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星巴克里面拿着苹果三件套办公的“氛围组”被视为精英,他们精致,他们小资,他们用着上万块的电脑,点三四十一杯的咖啡。可随着瑞幸、库迪冲进咖啡市场野蛮搅局之后,星巴克急了,它真的急了,而且急得姿态还有点狼狈!
星巴克不消费不给坐最近有很多网友在网上发帖吐槽星巴克的下头行为,有些不想消费蹭座位蹭空调的刚进去一分钟就被撵出来了。
现在不消费不能在店内坐,全国都这么要求的。
对于实行消费落座,星巴克的店员也觉得自己很委屈。拿着二维码满场飞四处给人扫,劝退不消费的顾客,还要被人埋怨,这段时间每天面对负面情绪,工作压力很大。
星巴克之所以要做出这么“下头”的行为,完全是被逼的。如果再不赶人,它们都快把自己干倒闭了。在瑞幸咖啡、库迪咖啡9.9元的攻势之下,星巴克的外卖市场基本不用指望了。
星巴克就只剩下了堂食这一块,这跟星巴克的理念不谋而合,一直以来星巴克CEO舒尔茨将星巴克的成功归功于“第三空间”。
什么是第三空间?好吧,是时候上一些“无用”的知识点了:
如果说我们住的地方叫第一空间,工作的地方叫第二空间,而星巴克给顾客提供的第三空间就是家和公司以外,一个宽松、便利、可以聊天谈事,工作的场所。
用人话来讲,就是给顾客灵活办公,商务社交的地方。所以他们打造这个第三空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在家,也不在公司,那一定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所以一开始星巴克并没有强制性消费入座的规定。但是渐渐,星巴克里面的画风走向就越来越奇怪了。
比如这样
再比如这样:
甚至还有这样:
不消费的人群挤满了星巴克,有消费需求的人被挡在了门外面。试想一下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还怎么谈商务,怎么掏出苹果全家桶出来办公?这样的空间哪里值三十块一杯咖啡?格调尽失!再不实行“消费入座”,要不了几年,星巴克就会被瑞幸库迪,还有一堆社区咖啡赶出中国市场了。
入座消费星巴克并不是首创西西弗书店里面也有一个矢量咖啡,可以在里面坐着看书,但必须要消费。而且还是按座位收费的,如果是两个人必须要点两个单品,价格卖的比星巴克还贵。虽然有很多网友发帖吐槽,但依旧有人愿意为环境买单。
星巴克应该反思进入中国市场少说也有25年了,在瑞幸和库迪掀起9.9元价格战的时候,星巴克公开表示不参与价格战。还没“高贵”多久就被迫应战了,现在平台上开始推出各种优惠券。以前星巴克的单价平均30块左右,现在单价已经降到20块左右。
随着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大家开始知道这个在中国高端的品牌其实也只是一个卖平价咖啡的连锁店而已,甚至在中国市场卖的比其他国家贵不少。在葡萄牙这个发达国家才买21块,在中国要卖30块,这么做生意被瑞幸冲击也很正常。
咖啡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大众化的产品,有网友专门做出来的中国市场“咖啡鄙视链”可以看出,这几年涌现出很多新的咖啡品牌,还有很多年轻人开在小区楼下的社区咖啡也是竞争者。
所以星巴克降价是必然的,归根结底我们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如发现,还是中国的月亮比较圆,所以不会再盲目跟风崇拜品牌。你就看,现在谁还会“羡慕”星巴克的气氛组?谁还会说:哇,苹果电脑耶,哇iPad耶,哇iPhone15ProMax1TB耶!
没人会这么说了,因为我们的遥遥领先比苹果还难抢!
星巴克真的应该要反思一下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什么时候低下高贵的头颅主动拥抱中国市场的顾客。
我觉得挺好的,上次点了吃的想休息一下,都没位置坐,到处都是蹭坐的
反正就我自己而言 我不消费 是不好意思进去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