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经脉不是经络(修订稿)

金东文化 2024-07-25 16:44:34

【医经钩考】经脉不是经络(修订稿)

金栋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知其所以然!

中医高校教材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说:“经脉,又称经络。”显然不当!

首先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经脉不是经络。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简称。经脉是直行路线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二经脉的分支与奇经八脉的分支。针灸临床多是经脉取穴,不是络脉取穴(亦有刺络者),故以经脉为正。

1、何谓经脉、经络?

大型权威性专业工具书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解释说:

“经脉:①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要干线。……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部分。”

“经络: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高校教材如《内经选读》《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等,皆有相同的说法。实际上,此等“经络的主要内容”乃后人综合了《素问》《灵枢》《难经》中相关篇节的有关内容,搜集整理、总结编纂而成,实乃传统之误读!

即经证伪研究(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不是血脉、不是血管、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实体通道。

2、十二经脉气血的循环流注

实际上,中医十二经脉(或二十八脉)气血循环流注之次序,是《灵枢·经脉》等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成熟定型后,以中焦“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因为气血生成与运行等生理功能的中心是“胃”府。如

(1)《灵枢·经脉》说:“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2)《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3)《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即以中焦“胃”府为中心,“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气血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灵枢·经脉》),经过六脏六腑十二经脉(二十八脉)相互衔接所构成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圈后,再回到手太阴肺脉。如下循环流注圈次序: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①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②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③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④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⑤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⑥小肠手阳明之脉(属小肠、络心)→⑦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⑧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⑨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络三焦)→⑩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肺手太阴之脉。

十二经脉以“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不是一回事,即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走向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血管的走向不相一致。所以,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这种错误的概念持续达千年之久,直至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人们对解剖可见的脉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认识到血管与经脉体系不是一回事。”

究其因,“是古人对于血管未弄清楚的结果”(李申《中国科学史》)。

李申《中国科学史》说:“然而在人们企图弄清人体血管走向之前很久很久,已经用砭石进行治病。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金属针代替了砭石。石砭和针刺,还有艾灸的效果,都是经验的总结。历史的实际应是知道穴位的位置在先,认为石砭或针刺发生作用是由于气血的运动并企图去寻找血管的走向在后,而血管的走向实际上当时又无法弄清,因而不得不迁就穴位的所在,这就造成了经络和血管的脱离。血管走向实际上又弄不清楚,实践的经验又难以否定,所以只好把穴位用线条连接起来,认为这就是经络,即理论上的气血通道。

“从马王堆帛书出现较为完整的经脉走向开始,到《黄帝内经·灵枢》,就有所发展或者纠正。最明显的是由十一条变为十二条,其走向也有区别。即在《灵枢》本身,对于经脉走向说法也有不同。至于穴位,从古到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宋代出现的针灸铜人以及相伴随的《铜人针灸经》,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此后出现的《针灸资生经》,又纠正了铜人穴位、包括古人穴位的错误。其纠正的根据,都不是血管的实际走向,而是经验中穴位的实际作用。纠正的结果,就是经络的走向不断变化。这不是人体的血管走向会不断变化,而是医疗经验中穴位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穴位之所以会变化,也不是因为人体果然有什么解剖学意义上的经络,而只是疾病与穴位之间有经验性的联系。这些联系,虽然许多是稳定的,但不是都一致的。新的穴位会不断发现,旧的穴位有的也可能被放弃,或者改变位置。至于穴位和疾病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作用,还应当做持续的理论探索。”

3、经脉不是经络

《中医大辞典》及中医高校教材所说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络脉、十二皮部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由这么庞大组织组成的“经络系统”,中外相关科学家及中医相关科研工作者经科学验证说已经找到了“经络”。如

1985年7月7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同志,在“经络客观证实”课题通过专家鉴定会后,给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络组祝总骧同志的祝贺信说:

祝总骧同志:

祝贺您发现经络的存在,这一发现解决了我国二十多年来研究中的争论,并给国际科学界在研究、应用针灸进行临床治疗方面以科学说明的根据,使针灸的临床应用更容易普及到全世界所有国家,以给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贡献。祝您获得更大成绩。

崔月犁

一九八五,七,七日。

据崔部长的祝贺信所说,祝总骧等专家“经络客观证实”课题研究组已经发现证实了“经络的存在”,已经解决了“针灸研究中的争论”。那么,

请问,您们找到的是由这么庞大组织组成的“经络系统”吗?

显然不是!

这就是为什么其后的中医高校教材《针灸学》及相关教材或相关著作却只字不提,而且至今仍在争论“中医经络是否存在”、“中医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等等相关问题。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没有得到中医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即不承认其科学验证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所以,请不要再误导了!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简称。经脉是直行路线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二经脉的分支与奇经八脉的分支。针灸临床多是经脉取穴,不是络脉取穴(亦有刺络者),故以经脉为正。科学验证也只能是验证“经脉”而不是验证由这么庞大组织组成的“经络”系统。

目前,中医相关著作及网络上可谓“经络”之说满天飞,经脉仍然混称经络,实属不该。该清醒了、该纠正了!

