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大王”郭敬明的荒唐史,当年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

丽丽谈明星娱乐 2024-11-26 17:54:50

封神之后降至低谷,2020年的最暗时刻。

曾创造《小时代》系列票房奇迹的郭敬明,在2020年12月执导的《晴雅集》上映十天后,突然被强制下架,这一次他栽了个大跟头。

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几乎同一时间,竟然有111位编剧和导演联名发出呼吁:"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这封联名信犹如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郭敬明最不愿面对的过往。

"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是烂片",这是郭敬明在《爵迹》被骂时的回应,充满了戾气。

他现在在《演员请就位》这个节目上,被李成儒老师当面指出问题时,只能强忍泪水,红着眼眶。

郭敬明一直以商业上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小时代》到《爵迹》,再到《晴雅集》,这一次,整个行业开始重视版权意识,那个曾不愿赔礼道歉的“天才少年”,终于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向庄羽道歉,尽管这道歉来得有些迟。

这个曾经在文坛呼风唤雨的少年作家,在综艺节目中多次哽咽落泪。那个说"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他的存在"的郭敬明,似乎终于体会到了当年那些被他伤害过的创作者的心情。

在近年来,郭敬明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炫耀豪宅,也不再在公众面前夸夸其谈。或许他正处于休养生息期,为未来的成就做准备;也许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作者权益愈发受到重视,有些侵犯权益的行为已成为不容踏足的红线。

郭敬明这一年的经历,就像一个被迫成长的孩子,他经历了从被捧上神坛到跌落谷底的转变。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少年作家,在时代的浪潮中,他学会了低头。

在娱乐圈中,观众的记忆可能很短暂,但对于抄袭这种严重伤害创作者的行为,大众是无法轻易原谅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曾风光一时的人,如今会陷入困境。

郭敬明少年时对金钱的执着追求。

郭敬明的"致富路"始于他那看似平凡却充满转折的童年。

郭敬明在四川自贡市长大,他的童年生活衣食无忧。别的孩子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而他却热衷于在书籍的世界中探索。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在无意间种下了改变他一生的种子。

他的每门功课都能拿到一百分,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才华和天赋。

有意思的是,文字和金钱在郭敬明的生命里,有一个特别的相遇时刻,那是在初二的时候,他向《人生十六七》

投稿的诗歌《孤独》,为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块钱稿费。

正是这小小的十块钱,使他认识到,文字也是可以变成钱的。

从这一刻起,他仿佛把投稿变成了他的“副业”,各种文学网站和杂志社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郭敬明真正尝到"甜头"是在2012年的《小时代》这部影片上。这部成本仅为2000万的电影,却成功取得了4亿元的票房,远远超过了他写书的收益。

于是乎,豪宅、别墅、奢华装修,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然而,人生岂能永远顺风顺水?《爵迹》系列的“滑铁卢”使他失去了曾经的"票房收割机"地位。特别是在《爵迹2》中,由于范冰冰事件,剧组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钱重新建模,批评声不计其数,损失惨重。

有趣的是,在易立竞和鲁豫的采访中,郭敬明从不避讳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曾说:"在上海大学的时候,我就是个乡下穷小子,看着同学们每周换新手机,穿着名牌。

"这段经历,似乎成了他拜金思想的源头。

从一个有文字敏感性的少年,到一个公开炫富的富豪,郭敬明的转变使人们对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然而讲实话,在商业头脑这一块,郭敬明确实尖端。他总能在出版、影视、写作和导演等方面发现财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似乎将赚钱视为唯一的追求,忘却了当初那个为十块钱稿费欣喜若狂的少年。

现在的郭敬明变得低调许多,不再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的豪宅生活。或许他认识到了,在这个以内容为王的时代,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并不是浮华的表面。

天才少年和模仿者的双重人生

有人说天才一定是原创,郭敬明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有时候那些所谓的天才可能是顶级的模仿者。

郭敬明的文字富有才华,他在初中的时候就展现了天才般的创造力。不过,他最擅长的,恐怕还是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这一点确实让人惊讶。

2001年新概念作文大赛面向全国征稿,郭敬明决定不靠运气,而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他大量阅读、分析了往届的优秀作品,从中发现了一些门道:要创新,要重视画面感,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不再受欢迎。

这位“模仿天才”一鼓作气写了两万字,将其分成七篇参赛作品。最终,他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荣获一等奖。第二年,他又凭借《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获得了该奖项的冠军。

但是,应该在哪里设定模仿的边界呢?2003年,郭敬明出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指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这一次,郭敬明的"模仿"终于踩到了红外线。

这场官司打了三年,2006年最终判决郭敬明抄袭成立,需要赔偿20万并公开道歉。钱?给就给了,但道歉?他选择了沉默。

这一沉默持续了整整十五年。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时,郭敬明的高考作文却被扣了三十分,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一个以文字引领时代的作家,却写不出一篇满分作文。

