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数字化见闻
作者 | 孟永
12月15日,三度冲刺港交所的卫龙(09985.HK)如愿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辣条第一股”。然而,交易首日开盘即出现破发,随后盘中持续震荡,最终收报10.02港元,较发行价下跌5.11%。12月16日继续下探,截至发稿收报9.15港元,下跌8.68%。
虽然表现不佳,但数字化见闻发现,“辣条一哥”为了成功赴港上市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估值上,从上市前夕的超过600亿港元,到最终IPO市值仅为286亿港元,估值缩水超过300亿港元。卫龙这次“腰斩”上市不知埋了多少突击进场的投资者。
这让人不禁疑惑,在市场上品牌美誉度高,业绩又连年创新高的卫龙,急冲冲“流血”上市究竟为何——是对未来增长没信心,还是对公司现金储备没底气?“抬价”进场的机构投资者们,为什么同意卫龙这般“自降身价”的操作?
梳理其上市前后相关资料,数字化见闻试图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9-2021年,卫龙录得营收分别为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5%,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8.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56%。这样的数据来看,卫龙确实是个好资产。
然而,转机还是发生了。2022年上半年,卫龙没能延续前三年的业绩增长趋势,营收与净利双双掉头向下,其中录得营收22.6亿元,同比下滑1.8%,实现净利润-2.61亿元,同比下滑181.5%。
业绩如此急速俯冲式下滑,数字化见闻梳理发现,原因主要是当期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所致,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给第一次递交招股书时突击进场“抬价”的投资机构付了股权费用。
事实上,卫龙曾在2021年3月完成了一轮pre-IPO融资,中信产业资本、高瓴、腾讯、云锋、红杉等8家投资机构共同投资5.49亿美元,认购其上市前夕的1.22亿股,合计持股比例约为5.85%。
2022年4月,卫龙以1576.27美元的价格向上述机构又合计增发了1.57亿股股份,折合每股价格0.00001美分,经此操作,上述8家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也来到了12.96%。
这样一番操作后,投资进场价格,由估值600亿港元的4.48美元/股降至2.16美元/股,进场价格下降幅度超过50%。
不过,即使如此,对比卫龙本次10.56港元/股的招股价格,这些突击进场的机构账面浮亏依然超过了50%以上,但相比于卫龙补偿之前,已经好太多。
因此可以说,卫龙本次上市能得到进场机构们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对这些资本们有过补偿,算是很讲“道义”。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过,这也不一定就是卫龙宁愿选择估值“腰斩”,也要在2022年底成功上市的原因。
在数字化见闻看来,冲刺上市的原因,固然有企业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的压力,但更深层次的,应该是调味面制品(辣条食品)首个行业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对于从业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或许才是卫龙做出如此决定的真正原因。
据公开信息可知,2022年7月6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发布会举行。调味面制品(辣条食品)首个行业标准在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行标”)。值得说明的是,当时正在冲击IPO上市的卫龙就出现在协办名单当中。
细看本次“新行标”,“减盐减油”成为了准则的关键词,根据新行标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减少七成以上,含盐量下降17.7%,含油量下降10%。这对于向来以“重口味”著称的辣条行业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因为上述食品添加剂的减少,对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来讲是个福音,但是对于辣条生产企业而言,则预示着其产品保质期将会缩短,而保质期的缩短对于一家食品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事儿。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9-2021年,卫龙存货金额分别为3.99亿元、5.51亿元、6.04亿元、周转天数分别为60天、67天、70天。
从营收表现可以得出,虽然卫龙在营收端连创新高,但是与之带来的存货余额及存货周转天数也在逐渐走高,直白点讲,其运营效率反而在下降,销售端承压明显。
而在新国标的要求下,卫龙所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为了符合行业标准,减少食品添加剂的卫龙辣条食品保质期由原先180天调降至现今的120天,保质期直接缩短了1/3。存货周转天数的持续上涨再加上保质期的缩短,对于卫龙的线下销售终端来讲,其从拿到货品到最终卖给消费者的“实际可销售时间”不断下滑。(注:实际可销售时间=保质期-存货周转天数)
具体数据方面,2019-2021年“实际可销售时间”分别为120天、113天、110天,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至48天,直接缩水了近2/3。
根据消费品行业的惯例,食品产品一旦超过了产品保质期一半,也就被打上了“临期食品”标签,卫龙线下终端从拿货时间点来计算就已经接近“临期”,如果销售不给力,面临过期的风险就会更大。
虽然卫龙承诺经销商,对于销售不畅或者临期的食品可以进行调货,但最终临期食品的买单者依然是经销商或者卫龙。这个结果无疑为卫龙业绩的高增长蒙上了阴影,同时也对经销商的忠诚度产生了影响。
根据招股书数据,其线下销售终端的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2592家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832家,三年半多的时间缩减了超700家,这个数字也让资本市场对于卫龙的高估值踩住了“刹车”。
为了摆脱对于线下销售的过度依赖,卫龙也在发力新消费渠道。甚至为了从厂区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缩短流通环节的时长,卫龙入驻了各大线上销售平台。
据其招股书数据:2019-2021年,其线上营收分别为2.51亿元、3.82亿元、5.5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2%,远超公司整体增速的12.35%。
不过即使线上增速如此给力,2019-2021年其线上营收占卫龙整体营收的比例也仅仅分别为7.4%、9.3%、11.5%,占比增速难言乐观,2022年上半年占比甚至出现下滑。
不难看出,卫龙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依然是一家靠线下存活的企业,而上文提及线下销售终端的持续下滑,也就让市场有了足够的空间和底气对其估值进行“杀价”。
综合来看,“辣条一哥”本次IPO可谓是既输了面子又输了里子,这其中既有赴港“择时”问题,也有资本催熟下的“无奈”。对比同处河南且同为消费品细分赛道“独角兽”的蜜雪冰茶,其在A股上市风风光光,卫龙更是“个中滋味,只有自知”。
不过,数字化见闻认为,本次成功赴港上市的积极面还是不少,一来为卫龙后续的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特别是在不确定的资本寒冬下;二来众多一线产业及风险资本进场及站台,也为卫龙后期回归A股市场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至于上市之后,卫龙能否借助资本力量,与投资机构能否实现“双赢”,还要留给市场作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