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北京待了42天,这42天里他都干了啥?3件事将其送上绝路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21 13:41:06

标题:李自成在北京待了42天,这42天里他都干了啥?3件事将其送上绝路

引言:

世人都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却鲜有人知这短短42天的统治,竟成了大顺王朝的催命符。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后,这座曾经天子脚下的皇城,迎来了这位来自陕西的农民皇帝。当李自成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他可曾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江山,会在短短42天内土崩瓦解?那些曾高呼"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百姓,为何在短短一个多月后就改变了态度?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穿越回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看看这位农民皇帝是如何在42天内,一步步将自己送上绝路的。

一、皇城初入:权力更迭之际

1644年3月19日,北京城内一片混乱。李自成的大顺军刚刚攻入皇城,可眼前的景象却让这位新君主颇为意外。那些价值连城的宫中珍宝,竟被四散奔逃的太监宫女们洗劫一空。李自成站在金銮殿前,连一个能说清楚宫中典制的人都找不到。

当时,一位叫做李若琏的太监被大顺军士兵发现。此人曾在明朝任职内官监太监,对宫中事务了如指掌。李自成当即召见了他,问道:"宫中礼仪规矩,你可知晓?"李若琏跪地答道:"老奴在宫中数十载,对各项规制都甚为熟悉。"就这样,这位本该随明朝一同覆灭的太监,成了大顺朝廷建立初期的重要人物。

正当李自成准备在金銮殿举行登基大典时,一个意外的发现令他措手不及。原来,崇祯皇帝逃走时,竟将传国玉玺带走了。没有这枚象征着帝王统治权威的印玺,登基大典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李自成只得命人连夜打造了一方新印,上书"顺天行道"四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自成开始着手建立新的朝廷制度。他任命牛金星为内阁大学士,令其负责处理朝政。但这位出身农民的皇帝显然对朝廷运作一窍不通,以至于牛金星不得不一边摸索,一边强行套用明朝的官制。

更让李自成头疼的是,大批投降的明朝官员涌入皇城请降。其中不乏当朝重臣,如礼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甘学濂等人。这些人虽然口称效忠,但李自成对他们始终心存疑虑。一来是担心他们心怀二意,二来是这些文官说话办事都带着文人的繁文缛节,与他率性而为的性格格格不入。

就在李自成为如何安置这些降臣烦恼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此人正是明朝内阁首辅范景文的女婿宋献策。宋献策对李自成说:"大王若想长治久安,就得用这些读书人。他们熟悉朝廷制度,懂得治国之道。"

这番话引起了李自成的重视。他随即下令,凡是愿意投效的明朝官员,一律按原品级任用。一时间,大批文官纷纷入仕。然而,李自成并未真正重用这些人,而是让他们挂着官职,实际上并无实权。这种做法,为日后统治埋下了隐患。

此外,李自成还在建立新朝廷时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将自己的亲信分别安插在各个要害部门,这些人大多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将领。可问题在于,这些将领虽然能征善战,但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他们的粗鲁作风,常常得罪那些明朝老臣,使得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二、统治失序:军纪败坏之始

进入北京城后的第三天,一场意料之外的骚乱在东城区爆发。几名大顺军士兵闯入当地富商赵家,不仅抢走了家中财物,还将赵家的女眷掳走。赵家族长赵明瑞冒死前往皇城请愿,却被守门将士拦下。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仅在头七天内,类似的抢掠事件就发生了数十起。

原本李自成军队入城时曾下令"秋毫无犯",但随着时间推移,军纪逐渐松弛。一些将领甚至公然违抗军令,带领部下在城中抢掠。据当时在北京的明朝遗臣王思任记载,短短十天内,城中富户几乎家家都遭到了劫掠,有些人家被抢了三四次之多。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抢掠行为很快就从富户蔓延到了普通百姓家中。在崇文门外的一条小巷,住着一户姓张的农家,家中仅有几亩薄田。一日清晨,几名士兵闯入要求搜查,声称在追查藏匿的明朝官员。等他们离开后,张家仅存的粮食和家具都被洗劫一空。

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大顺军高级将领的注意。李过就曾向李自成上书,指出军纪废弛会导致民心丧失。然而,李自成此时已经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对这些警告置之不理。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军中将领开始效仿部下的行为。他们派出亲信,以各种名目在城中搜刮钱财。其中最为恶劣的是,一些将领甚至开始勒索降臣。以工部员外郎杨维垣为例,他被迫交出全部家产才保住性命。

军纪的崩坏还带来了另一个严重问题:贪腐现象开始蔓延。一些军中将领开始勾结地方豪强,形成利益集团。在西城区,就出现了一个由大顺军将领刘宗敏的亲信组建的敲诈集团。他们以"清查旧官产业"为名,强迫当地商户上缴财物。