回首郭敬明的创作历程:从模仿到抄袭,从被誉为天才少年到被诟病的争议作家。他的天赋毋庸置疑,然而,当模仿的行为越过了创作的红线,他再优秀的才华也会变成一种不幸。

直至2020年,在业内111位人士联名抵制,并表示"剽窃者不应该成为榜样"的压力下,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天才少年,终于在年末说出了那句迟到的"对不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模仿可以是学习的阶梯,但永远不能成为创作的终点。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最珍贵的不是模仿的能力,而是创造的勇气。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年那个被大众称为"天才"的少年最终没能逃过"抄袭者"的标签。因为在创作这条路上,真正的天才不在于模仿得有多相似,而在于能超越自我、独创新路,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惊艳。

他从过去的纸媒霸主,转变为如今备受争议的导演。

说起郭敬明与《萌芽》的恩怨情仇,颇有风波。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在合同上茫然签字的大学生郭敬明?当时《萌芽》的主编被他投稿的一万字《幻城》所吸引,要求他扩写成长篇小说。

然而这一签签出的结果竟是一段孽缘。

《幻城》销量火爆,然而最终入账却让郭敬明感到有些微薄。这个他能忍吗?虽然合同为买断制,他只能哑巴吃黄连了。但是,郭敬明可并不是容易吃亏的人,他会很快就采取"报复"。

2003年,《萌芽》刊物因被指抄袭,导致刊物堆积如山,甚至发不出去。其中,通过《萌芽》出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引起了很大争议。

更为极端的是,当《萌芽》想找郭敬明问个清楚时,他却把他们关在了门外。2004年,郭敬明干脆破釜沉舟,创办了自己的“岛”工作室,也就是后来“最世文化”的前身。

在那时,郭敬明踏上了他的"文学帝国"旅程。他先后创立了《最小说》和《愿风裁尘》等杂志,大放异彩。然而,随着网络小说平台的兴起,纸媒逐渐没落。

这次郭敬明的眼光倒是挺独到的,立马把目光投向了影视圈。

2012年,投资了两千万的《小时代》获得了四亿票房,这样的买卖简直太划算了!然而,你若以为郭敬明会因此收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爵迹》的拍摄方式与《小时代》一样,采用了套拍模式,一部作品拍摄成两部,因此可以赚取两份钱。

然而天意难为,《爵迹2》无奈遭遇范冰冰事件,不得不斥巨资重建模型。最后只能改行网络电影,最终的结果可以想象,这一次是真的亏损严重。

仔细研究郭敬明的商业之旅,发现他从出版行业发家,然后开始涉足影视行业。从他的每一步思路中,都能看到他在商业嗅觉上的敏锐洞察力,但同时,他在成功的步伐中似乎显得有些急躁,过分强调利益,而忽略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作品本身的质量应是重中之重的核心。

现在的影视圈早已不是随便拍拍就能收到票房的时代了。观众们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即使是佳作也难以被埋没在市场中。

互联网的普及和传播让好的作品更容易被发掘所以要想在如今的影视圈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过硬的实力和深刻的内涵。

没有好作品的情况下,营销再厉害也是白费力气。

讽刺的是,那个曾经表示"你们可以骂《小时代》,但我不在乎"的郭敬明,在《爵迹》口碑惨败时,却说出了"是不是我死了,你们就不会再骂爵迹了"这样的话。

从纸媒霸主到备受争议的导演,郭敬明的转型之路走得颇为坎坷。或许,他已经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唯有真诚用心创作,才能赢得观众的尊重与认可。

暴富少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看过《小时代》的朋友们都知道郭敬明对拍摄富人的生活有着深深的执着,你或许并不清楚,这种耐人寻味的执着其实源自他在上海大学求学时期的深深自卑。

"在我原来住的城市,我是个有钱人,但是来到上海大学,我却变成了一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年轻人。"回想起大学生活,郭敬明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

来自四川自贡的这个少年,看到同学们每周换新手机,穿着名牌,这使他深深感受到了格格不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多么戏剧性,那个曾经被富人圈子排斥的"穷小子",如今竟变成了拥有豪宅别墅的主人。他每天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他奢华的装修,炫耀他的物质生活,似乎想要把当年所有的自卑都变成今天的优越感。

但是大家发现,郭敬明暴富之后,他的言行举止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双标”言论。当《小时代》被骂为烂片时,他轻描淡写地说:“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他的存在。

然而,当《爵迹》遭遇滑铁卢时,郭敬明情绪激动地表示:“难道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批评《爵迹》吗?”

在易立竞和鲁豫的采访中,郭敬明毫不掩饰的显露了他对金钱的极度渴求。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道:"说到底就是为了钱,我们骂烂片并非针对你这个人,而是电影的确差劲。"这句话直指郭敬明的痛处 - 他过于看重金钱,以至于忘记了创作的初衷。

如今的郭敬明不再坚持炫富和金钱至上的观点。他或许是在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后明白了,肤浅的优越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创作的真正价值才是永恒的。

那位曾在上海大学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少年,倾尽全力追求物质生活,但在拥有一切之后发现:金钱无法购买口碑,财富无法堆砌出优秀作品。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财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但这不应该改变一个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如果金钱变成了唯一的追求,那么艺术和创作就会失去它们的灵魂。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