但孩子不是那块料,强求也没有办法。孩子有一技傍身,将来应该也不会差哪儿去。”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哪怕这条路不是星光大道,而是乡间小道,道旁依然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明知道孩子资质普通,却想方设法鸡娃、只会加重孩子的压力,加重挫败感,让孩子自暴自弃。

接纳孩子终将平凡,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这是父母必须经历的第一次觉醒。

第二次觉醒:

不管结果如何

也要扎扎实实陪孩子努力一场

在多年不切实际的期待被无情打破后,很多父母心生绝望,干脆直接摆烂。

然而,大多数坚强的老父老母亲在经历痛心疾首、辗转反侧后,还是会选择咬牙与自己和解:

“我家孩子虽然普通了点,但也不是孺子不可教也。”

然后,他们就会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时间、精力,想方设法托举孩子,为孩子谋一个更好的未来。

北大博士生导师丁延庆,吐槽女儿是个学渣的视频曾火遍全网。

视频中,他边挠头边叹气:

差太远了!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

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然而吐槽归吐槽,丁教授却从未放弃过对女儿的栽培。

女儿排名倒数,为了不让她掉队,丁教授决定开启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他每天坚持骑车送女儿上学,每天一来一回共一个小时的相处中,就耐心地给女儿讲解数学。

每天晚上,他都会陪女儿读一本书,女儿喜欢动物书,他就会从动物学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

慢慢地,女儿的数学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对阅读也产生了兴趣。

永远不要放弃那个学渣孩子,哪怕他是班里的最后几名。

你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就默默无闻,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花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了,放弃了。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叫吉娅的女孩,学习特别努力。

她上课时,从来不开小差,下课后,也认真完成作业,平常更是隔离一切娱乐活动,全身心扑在学习上。

可就是这样拼命,吉娅的成绩也没有挤进过班级前10。

起初,父母对她的成绩也很担忧。

后来他们意识到,女儿天赋也许并不在学习,就开始多方面挖掘孩子的潜力:

带她去户外冒险,去大自然观察动植物,或者带她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渐渐地,他们发现女儿对数字很敏感,很喜欢做生意,便给予了她很多鼓励与支持。

最后,吉娅虽然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却成为一名出色的女企业家。

每个娃都是自带基因密码来到这个世界的。

为人父母的使命就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陪伴他、托举他、激发他的潜能,挖掘他的天赋,让他的人生不留遗憾。

不管结局如何,都要扎扎实实陪孩子努力一场。

这,是为人父母的第二次觉醒。

第三次觉醒:

鸡娃不如鸡自己

有劲往自己身上使才是王道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帖:

帖主是一位北大医学部毕业的博士妈妈,她和任药企研发总监的硕士老公,养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渣娃”。

儿子从一年级起就稳居倒数,现在上初中,差不多班级40/48,年级600/680,按这个排名,上个普高都难。

一开始发现孩子是学渣后,这位北大妈妈是特别焦虑的,各种报班和鸡娃,成绩都没有好转,家庭也没少为此吵架。

后来,她干脆放弃了传统路线上的“鸡娃”战术,选择改变策略:

1. 鸡娃不如鸡自己。她逼自己切换赛道,从天天混日子变成007,开展副业,甚至副业赚得比主业还多。

2. 给他准备了一套房子,毕竟男孩,又在上海,以后哪怕学个理发、干个面点师,有口饭就可以。

3. 自己各种信息搜集+研究,为老大找到了适合普娃的9条通道。也就是说,她没有放弃,而是在儿子能力所及的各种出路中,为他寻找最佳方案。

这位“硬核”妈妈的套路也许不适合所有普通父母。

但是,这也说明了一点,不管孩子什么样,父母都不能放弃自鸡。

鸡娃毕竟是一场赌博,成本、效果、成功率都是不可控的。

但是你努力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是稳赚不赔的。

更何况,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上进自律,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

有网友问郑渊洁:“你是如何把女儿培养成学霸?”

他风趣幽默地回应道:“先学爸后学霸。”

他从不跟孩子说“你要努力”,而是“鸡”自己,告诉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班上孩子的故事。

这个孩子上初二,语文和理科成绩一塌糊涂,爸爸束手无策,只好去问老师该怎么办?

老师回答说:“你得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

爸爸马上付诸行动,每个周末都在学校旁边的自习室陪着儿子一起学习。

爸爸读建造师教材,儿子就读名著。

一年后,儿子的语文成绩提高了,爸爸考完了二建。

后来男孩的成绩稳步提升,还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这位爸爸也顺利拿到了一级建造师证。

主持人杨澜说过: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你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这,就是为人父母的第三次觉醒:

执着地栽培自己,然后带动孩子一同成长。

沙法丽•萨巴瑞在《家庭的觉醒》中说过:

“我们每个人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憧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些空泛的幻想。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深表赞同。

养育,就是从山顶跌落,又自我重建的过程。

愿每位父母在养育之路中,都能早日觉醒——

挣开过度的期待,探寻孩子的本我,努力修炼自己。

哪怕暂时跌落绝望之谷,也能在爱和希望中,引领孩子拨开迷雾,重返山巅。

点个赞吧,一起共勉。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