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开国少将来四川寻救命恩人,86岁老农:难道是那个小红军?

赵婧瑶说历史 2024-12-18 11:47:13
前 言

1983年10月6日,开国少将、时任军科院政委的段苏权,从北京来到四川秀山参加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结束后,段苏权在当地县领导的陪同下,走访了一些干部群众。

随后,他走遍山区,连续探寻好几个山洞,这一奇怪的举动让众人都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这并非段苏权第一次来到秀山县。

早在49年前,年仅18岁的他担任红军师政委之时,就曾踏上过这片土地。

那么,49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火纷飞,受伤遇困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启战略转移,长征由此拉开帷幕。

彼时,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计划从贵州松桃经四川秀山,挺进湖南湘西。

军团任命年仅18岁的段苏权为独立师政委,他与师长王光泽一同率领800多人留下阻击敌军,以掩护主力东进。

段苏权和王光泽率部伪装成红军主力,在黔东地区展开游击战。

他们怀着赴死的决心与敌人顽强周旋,尽管这支部队仅有800人,且平均两人才能分到一支枪,但他们毫不畏惧强敌,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成功拖住一万多敌军长达20余天,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为主力部队向湘西挺进创造了条件。

然而,完成任务后,当他们准备率独立师东进湘西与主力会合时,却遭到敌人的围攻。

部队损失200多人,余部600多人只得向四川进发,却不料后续又遭遇重重艰难险阻。

11月25日,独立师进入四川秀山,抵达古镇梅江场。

当时,段苏权率通讯班几个战士走在队伍前列,当冲到梅江场中街时,突然,前方隐蔽处的敌人开枪射击,一颗子弹瞬间打穿了他的右脚踝骨。

他顿时失去支撑,倒在街上,无法动弹。

子弹依旧在飞,几个战士急忙把受伤的政委背了下去。

得知政委负伤,战士们怒火中烧,奋勇冲进街内,一举占领梅江,还开仓救济百姓。

但为躲避追兵,部队次日便撤出了梅江场。

段苏权右脚踝粉碎,无法站立,师长王光泽和警卫员把他扶上马,可脚踝处疼痛钻心,即便他强忍着挺直腰板,那无法遮掩的鲜血仍不停地滴落,染红了山路。

师长、战士们看着政委一路流血,纷纷劝说,他这才躺到了担架上,可脚依旧在滴血,把担架也染成了红色。

此时,各地民团如闻到腥味的饿虎般蜂拥而至,疯狂地围追堵截。

战士们不断牺牲、被俘、失散,部队行进缓慢,根本无法摆脱敌人,而且不断有战士倒下,独立师几乎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天色阴沉,蒙蒙细雨仿佛是老天闪烁的泪花。

师长收拢部队向山上艰难攀爬,那七零八落的队伍,饿着肚子,拖着沉重的双腿,爬着陡峭滑溜的山坡,不停地摔跤。

师长王光泽心情沉重,段苏权内心也满是纠结。

身为政委,此刻他无法指挥战斗,不能为师长分忧,还连路都无法走,拖累4名战士轮流抬着自己,在那如泥鳅般难行的山坡上小心翼翼地前行,他内心的疼痛远远超过了伤口带来的伤痛。

敌人不断前堵后追,战士们饿得头昏眼花,师长心急如焚,必须迅速将剩余部队带出秀山,赶到湘西与主力会合。

而躺在担架上的段苏权,一路流血,脸色苍白如纸,痛得紧皱眉头。

当时又没有药,这样的创伤绝非三两天就能愈合。

师长王光泽思前想后,鼓了几次勇气,最终还是俯身向段苏权表达了要留下他就地养伤的意思。

段苏权心里明白,留下后恐怕凶多吉少,但他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几百战友的求生之路,便毅然决然地说道:“就这么办吧,师长,你快带部队走吧!”

恩人相助,悉心照料

自愿留下的段苏权,随后被两名红军战士满含热泪地送到了李木富家中。

李木富是当地一位普通农民,兼做裁缝,日子过得虽不宽裕,却心地纯善。

当他看到伤势严重的段苏权时,怜悯之心顿起,毅然决定收留他。

然而,彼时敌人在农村长期进行错误宣传,恶意抹黑红军形象,这让李木富忧心收留红军会招来敌人报复。于是,他与妻子杨桂花商议后,决定先将段苏权安置在自家屋后岩壁上的一个山洞里。

此洞深有十米左右,洞内有一股清泉,喝水问题得以解决,只需设法解决吃住事宜。

李木富和妻子一同抱来一大捆干草,一半铺于地上充当段苏权的褥子,另一半则作为被子,尽可能让他在山洞中住得舒适些。

李木富一家本就家境贫寒,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绞尽脑汁维持段苏权的生活并为他治伤。

每日,李木富都会准时给段苏权送去一碗红薯饭,在那个粮食极度紧缺的时期,这已然是他们所能拿出的最好食物。

除此之外,他还四处寻觅草药,带回给段苏权疗伤,期望他的伤势能够尽快好转。

但好景不长,李木富藏红军之事还是被当地反动民团知晓。

敌人气势汹汹地砸开李木富的房门,逼迫他交出红军,否则就要取他性命。

李木富被逼入绝境,无奈之下只好领着敌人来到山洞。

民团之人看到段苏权后,立刻冲上前扒下他的军装,抢走他身上仅有的三块大洋,甚至丧心病狂地对重伤的段苏权一顿毒打,还欲举刀将他杀害。

千钧一发之际,李木富急忙求情:“莫造孽啊!他脚已断,跑不了。图个财便罢了,莫害人性命!” 或许是看在李木富曾为民团做过衣服的份上,民团头子最终放过了段苏权,带着手下扬长而去。

