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身管式武器,枪械都是依靠火药燃气来推动弹丸飞离枪膛,从而击中所要打击的目标,因此,自枪械诞生之日起,供弹具可谓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供弹具,或称供弹装置,是枪械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便枪械非常先进,但没有子弹可供,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供弹具,决定了枪械的主要作战性能,供弹具非常重要,在激烈的战斗中,倘若枪械发生射击故障,往往是在供弹过程中发生的。
MP-40冲锋枪32发弹匣供弹
譬如,射击时,常见的卡壳现象,就非常麻烦,将直接导致枪械射击停顿,关键时刻叫不应,就要付出血的代价,供弹具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弹仓:这是最常见的供弹具,几乎伴随发射火药弹丸的栓动步枪发展而来,具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弹仓供弹结构非常简单,都设置在机匣上方,一般采用5发桥夹装弹,当然也可以一发一发地压弹,只要不嫌麻烦就可以了。
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8发漏夹弹仓供弹
但也有特例,像英军装备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就采用2个5发弹夹供弹,比其它国家军队装备的步枪子弹多一倍。
此外,美军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也是非常特殊的案例,尽管也属于弹仓供弹,但却采用8发漏夹,整体式地压进弹仓,待打光8发子弹,钢制漏夹会自动弹出弹仓,并发出清脆的响声,提醒士兵可以及时装弹了。
弹匣:最早是用在手枪上的,后来的轻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等都普遍采用了弹匣供弹方式,比弹仓供弹子弹要多出许多,增强了枪械持续射击的能力。
波波沙41冲锋枪71发弹鼓供弹
其中,手枪弹匣供弹7-20发区间内比较常见,半自动步枪10发左右,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现在大都为30发供弹具,二战时期的轻机枪也大都为20-30发弹匣供弹。但也有特例,譬如日军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轻机枪,就采用了6个5发桥夹共30发弹,从机匣上方的漏斗供弹形式,即便在全世界军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弹鼓:二战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装备的波波沙41冲锋枪,采用了71发弹鼓供弹,比德军引以为豪的32发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火力要强劲一倍以上,成了苏军打败德军的巷战之宝。
尼米尼轻机枪弹链供弹
可见弹鼓供弹,一般要比弹匣供弹容量高,但弹鼓死沉,结构复杂,不易携行,故障率也比较高,存有一定的缺陷,不如弹匣供弹性能稳定。
弹链:最早出现在重机枪上,因为强调火力压制,所以需要容弹量大的供弹具,显然20-30发的弹匣不适合重机枪,当代的轻机枪也绝少有二战时期20-30发供弹了。
50发滚筒供弹的冲锋枪
弹链供弹尽管火力持续性能好,但其供弹具设计比较复杂,必须依次移动各个链节,使插在弹链上的枪弹移至进弹口的位置,再由进弹机构推弹进膛,才能将子弹射出去。
滚筒:也称螺旋弹匣,近年来,才开发出来的新型供弹具,兼具携带方便、更换迅速,也支持更加持久的火力输出。
47发弹盘供弹DP轻机枪
容弹量50-150发范围内,比弹匣供弹容弹量更高,由滚筒内的螺旋型导轨和弹簧的弹力驱使导轨转动,但是一旦发生卡弹状况,则排除故障的程序比较耗时且费力。
除了以上的供弹具以外,尚有弹巢供弹方式,一般仅限于左轮手枪,现在,很少有军队装备此手枪了;还有轻机枪上方的弹盘供弹,譬如二战时期苏军的德普轻机枪,就采用机匣上方47弹盘供弹,中国称转盘机枪就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