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大桥崩塌致12人遇难,他们还要反思多久?

煜杰洞见 2024-07-21 21:22:56

据新华社消息,7月19日20时40分左右,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突发暴雨山洪,商洛一大桥被山洪冲垮。

截止7月20日12时,这场事故导致12人遇难,还有18辆车和31人失联。

看到这样的新闻,真是让人心痛得无法呼吸。

之前广东梅大高速的悲剧还历历在目,那么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事故发生后,商洛当地口径一致地将道路坍塌归咎于暴雨。诚然,从7月初开始,商洛连续多日降雨,近日更是突降暴雨,发生地质灾害似乎在情理之中。但对于标准颇高的高速公路而言,将桥梁坍塌简单地归结于天气,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说实话,这些事故看似都是“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但背后真的没有其他原因了吗?

首先,我想问,在规划这些大桥和高速公路的时候,相关部门是否真的充分考虑了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要知道,商洛地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风险本就极高,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屡见不鲜。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之初,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潜在的风险。此次单侧墙面脱落,究竟是洪水冲击导致桥梁倾斜、地质沉降等不可抗力,还是施工未达设计要求?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大干快上”,有没有可能为了赶工期、出政绩,就忽视了这些潜在的危险呢?

再来说说日常维护吧。这些大桥和高速公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又是怎样的呢?

据说,很多桥梁、道路在运营多年后,都会出现一些老化、破损的情况。

那么,在这次事故前,相关部门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遇难了。

当然,除了规划和维护,预警机制也很重要。其实,气象部门对陕西的持续降雨和暴雨天气早已做出预警,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会不会存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评估严重滞后”的情况呢?

在大桥垮塌后,如果能更及时地发出预警,或许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记得梅大高速事故后,出现了司机“下跪拦车”的感人一幕。这种行为虽然感人,但也暴露出预警机制的不足。如果能够有更有效的预警手段,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陷入危险之中了。

梅大高速事故已经敲响了警钟,但现实是,在极端天气下,似乎某些地方的道路管理部门在应对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从根本上没有改变,类似的问题必定会层出不穷。

说到中国的基建,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的高铁、高速公路和地铁系统。

确实,这些成就让世界都为之惊叹。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壮丽”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和长期的维护。

修建的时候花大钱,确实就能看到“壮丽的成就”;但维护起来,不仅花钱、花时间,更需要真正的责任感和道德。

这种“贵”,甚至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人心和时间的问题。

网上有人说,他在纽约买了一套公寓,让人咋舌的是,那栋楼马上就要迎来一百年了。你想想,一百年啊!很多房子都换了好几手主人,但这栋楼不仅运营良好,还奢华得让人惊叹。

这靠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建筑质量过硬,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协商和维护。

看吧,这就是人心和制度的力量。

有不少人可能觉得纽约的地铁不够先进,因为连厕所都没有。但你知道吗?我们国内一些城市的地铁运营都在严重亏损,全靠政府补贴撑着。

这种“先进”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负担。如果没有这些补贴,坐一次地铁可能就要十几块,那种“先进感”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城市还没有真正进入地铁时代,而是处于“修地铁”的时代。

试想想,将来基础设施迎来维修潮,财政又负担不起,不细思也极恐。

大建设时期的自豪感当然值得骄傲,但背后的维护和运营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只看重眼前的成就,而忽视了长期的维护和投入。

这两年发生的这些事故,真的让人痛心。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悲痛和谴责上,更需要深入的调查和公开的讨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构建一个真正注重“维护”的社会系统。

毕竟,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太惨烈了!

1 阅读:462
评论列表
  • 2024-07-21 22:55

    呵呵,

  • 2024-07-21 22:49

    非说桥要垮,先说着吧。如果对灾难有一点预见,非必要的伤亡是不是应该避免?

  • 2024-07-21 23:48

    桥墩倒了两个,基础不牢

  • 2024-07-21 22:56

    桥墩没倒,桥面折了能算是洪水冲垮的吗?