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向智而生,在《启航!大运河》感受流动的工业印记

江苏卫视 2024-07-15 20:42:50

上周五,由洋河·梦之蓝M6+独家冠名的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在江苏卫视播出第七期。单霁翔、张谨、张鹏、陈艺丹走进宿迁、无锡,在洋河酒厂感受独特的手工酿酒技艺与智能科技力量,在窑群遗址博物馆追溯明清江南砖窑的辉煌历史,在梁溪空天产业展示馆探寻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通过一段段旅程、一个个故事揭秘大运河承载着的工业记忆。

节目播出后,CSM71城平均收视1.37%、CSM35城平均收视1.59%,位列周五同时段省级卫视文化类节目第一。#这应该是玩泥巴的最高境界吧#、#单霁翔测试酒量低估了自己#、#大运河上也能运火箭#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热议不断。短视频方面,#黑科技一秒测出你的酒量、#中国制造民商用火箭将面世、#为火箭量身打造“新外衣”等话题在抖音平台上持续出圈。

古运河“流”进现代生活

“老城新建”氤氲烟火与人文

本期节目,嘉宾们骑行运河湾公园,在与船上人家的攀谈中,感受到“千里运河第一湾”上货船如织的熙攘繁忙。行走至鸿运桥,宿迁作为中国民族玻璃工业发源地的一面也逐渐解开。20世纪初,苏北名士黄以霖和中国近代的实业家张謇,在大运河宿迁段发现大量石英砂矿,于是便在宿迁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玻璃厂。前人的实业救国、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便利的水运交通,使得玻璃制造成为今天宿迁特色支柱产业。

历史上乾隆六下江南,五次到访宿迁,品尝到当地美酒,挥毫赞道:“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嘉宾们一行来到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了解洋河酒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感受醇厚窖藏的独特风味。中国酿酒大师赵国敢介绍道,洋河酒酿造技艺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31连跨酿酒车间、智能酿酒115车间,嘉宾们被规模庞大的生产自动化机器人所吸引,张谨惊叹道,“偌大的车间居然能依靠现代科技就轻松实现生产”。工人们表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洋河酒已经实现了酿造的智能化、数字化。正如单霁翔所说“手工酿造和智慧酿造中间是没有割裂的,实际上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整个酿造车间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最好写照。

为了进一步感受调酒的制作流程,嘉宾们还特意体验了一把“大运河味道”DIY特调。嘉宾们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选择不同的风味加入基酒,调制出了“浓”“香”“厚”“长”四款定制运河酒。张鹏说道:“这次来到洋河酒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诞生之初就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运河的滋养下形成了它本身的特色”。

运河畔制造工业旧貌焕新颜

“黄金水带”见证无锡蓬勃生机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无锡因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大运河,孕育了无锡城,亦孕育了无锡璀璨的文脉、独特的城脉与活跃的经济形态。循着“清名、古窑、丝缕、九霄”线索,嘉宾们自清名桥出发,探寻这座城市的工业遗存和运河印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串联起运河两岸珍珠般散落的工业遗迹,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历史风貌,也融入了新时代活力,站在清名桥上,无锡城市发展和贸易繁荣的盛景尽收眼底。

事实上,清名桥下的古运河曾是一条繁忙的货运航线,在街区的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仍能看到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窑口与金砖,“当时烧砖的情景非常壮观,一百五十多个窑,上万的窑工在此烧窑,晚上火光通天,照得半个城都非常亮堂”,单霁翔说道。

随后,嘉宾们在中国丝业博物馆体验了手摇缫丝技艺,从手工测量一个蚕茧的蚕丝长度过程中,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历史上的无锡手工业相当发达,纺织缫丝业盛极一时。#一个蚕茧的丝有好几公里长#引发全网热议,观众评论“没想到一颗蚕茧最多能有3.5千米,蚕宝宝也太勤奋了!”

探寻了“清名、古窑、丝缕”,那“九霄”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嘉宾一行四人前往梁溪空天产业展示馆参观学习,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民商火箭“引力-1号”、火箭发动机等高科技尖端产品,深刻感受到新质生产力迸发出的蓬勃生机。

城市与艺术,休闲与生态,丰富的业态和互动场景焕新了尘封的文化、生态遗产,也激活了大运河无锡水岸的灵魂。登上矗立于运河中央的黄埠墩,大家围坐畅聊,“这次在宿迁、无锡,我们看到了古代传承下来的手工业和近代的工业,它们在大运河的孕育下,传承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探索”。

“运河文化巡游”仍在继续,下一站,嘉宾们将探寻全新的运河城市,在那里会为我们讲述哪些与运河息息相关的故事呢?更多节目精彩内容,敬请锁定本周五21:10江苏卫视《启航!大运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