到了四月初,情况进一步恶化。一些士兵甚至公然在街市上抢劫。原本繁华的北京城集市逐渐冷清,商贩们纷纷关门歇业。大量居民开始逃离北京城,使得城中人口锐减。根据当时的记载,仅东城一带就有近千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逃离。

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大顺政权的财政收入。由于商业活动萎缩,税收大幅下降。为了维持军队开支,一些将领开始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财。他们甚至派人挖掘富户的地窖,搜查可能藏匿的财物。

更为讽刺的是,当初高喊"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农民军,现在却强行向百姓征收粮食。在西直门外的村庄,大顺军竟要求农民们缴纳相当于明朝时期三倍的粮税。这种行为彻底击碎了百姓对农民军的期望。

到了四月中旬,北京城内已经是怨声载道。街头巷尾开始流传各种不利于大顺军的谣言。一些百姓甚至私下议论,说大顺军比明朝官员更甚。这种民怨,最终成为大顺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用人不当:人才流失之痛

四月初的一个清晨,礼部尚书倪元璐站在朝堂之上,向李自成提出了一份详细的人才选用方案。这份方案建议保留科举制度,并对原明朝官员进行甄别任用。然而,李自成只是随意翻看了几眼,便将奏折搁置一旁。这一幕,恰恰反映了大顺政权在用人方面的重大失误。

在接收明朝官员的过程中,李自成采取了一种极为矛盾的做法。表面上,他允许原明朝官员继续任职,但实际上却对这些人极度不信任。以兵部为例,虽然表面上仍由原明朝官员主持,但一切军务决策都由李自成的亲信将领把持。这种做法导致朝廷政务运转极为混乱。

更令人费解的是,李自成对待投诚官员的态度前后不一。太仆寺少卿王鳌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王鳌永主动投靠大顺,并献上了一份治国方略。起初,李自成对其颇为赏识,但仅仅三天后,就因为王鳌永反对抢掠民财而将其贬为普通官员。

在人才使用上,李自成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过分重用军中旧部,而这些人大多不通政务。如大顺军中将领牛成虎,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却连最基本的公文都看不懂。这种情况在各个部门普遍存在,导致政府效率极低。

四月中旬,一件事情充分暴露了大顺政权用人方面的弊端。当时,户部尚书张存仁发现国库空虚,提出了一份详细的理财方案。这份方案建议停止士兵抢掠,恢复商业秩序,并通过合理税收充实国库。然而,这份建议不仅没有得到采纳,张存仁反而因"心怀不轨"被革职查办。

随后,大批有才能的官员开始寻找机会离开北京。其中包括著名的经济学家顾炎武,他在看到大顺军的用人方式后,便悄然离开了北京城。据统计,仅在四月份,就有超过二百名原明朝中下级官员离职逃走。

李自成的用人之道还存在另一个问题:过分偏信谗言。以工部主事李若谷为例,他曾多次进言要改革税制,却被李自成的亲信诬陷为"明朝余孽"。最终,这位熟悉财政的能臣被迫离职。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许多有才能的官员纷纷避而远之。

到了四月下旬,朝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一些重要岗位无人可用,不得不由军中将领兼任。这些将领虽然能征善战,但对政务一窍不通,导致许多政令无法正常执行。例如,当时负责粮储的将领刘芳亮,竟然将存粮数量计算错误,导致军需供应出现严重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投诚的明朝将领也开始动摇。他们发现,在大顺政权中,军功远比才能更受重视。这种用人导向使得一些原本愿意效力的将领纷纷转投其他势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有德,他在看到大顺军的用人方式后,果断率部投向了清军。

这种用人不当的局面,直接影响了大顺政权的统治基础。到了四月底,朝廷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来处理政务。各个部门积压了大量公文,政令难以下达,整个政府机构陷入了半瘫痪状态。

四、军事部署:致命疏忽之祸

四月二十一日,一份来自山海关的密报送到了李自成案前。报告中提到清军动向异常,疑似在集结大军。然而,这份重要情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当日,李自成仍在筹备他的登基大典,对边关军情置之不理。这个决定,最终酿成大祸。

在北京城的防务部署上,大顺军犯下了几个重大错误。首先是兵力分散。原本进京的大顺军有十余万之众,但李自成下令将相当一部分军队派往各地"抚民"。例如,大将李过带领三万精锐开赴河南,刘宗敏则带两万人马驻守保定。这种分兵使得北京城的防卫力量大为削弱。

其次是边关防务松懈。山海关作为京师门户,理应重兵把守。但实际上,大顺军仅在此处部署了不到一万人马,且多为新招募的士兵。守将高一功虽有战功,但所部训练不足,战斗力堪忧。相比之下,当年明朝在此地常年驻扎两万精锐。