经此一劫,李木富家中本就稀少的口粮更是所剩无几,生活越发艰难,送饭的次数也逐渐减少,红薯饭也变得越来越稀。

最艰难的时候,段苏权在山洞中苦等三天都未等到李木富送饭,只能靠喝泉水维持生命。

即便如此,段苏权心中也毫无埋怨之意,反倒担忧因自己而让恩人一家遭受牵连。

后来,段苏权实在饥饿难耐,便用手掌和膝盖一点点从山洞爬到了李木富家门口。

李木富看到气息微弱、满身血痕的段苏权,心疼不已,赶忙和妻子将他扶进屋里,喂他吃了一碗红薯稀饭。段苏权望着李木富家空空如也的锅灶以及面带菜色的一家人,心中满不是滋味,觉得不能再继续拖累他们。在伤势稍有好转后,他决定离开,回湖南老家。

李木富虽心中不舍,但也明白留不住,便请邻居、木匠苏仕华制作了一副拐杖,又拿了一个乞讨用的竹碗送给段苏权,再三叮嘱他一路小心,注意安全。

就这样,段苏权拄着拐杖,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归乡之路。

归途坎坷,铭记恩情

一路上,段苏权风餐露宿,饿了只能靠着乞讨得来的微薄食物果腹,困了便在相对安全的角落短暂休憩。

他一边艰难跋涉,一边四处打听部队的消息,每遇到一个人,都满怀期待地上前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获知部队行踪的线索。

然而,归队之路远比想象中更为崎岖坎坷。

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劳累,再加上之前的伤势并未完全痊愈,他的伤口不时复发、恶化。

有时双脚疼得几乎失去行走功能,他也只能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继续前行。实在走不动了,甚至只能用 “屁股走路”,从行乞变为 “坐讨”。

可即便如此,段苏权心中那股归队的信念从未熄灭。

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先在湖南茶陵的老乡刘维初的照料和帮助下回到了湖南老家。

回到老家后,段苏权从因伤脱离红军的同乡谭毛苟处得知了红军所在地。于是,在谭毛苟、父亲和妻子的协助下,他从茶陵到长沙,坐上运兵车至山西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任弼时,终于成功回到了革命队伍当中。

面对突然出现的段苏权,任弼时大为震惊:“我们曾给你开过追悼会,原来你还活着啊!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段苏权将自己这三年的经历做了汇报。任弼时听后,不断赞扬李木富和刘维初的仁义心肠,并说:“将来革命成功了,应该好好感谢他们。”

此后,段苏权投身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诸多重要战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终被授予少将军衔。

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没有忘记李木富夫妇以及刘维初的救命之恩,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报答他们。

执着寻找,终偿所愿

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落下帷幕后,段苏权将军怀揣着遗憾,因未寻得救命恩人,无奈踏上了返回北京的路途。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救命恩人的念头,随后便将这件事委托给了秀山县党史部门,希望他们能帮忙继续寻找。

党史部门的工作人员们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也被将军这份执着的感恩之心所打动,于是积极行动起来。

为了扩大寻找范围,他们将段苏权将军和那位救命恩人的往事整理成报道,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这一刊登,立刻在秀山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大家都在纷纷猜测,到底谁会是那位救了将军的恩人呢?

就在消息传开不久后,一天,秀山县政府来了一位农民,他说自己是受父亲的嘱托,前来找段苏权将军的,而他的父亲,正是那位声称救过将军的人。

这位农民还热情地邀请段苏权将军到家里做客。

得知这一消息后,秀山县党史研究室的几位同志不敢耽搁,当即动身前往雅江乡丰田村。

在那里,他们见到了那位已经86岁高龄的老农,他就是李木富。

李木富老人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也有些佝偻,但当他讲起当年救人的过程时,眼中却闪烁着别样的光芒,思路也清晰起来。

他缓缓说道,那是1934年的时候,当时看到受伤严重的段苏权,他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帮帮这个小红军,哪怕自己会因此面临危险也顾不得了。

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认真地听着老人的讲述,又结合了党史资料以及段苏权将军的相关事迹,经过仔细的比对和分析,基本判定李木富老人所说救的那位红军,就是段苏权将军。

当这个消息传到远在北京的段苏权将军耳中,将军激动不已,眼中瞬间噙满了泪花。

跨越了近六十年的时光,经历了无数次的牵挂与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终于可以当面去好好地报答了。

结 语

“军民鱼水情,恩重如山岳。”

1984年4月,中共秀山县委和县政府举行仪式,将写有 “红军的亲人” 的匾额赠予李木富老人,转达段苏权将军亲切问候,奉上将军寄来的款项。

段苏权将军此举,是对救命恩人的感恩,更是诠释军民情深。

战火岁月里,老人冒险救助将军,将军历经近六十年不忘报恩。

这段故事如璀璨星辰,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在苦难中结下的情谊都值得铭记与传承。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