4、经脉是气脉

如果十二经脉不是血脉、不是血管、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那么,经脉是什么?

据相关医籍史料,“经脉”一词,始见于《史记·仓公传》。如

《史记·仓公传》说:“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鑱石,定砭灸处,岁余。”

“俞所居”,俞,俞穴,《素问》亦名“气穴”“气府”。人身俞穴,皆气所居,脉气之所发也。如

(1)《素问·气穴论》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游行也。”

杨上善《太素·卷十一·气穴》说:“三百六十五穴,十二经脉之气发会之处,故曰气穴也。”

(2)《素问·气府论》说:“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气府’者,各经脉气交会之府也。……前篇论穴,故名气穴,而此论脉气所发,故名曰气府也。”

据《仓公传》上下文意,其“经脉”,当为“气脉”。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成都天回镇老关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之医竹简《天回医简·十二脉》,当时尚无“经脉”之名,只有“脉”名。此时之“脉”,“代表着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英文表达是channel,即气的循行通道——气脉。绵阳市永兴镇出土的针灸木人(涪水经脉木人)与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髹漆经脉人像),正是循行性感觉的竖行(直行、纵行)走行路线——竖行气脉,其特点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并未与脏腑相连接。

“脉”之前冠以“经”字,谓之“经脉”,始于《史记·仓公传》,即西汉时期始有“经脉”之词。而十二经脉成为运行气血的通道,则见于其后的《灵枢》《素问》《难经》这些医学典籍中了。实际上,十二经脉是行气的气脉,“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许进京、胡彦欣《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气脉,始于扁鹊脉学。如

西汉·桓宽(桑弘羊)《盐铁论·轻重》说:“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在正史中给神医扁鹊立传者,始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并将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合编在一起,名《扁鹊仓公列传》,并被誉为“方者”(医者)之宗师!在《扁鹊传》中只有“血脉”(诊赵简子与齐桓侯之疾)和“中经维络”(诊虢太子之疾)之词,未有“气脉”“经脉”之说;在《仓公传》则有“经脉”一词,共三见。

气脉,《汉语大词典》说:“血气和脉息。”息,呼吸也。脉息,气脉循行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如

(1)《灵枢·五十营》说:“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

(2)《难经·一难》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从上可以看出,《五十营》之“气”与《一难》之“脉”互换,气即是脉,脉即是气,气脉是也。

(3)《灵枢·营气》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4)《难经·二十三难》曰:“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环注手太阴。”

读读《素问》《灵枢》《难经》等则会发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古代医家、或方士医等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天人相应”观为理论体系,以“取象比类”为归纳方法,并结合古代哲学思想气(精气、元气等)、阴阳五行学说等,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其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不准确。然而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及科学方法去验证,则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如

《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所谓‘阴阳诸经’,指十二经。所谓‘建阴阳诸经’,即创建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因此,就回答了‘经络’的来源和出处,能够说明,‘十二经’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成的,而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创建的。……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也就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因为,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灵枢·经脉》等篇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之环型经脉体系,实则仿天体运行规律“人之合于天道”等附会推演而创建的!且《天回医简·十二脉》有“十二脉”的完整循行路线和主病,当是《灵枢·经脉》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之祖本。亦即《灵枢·经脉》等篇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之“环型经脉”体系,实源于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及针灸木人的“竖行气脉”体系,由当时之医家、或方士医补充整理、创建改造扁鹊学派《天回医简·十二脉》“气脉”而成。

所以,《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说:“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独创的体系,既不是血脉,也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天体运行规律等各方面密切结合的复杂体系。”“‘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本身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实际上,中医的经脉是确实存在的,即确实存在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出土的医简帛书与针灸木人和历代民间中医郎中及官医、御医、太医等的临证经验中。但其并非人体的组织或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据天人相应观,以阴阳学说等为理论工具推演创建的。因其并非在人体解剖条件下发现的,故至今现代人体解剖未能证实。如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经脉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所独具的内容,其实质可以说是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外的一种传导现象的描述。这个无法用形态解剖加以证实,但又被众多客观现象证明确实存在的传导系统——经脉学说。”

要之,中医的十二经脉,是“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行气的“气脉”,不是实体管道行血的“血脉”。气是无形的,故中医的经脉——气脉,其实质亦即无形之气道,故至今人体现代解剖学未能找到之、未能发现之、未能证实之。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出土的医简帛书及针灸木人是向心模式的竖行(直行、纵行)气脉体系,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的,并未与脏腑相连接;而编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医传世典籍如《灵枢》《素问》《难经》等是据“天人相应”说,附会推演、补充整理并改造了“气脉”而创建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

以现代而言传统中医经脉的实质,它是现代医学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管、淋巴管)等以外的一种特殊传导体系,即向心模式的“竖行(直行)气脉”体系,不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

世传人身有三宝,精、气、神。试问,修道者养生修炼、导引行气、小周天、大周天循环之气,甚至后世所说的“气功”等,其修炼之“气”指什么?是否与“气脉”有关,明智者可自知矣!

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了!

附: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