军需补给方面的疏忽更为致命。四月下旬,负责军需的官员发现,北京城内的粮草储备仅够维持一个月。更糟的是,补给线也出现了问题。例如,从河南运往北京的一批军粮在途中被劫,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李自成对此并未采取有效措施。

在军队训练方面,大顺军也出现了懈怠。由于胜利来得太快,许多将士沉浸在享乐中。原本每日必行的操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饮酒作乐。一位叫做王德化的小校记载,他所在的营地连续半月未进行任何军事训练。

情报工作的疏忽更是令人震惊。大顺军完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情报网络。当清军开始调动时,竟然无人及时发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直到清军抵达山海关外十里,守将高一功才得知敌军来犯的消息。这种情报上的迟钝,为日后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军队指挥系统也存在严重问题。李自成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指挥方式,各部将领没有自主决策权。当山海关告急时,前线将领需要等待北京的命令才能行动,这大大延误了军机。例如,守将高一功发现清军动向后请求增援,公文在各级部门辗转多日才得到回复。

更为荒谬的是,大顺军竟然在这关键时刻调走了一批老营精锐。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下令抽调三千精兵到皇城,为即将举行的登基大典维持秩序。这些本应在前线作战的精锐,却被用来维护庆典仪式。

军需调配上的混乱也十分严重。比如,前线急需的火药被积压在通州仓库,负责运送的官员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调令,迟迟不敢擅自行动。而京城内储存的大量军械,却没有及时运往前线。

到了四月底,形势已经岌岌可危。清军主力正在向山海关集结,而大顺军却还在为登基大典忙碌。前线将士缺乏训练、补给不足,指挥系统混乱,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军事上的全面被动。就连一向善战的李过也在密信中提到,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不如前。

五、战略误判:覆灭之路

五月初,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山海关外展开。当清军主力向山海关推进时,守将高一功派出斥候探查敌情。斥候回报称清军不过数万人,远未达到足以威胁京师的规模。这个错误的情报判断,导致大顺军完全低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五月三日,李自成在得知山海关战事后,仍在举行大规模的宫廷宴会。当天,他甚至下令将原本预备增援山海关的三千精兵改派去保定,认为区区清军不足为虑。这个战略误判直接导致山海关在五月五日失守,清军如破竹般向京师挺进。

在应对清军进攻时,大顺军的战略部署出现严重失误。首先是对防线的错误布置。李自成命令大军分散驻守各个关隘,而不是集中兵力据守险要。例如,在独石口一线,本应集中万人把守的要道,却只派驻了两千人马。这种分散兵力的做法,使得各部难以互相支援。

更为致命的是对战场形势的误判。当清军突破山海关后,大顺军指挥部认为敌军会选择休整,随即放松了警惕。然而,清军却采取了急行军战术,以惊人的速度向京师推进。五月十日,当大顺军还在准备粮草调度时,清军先锋已经抵达通州城下。

在军事情报方面,大顺军的判断更是出现重大失误。他们错误地认为吴三桂部下的关宁铁骑已经在长城血战中损失殆尽。实际上,这支精锐骑兵不仅保存完整,还在清军的配合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五月十二日的通州之战中,正是这支被低估的骑兵,断绝了大顺军的退路。

李自成对战局的判断也存在重大偏差。即便在清军兵临城下时,他仍然认为凭借北京城的坚固防御,可以据守待援。然而,他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城中百姓对大顺军早已离心离德。当清军围城时,不少百姓暗中为其传递情报,有些甚至配合清军破坏城防。

在最后的决战中,大顺军的战略布局更是错误百出。他们将主力部署在德胜门一线,认为清军必定从北面进攻。但清军却选择了从东面的朝阳门发起进攻。当大顺军发现判断错误要调整部署时,城内已经陷入一片混乱。

最后的撤退计划同样暴露了战略上的短视。李自成命令部队从西直门撤退,却未能预见到沿途百姓的反抗。在撤退途中,不断有村民放火阻路,甚至有人故意制造假情报,导致撤退队伍多次改道,最终陷入被动。

五月十七日的凌晨,当李自成率残部离开北京城时,他们选择了一条看似安全的西路。这个决定再次证明了战略判断的失误。因为清军早已派出轻骑兵在这条路上设伏。当大顺军的队伍经过时,遭到了猛烈的打击。

在随后的溃退中,大顺军完全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他们本可以选择退守关中,凭借地利重整旗鼓。但李自成却带领残部不断西逃,最终在湖北境内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这一系列的战略误判,使得这支曾经威震天下的农民军,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土崩瓦解。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